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媒体报道 > 

这梦想,不休不止 (2013-02-05)

来源:晶报发布时间:2013-04-17

我们对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满怀希望,更对深圳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中国法治建设探路而给予无限期许。这是因为,在这个改革呼声空前高涨的时代,法治几乎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的所有梦想。

一开始,就有梦想。

新年伊始,深圳就于昨日迎来了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明天,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也将召开。与往年相比,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的第一届深圳两会,承载了这个城市更多的变革梦想。

《关于把深圳建设成一流法治城市的建议》,成为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一号提案。新年里第一个政协提案即事关法治,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了城市的梦想。而此前召开的市委全会也提出,要把法治化建设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根本保障和重要内容,让一流的法治成为深圳城市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法治,再次成为深圳最闪亮的聚焦点。

建设法治社会,实现可期待的公平正义,正是我们多年来不休不止关注与祝福的梦想。

从得来不易的特区立法权,到敢为人先的各项立法尝试,再到开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河,在全国率先推出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承诺建设法治政府,深圳的改革发展史,本身就堪称一部法治逐梦史。

而对深圳人来说,法治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高亢的口号,它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权利和梦想、尊严感与幸福感紧密相连。规范的执法、便捷的审批、高效的行政,以及由此激发的城市活力与包容力,是许多人选择深圳创业扎根的原因。

然而,即便是这个携“法治基因”诞生的城市,在法治建设上也远未称得上“成功”。当经济发展遭遇转型的瓶颈,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利益博弈,民众诉求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尖锐,有关深化改革的呼声四起,在这块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轫之地上,人们对于法治的渴望从未显得如此迫切。

在过去的一年中,多个领域的贪腐案件、各种经适房丑闻等令民众感受到强烈的被剥夺感,各种交通拥堵、看病难上学难也在不断加重民众焦虑感。在媒体所做的“2013深圳人心愿调查”中,公交地铁票价降一点、梅林关布吉关不再拥堵、断头路尽快打通、泥头车不再横行、节假日回家不再一票难求、老百姓的孩子能够读得起幼儿园、质量靠谱的保障房给真正需要的人、食品安全得到充分有效保障、看病贵看病难能够切实缓解等诉求,成为深圳人点击最多的心愿。

这些心愿的共同指向是关涉衣食住行的民生问题。而正如有市民在寄语深圳两会时所说的:“公平正义就是最大的民生。”

所有的民生问题,其实质都是有关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正义问题,归根到底都要通过深入改革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通过约束权力、声张权利,通过实现法治来加以解决。

这里所指的法治,显然与“人治”相对,却也不同于“法制”。法制关注的仅仅是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而法治则更着重于遵循法律制度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其中所蕴含的民主性、制约权力性,与现代依宪行政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

所谓依宪行政,不仅仅指包括每一个官员与民众在内的所有公民都须遵法守法、依法行事,更意味着权力无论大小,都须在宪法的限制和约束下运行,从而确保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

1908年满清政府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以来,中国的法治强国之梦已走过百余年。如今,我们拥有了不断健全完善中的法律体系,拥有了几番修订、努力与现代法治接轨的宪法,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我们还远远不能说实现了法治,因为我们的宪法还远未得到有效实施,权力还远未得到有效约束。法治之梦,依然遥远;通向法治社会之路,依然布满了崎岖与险阻。

尽管如此,我们仍对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怀抱期待,更对深圳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中国法治建设探路而给予无限期许。这是因为,在这个改革呼声空前高涨的时代,法治几乎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的所有梦想;谋求真正的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唯一通道,别无它途。

这梦想,不休不止。我们坚信,众志成城,梦想终会成真。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