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专委会动态 >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 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来源:发布时间:2013-04-24

    ——在深圳市政协“关注海洋”专题议政会上的讲话(代前言)

    李德成(2006年11月24日)

    同志们: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宝库。目前,海洋问题已成为全球沿海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市政协对海洋问题非常重视,今年的几个调研课题都与海洋问题有关。把“关注海洋”作为议政的专题,是市政协年初就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7月份,市政协成立了专项课题组,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一些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这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苏纪兰院士的报告,下午市海洋局赖志平同志的讲话以及几位市政协委员的发言,使我们对海洋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和了解。下面,综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讲三个问题。

    一、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学者地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古今中外的史实说明,凡大力向海洋发展的国家,如昔日的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以及中国的秦朝、西汉、唐朝等,皆是国势强盛。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海洋越来越关注,海洋事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发展海洋经济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迫切需要我们以长远的战略目光,充分认识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海洋作为尚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藏,是突破资源要素制约、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资源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开采和利用,一些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已面临枯竭的威胁。与陆地相比,占地球表面3/4的海洋,则是一座尚未充分开发的富饶的宝藏。以能源为例,海洋储能丰富,全球海洋仅天然气储备就达140万亿立方米,而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量。以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海底储量更是巨大。淡化后的海水,也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500万立方米,解决了1/5的人口供水问题,而且这个巨大的市场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富饶浩瀚的海洋,必将成为人类进一步拓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第二,发展海洋产业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海洋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方面,海湾、海港、海滨等临海地区身处商品流通的要道和枢纽,物质基础好、管理经验丰富、内外联系广泛,在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等方面,不但比内陆地区直接和方便,而且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往往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示范地区。如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临海的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包括港口基础设施、物流基地等的建设,海洋航运、海洋电力、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半岛经济区、海岛经济区、临港工业经济区、海洋高新技术经济区、海洋生态经济区等各种经济模式的发展,都能有效扩大对“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利用,进而使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发展海洋产业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科技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海洋经济的一大特点,无论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灾害的减灾防灾、海洋资源的开发、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等,都有赖于海洋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实现环保、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等效果,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和海洋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四,发展海洋产业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是可供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空间,决定了海洋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人类在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包括发展保护海洋的科学技术,建立保护海洋的规章制度,形成保护海洋的国际组织体制以及预报和防范海洋灾害的技术、方法和经济社会措施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管理的规范,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

    二、深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央已明确把实施海洋开发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深圳作为一座滨海城市,可以说是海洋大市,但还不是海洋强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深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凸显。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是贯彻执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决策,国务院下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对在经济、产业、科技、文化以及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如何实施陆海统筹协调的战略进行了部署。在今年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加强海洋调查评价和规划,全面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为贯彻执行中央决策,沿海各省、市结合自身优势,纷纷提出了向海洋发展的目标。辽宁、山东、上海等省市提出“海上辽宁”、“海上山东”、“海上上海”的发展目标,浙江省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海南省提出“以海兴岛”的发展策略,等等。可以说,我国海洋事业已经步入蓬勃发展期,海洋经济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深圳具备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一是国内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为深圳海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二十世纪末,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海洋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海洋开发与管理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与此同时,国家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海洋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仅从大的层面讲,就有农业部实施的年投资27亿元的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国家海洋局实施的总投资近20亿元的近海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等的相继实施,国务院作出的免征农业特产税的决定,燃油价格上涨之后国家对渔业实施的燃油补贴等。这些政策措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深圳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不断优化的海洋经济结构布局,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圳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濒临南海,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形成了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临海工业等为代表的海洋产业新格局。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猛,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日益增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深圳市海洋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9377亿元,海洋经济对全市生产总值的不完全直接贡献达19%(以涉海用海为统计标准初步测算),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在海洋立法规划、海洋环境监测、海域使用审批、海上综合治理以及海域勘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市海洋局对如何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也有了系统、完整的方案。总的来讲,发展海洋经济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道路,使海洋经济既成为新增长点或核心推动力,又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深圳实际,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

    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是人类向海洋发展所面临的双重使命。深圳海洋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景观破坏、海域水质污染、海洋生物资源不断衰退等等,这些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深圳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已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要积极引导企业发展技术起点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工艺和产品,特别是对耗水大、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要实行严格控制,大力提倡清洁生产。要不断完善保护海洋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加强对沿海新、扩、改建项目的监督管理,监控陆源污染物排海,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要逐步建立海洋环境宏观调控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分类管理制度,对各类典型珍稀的海洋生态区域实行严格保护与生态涵养相结合的环境政策,对脆弱敏感的海洋生态区域实行限制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环境政策,对已受损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建设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环境政策,使深圳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二)处理好开发速度与开发效益的关系,实施科技兴海,构建深圳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深圳海洋经济发展正处于成长期,必须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扩大海洋经济总量;同时,也要注重增长质量,提高发展效益,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技术知识推动的集约型转变。近年来,深圳市在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深圳海洋产业中科技含量仍偏低,高科技产业数量少、规模小,海洋科技人才不足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例如,海洋养殖技术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技术,海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加工率较低,一些较大宗的海产品没有很好加工增值,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等等。这些情况表明,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是深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当务之急。要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争取在海水淡化、潮夕发电等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研究成果,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要强化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引导鼓励大型海洋企业研究制定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海洋科研机构,切实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促进和带动全市海洋科技水平的跨越和提高。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力量,选准海洋课题,有计划地组织研究和联合攻关,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要强化海洋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并以此为载体,开展技术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技术推广队伍,构建海洋科技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三)处理好开发强度和开发深度的关系,大力推进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

    发展海洋经济,不能重强度和局限于传统产业。在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海洋产业链已经长达十六七个,不仅分布于第一、第二产业,而且不断向第三产业扩散,成为包括海洋食品工业、船舶修造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海洋土木工程、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滨海旅游、沿岸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在内的立体的产业集群。深圳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在改造和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推动海洋产业集群的形成。从深圳的实际情况看,深圳管辖的海域海岸线并不长,可利用的海域面积也不大,提高对海洋资源的深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对已经开发利用的要在科学利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对今后必须占用的岸线资源和海域,进行更加科学的论证,尤其是要考虑对我市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加强海洋资源的深度利用。如海水的综合利用,在我市还是少量的、低水平的直接利用,而我市又是淡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城市。目前国内外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逐步降低到市场上能够接受的水平。加快海水的淡化利用,将海水直接用于沿海市民的生活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此外,海洋生物、海洋化工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要逐步展开。

    (四)处理好海洋发展和陆域发展的关系,实施陆海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整体考虑,更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布局,往往是就海洋论海洋,就陆域论陆域。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陆海经济互补不足、互动不强、互联不紧,发展不够协调,这也是海洋经济总体上明显滞后于陆域经济,海岛与大陆发展水平总体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强化陆域和海域都是国土,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必须溶为一体、联动发展的认识,将海洋资源的利用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布局海岸产业,以陆域经济支撑海洋经济,以海洋经济拓展、提升陆域经济,推动陆海协调发展。深圳东部、西部海洋资源特点各不相同,海洋功能区划也有所不同,岸线产业的布局也应各有侧重。西部由于受珠江污染,大部分海岸线已经是人工岸线,在岸线产业布局上,以港口、电力工业、海岸湿地、人文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为主,可接受适度的工业污染。东部水质优良,自然岸线优美,岸上产业布局要以不破坏优美的岸线景观、不破坏海水水质为前提。工业项目应是清洁项目,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对污水全部以较高标准进行处理,且要高于普通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标准,以保持岸线的清洁和海洋生物的健康生存。

    同志们!海洋,历史上曾是炎黄子孙生息繁衍的沃土,今后仍然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源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将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问题。让我们在中共深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关注海洋、重视海洋,进一步增强发展海洋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海洋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地开发,使海洋环境得到适度有效地保护,使海洋经济得到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把深圳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