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五辑 > 

袁庚同志的人生轨迹

来源:纪志龙发布时间:2013-04-24

    每一位密切关注中华民族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风云的人士,必定铭记着其中一颗星辰的名字——袁庚。


    作为特区建设的一个后来者、小学生,18年来我一直受到袁老忍辱负重、勇于改革精神的感染,我还有幸于1994—2002年任职于袁老的家乡,为老区建设出了一份微薄之力,更有幸经常聆听袁老的教导,听他述说坎坷人生,感受他的人格魅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怀着厚重的敬意,追逐这颗星辰的闪光轨迹。

    1917年4月,袁庚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大鹏镇水贝村的一位普通海员家庭。

    1931年,这个乡下孩子一鸣惊人,以广州会考第8名的优异成绩,入读名校广雅中学。

    1936年夏,立志从戎的袁庚考进广东军阀陈济棠创办的燕塘军校。但因对国民党教官的不满,第二年便返回大鹏镇,担任小学校长以及农工民主党自卫队教官。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参加东江纵队。

    1944年春,美国驻重庆高级顾问史迪威将军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商定,由美方派出多个观察组奔赴中共抗日根据地。27岁的袁庚,被委任为联络处处长,负责与美方派驻东江纵队观察组联系。袁庚工作出类拔萃,美方多次致电称:经过袁先生的部门所做的情报工作,是最有显著成绩的。

    1946年6月,袁庚随东江纵队编入第三野战军,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

    1949年10月,已担任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炮兵团团长的袁庚,率部先后解放了家乡的伶仃岛、大铲岛等地。

    1950年初,袁庚迈出国门,任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情报和炮兵顾问。

    1953年春,袁庚任中国驻印尼雅加达总领事馆领事。在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发生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为保卫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安全,袁庚等人夜以继日,未敢稍懈。

    1963年4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出访柬埔寨。国民党特务阴谋进行暗杀活动。时已调回北京的袁庚临危受命,在杨尚昆等领导下,于刘主席启程访问前24小时成功侦破此案。

    1968年3月—1973年9月,袁庚同志被康生等以“美国特务”的罪名投入秦城监狱5年半,直至周总理再三过问,才得以脱离牢狱之灾。

    一位出身穷乡僻壤的普通渔家子弟,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将人生演绎得如此多姿多彩、生动丰富,这该是非常值得自慰自豪的了。年届花甲、甫脱罗网的袁庚,照理也该是息肩卸担、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多少先哲前贤,英雄豪俊,不也都这样由绚烂而皈依平静的么。

    然而,天意怜幽草,时代惜英才。70年代,百废待兴,迫切地呼唤着千百万赤诚爱国的志士仁人,共伸医国手,收拾山河。壮心不已的袁庚以花甲之年,又满怀豪情地投入了全新的战斗,而这一次他更赢得名满京华誉溢朝野。

    1974年底开始,袁庚再度出山,就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为诸多涉外事务奔走操劳。1978年秋,袁庚奉命调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主持全面工作。在此之前不久,袁庚受命飞赴香港调查招商局有关情况。就是这一次赴港,把袁庚推上了一个新的舞台。袁庚的人生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所谓招商局,也是轮船招商局,是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所创立的,以“招天下商,通五洲航”为宗旨的中国第一家民族航运企业,该局设立之后,在与外国航商的竞争中曾经屡操胜券、战绩显赫。自从被国民党政府接管之后,每况愈下。1950年1月,香港招商局全体员工率在港的13艘航船举行起义,从此成为中国交通部驻港代表机构。

    置身豪华繁荣的香港,接手百年招商局,成为第29代“掌门人”,袁庚百感交集。香港岛的繁荣富庶,与内地的百业凋敝形成强烈的反差,刺激着他的心。尤其是香港电视播出的缉捕遣送“偷渡分子”的实录镜头:成群衣衫褴褛的年轻男女,被锁上手铐,形容枯槁,像罪犯一样押送……更让袁庚欲哭无泪。而招商局现状也令人心痛:1950年起义时,招商局有13条船,包玉刚才有2条船。而今28年过去,包玉刚成了名扬天下的世界船王,其2000万吨的船队纵横四海,而招商局资产总额满打满算不超过1.3亿!

    “穷则思变,要干革命”,这是伟人毛泽东的话。面对穷家当,如何着手变革?经过缜密的调查,袁庚执笔起草了一份文件——《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经交通部党组讨论后上报中央和国务院。在请示中,他提出了“立足港澳,背靠国内,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的经营方针,定下“争取5至8年内将招商局发展成为能控制香港航运业的综合性大企业”的目标。而经营这些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要国家投资一分钱,靠自力更生,通过筹资、贷款、发股票等方式解决。

    全新的思路,全新的目标,也迫切需要一套全新的制度,袁庚提出“一定要改革上层建筑,简化审批手续。应该确定就地独立处理问题的机动权……”,进行机构改革,制度改革,以适应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这些思路在当时都是非常超前,在某些思想僵化的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又是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的。当然,也有人为袁庚暗捏一把冷汗。

    时势造英雄。所幸的是其时中央正在“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正式确定了这个决策。在此背景下,请示获得了中央高层批准。从此,袁庚解脱束缚,放手大干。招商局在这个“29代掌门人”带领下,风生水起,神速发展壮大,到1992年袁庚离任时,招商局资产总额已达到200多亿元——比当初接任时足足增长了100倍!

    在此期间,袁庚一战成名,令国内外瞩目的是创办了蛇口工业区,时人称它为改革开放的“试管婴儿”,袁庚被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时在1978年底,招商局为拓展业务,急需增设浮船坞、驳船仓库、集装箱码头……港澳尺土寸金,于是袁庚把视线投向与香港隔水相望的宝安县南头半岛的蛇口。

    1949年,袁庚指挥两广纵队炮兵团一举解放了蛇口这片土地,面对满目疮痍的破碎河山,他心中充满医治战争创伤、重建人间乐土的壮志豪情。没想到30年后,为建设招商局工业而旧地重临时,这里竟依然芒草萋萋,村落破败。死寂的海滩上,横卧着浪潮打回来的年轻偷渡者的尸首。“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袁庚在心里痛苦的呻吟:“我们欠人民的债太多了!”



    创办蛇口工业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无惯例可依,无本本可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21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成为深圳特区各项改革的先行点,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蛇口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声中,在怀疑者的冷嘲热讽中,袁庚利用中央给的一点点权力,以大无畏的气魄,进行了一场一位外国人说的“没有必胜把握的风险投资”。

    邓小平说:“城市改革实际上是全面的体制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更重要的是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袁庚因此认为,蛇口的改革实践,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改革的实践。他说:“蛇口弹丸之地,如果着眼于它每年创造多少价值,那何足挂齿。如果把它看作一根试管,也许会引人关注。如果孤立地研究这个区域的经济模式,未免小题大做。如果把它放在全国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来考察,那就有所不同了。”请看在蛇口这个试验场上,袁庚创造了多少中国的“第一”:——第一个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第一个开创了由一家企业全资开发一个社区的先例;——第一个在全国最早采用了工程招标的做法;——最早改革干部制度,实行聘任制,破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率先开始职工住宅商品化的改革;——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保险机构:平安保险公司。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创办了建国以来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银行:招商银行;——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不靠国家投资,由中外合资兴建的大型深水港:赤湾港; 

    时势造英雄。年逾花甲的袁庚十几年探索、突破、创新……左冲右突,叱咤风云,终于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员战将,功勋显赫,名满天下。

    1981年11月,江泽民同志受国务院委托,指出:“蛇口的管理方式,为改革现行管理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后来,蛇口的管理方式及其带来的新观念、新办法、新作风被称作“蛇口模式”,一时名闻全国。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杨尚昆、王震等陪同下视察蛇口,欣然为明华轮题词:海上世界。在回京后的中央7人会议上,邓小平说:“深圳建设相当快……深圳蛇口工业区更快……他们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袁庚“发明”的这个口号在当时曾引起强烈的争议,1984年35周年国庆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有两条举世瞩目的条幅:一是“小平,您好”,二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此,时间观念,效率观念,深入人心,风靡全国,推动神州大地观念更新。

    国务委员余秋里说:袁庚干得好!为共产党争了一口气。尤其对他的“三个为主”(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投资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出口为主)大为赞赏。

    在1984年6月召开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4个经济特区经济研讨会上,谷牧说:“中央已批准袁庚同志当我的顾问。我要他争取每年有两个月的时间到你们各个城市去探讨、检查工作。”这位见多识广的主管对外开放工作的国务委员还谦逊地宣称:“对外开放这一条,我没有袁庚的知识多。”推重之情,溢于言表。袁氏当时声望之高,可想而知。

    当时一本内部发行的专门介绍蛇口工业区经验,由李先念题写书名的专辑——《希望之窗》,出版10万册,仍供不应求。  198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蛇口的另一种探索》,文中指出:蛇口在坚持开放和搞活经济的同时,还进行了另一个方面的探索——民主化建设。这种探索也是很有意义的。

    1987年,美国影响很大的杂志《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试管里艰难尝试》,介绍了蛇口的民主建设。

    一贯支持蛇口建设的江泽民任上海市长后,曾与袁庚谈过划一块地皮由招商局开发的意见。

    1990年9月,袁庚飞赴上海,与朱基就投资开发外高桥等项目达成协议。不久,招商大厦矗立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

    当然,“名之所至,谤亦随之”。身处改革浪尖风口的袁庚,也曾受到名目繁多的责难:骂他割地卖国,是当代李鸿章者有之;质问蛇口姓“资”姓“社”者有之;诘责他在蛇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者有之;有人讽刺袁庚在蛇口搞的制度改革是“民主早熟”,尤其是在那场轰动全国的“蛇口风波”中,他更承受了反差强烈的正反评价……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1992年12月,袁庚以75岁高龄获准离休,开始过上了红霞晚景悠闲自得的日子。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他应该为自己前60年峥嵘岁月尤其后15年的再立新功而快慰平生。

    袁庚同志的人生与蛇口的辉煌一样引人思索。正如他为《见证蛇口》一书写的代跋所言:“1878年,爱迪生在实验室点亮的白炽灯只带来8分钟的光明。但这短暂的8分钟却宣告了质的飞跃,世界因此变得一片辉煌。最初那只古拙的灯泡,它的纤弱的灯丝何时烧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真切切留给了人们对不足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希望。”

    蛇口——改革的试管依然矗立南国边陲。

    袁庚——首闯禁区的改革勇士,他的高大形象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85岁的袁庚依然精神焕发,思想之树常青,生命之树常绿。(作者系时任深圳市大鹏镇党委书记)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