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专委会动态 > 

市政协开展民生问题视察活动第六视察团视察报告

来源: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工作处发布时间:2013-04-24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市政协关注民生问题第六视察团以姚欣耀副主席为团长,舒国雄主任为副团长,团员包括文化艺术界和体育界委员,于11月4日上午就我市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到南山区华侨城图书馆分馆、南头街道星海名城、前海社区和南头街道文化站等,进行了视察,市文体旅游局陈新亮、韩星元副局长向视察团作了汇报。随后,市政协委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姚欣耀副主席作了讲话。现将第六视察团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我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文体设施体系。基层文体设施建成使用后,不断完善服务机制,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为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权益,参与全民健身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各区根据本区实际,加大投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施体系。其中,福田区从2002年开始在3年内投入13亿元建设文体设施,为居民构建“一公里文化圈”,让市民出户一公里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建立了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宝安区从2001年开始启动创建文化先进街道活动,提出实现“十个有”的标准,目前已有8个街道达到文化先进街道的“十个有”标准。龙岗区大力开展“753”工程,在区、街道、社区各兴建7个、5个、3个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全市6个行政区中,宝安区、南山区、罗湖区、福田区等4个区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

    一、基层文体场馆基本情况

    (一)文化场馆建设情况

    1、公共图书馆。截止2008年底,我市区级以下公共图书馆共有594个,其中,区级(地市级)图书馆6个,街道(定级三级以上)图书馆58个,达标社区图书馆530个,总面积达到超过9000m2,初步实现了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每20万人拥有一个定级图书馆的建设指标。全市六区图书馆中有5个被文化部认定为到地市一级图书馆(龙岗图书馆未参加评估),一级馆比例为83%,定级图书馆24个,占街道图书馆、厂区图书馆总数的41%。宝安、龙岗城市化和特区内“居改社”后共有社区599个,建成达标社区图书馆530个,建设率89%。为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借阅需求,市文体旅游局成功研发“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并完成全市布点工作,40台服务机正式投入使用,刷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此次布点深圳图书馆通过媒体、网站等多种渠道公开进行征集,是由设备托管理单位提交布点申请,主要考虑进入基层社区,并依辐射人群、辐射区域、关注边远地区、探索建设图书馆之城新模式等原则、进行考察和评估,确定现40台的服务点。目前40台服务机有30台布设在社区,其中有城中村、最远的服务点到达了宝安区的福永镇和龙岗区的龙岗街道)。

    2、文化馆与文化站。截止2008年底,全市各区共有区级文化馆6座,全部为国家一级馆,一级馆达标率为100%;全市共有街道文化站(文体中心)46个,站舍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建设率为86.8%,其中,广东省特级文化站38个,占82.6%,一级文化站7个,占15.2%,二级站1个,占2.2%。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506个,文化广场437个,其中面积在一千平米以上的244个。

    (二)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从2004年开始,我市每年都投入超过700万元,用于建设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在基层社区及公共场所建设健身路径、健身广场、篮球场等,投放室内外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方便市民就近就便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建成2775条健身路径,室内外乒乓球台1400多张,篮球场605个,健身苑69个,进一步满足了市民的体育锻炼需求。

    目前,全市现有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有44个,区级体育单项协会64个,社区体育组织596个,区级国民体质测定站7个,街道级国民体质测定服务站44个;全市共有晨晚练点1723个,广泛分布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1.2万多人,及时为基层群众健身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三)我市群众体育相关数据

    1、人均体育面积

    2004年全市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不含高尔夫球场)达到1.05平方米。截至2007年底为止,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不含高尔夫球场)2964.32万平方米,人均达到1.21平方米(常住人口按《2007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861.55万人计算)。高尔夫球场地1921.89万平方米,合计人均体育面积为3.44平方米。全市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同比2004年上升13.22%(不含高尔夫球场)

    2、社会体育指导员

    200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8772人,其中国家级社会指导员6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0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819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857人。截至2008年底为止,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12224(国家级16人,一级270人,二级6876,三级5062人)。总数同比2004年上升28.24%,其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升66.66%,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升29.91%,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升23.8%

    3、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2003年仅有健身路径70条,健身苑2个,市级投入经费仅为250万元。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共有健身路径2835条,其中罗湖区671,福田区894,南山442,盐田139,龙岗149,宝安480(08年未统计)。市投入部分为1792条。室内外乒乓球台1460多张,篮球场605个,健身苑69个,进一步满足市民的体育锻炼需求。

    4、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投入:(万元)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金额 800 700 700 700 1381 同比 — -14.29% — — 49.31%

    以上不包括国民体质测定器材经费

    5、体质测定人数: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人数 4324 8251 11652 13615 22995 同比 0 47.594% 29.188% 14.418% 40.791%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人数 24137 24410 31152 46109 57072 同比 4.731% 1.118% 21.642% 32.438% 19.209% 年份 2007 2008

    人数 72545 64431

    同比 21.329% -12.593%

    共计测评人数:380693

    6、长跑日参加人数: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人数(万) 66 70 72 76 80 82 83 同比 — 5.714% 2.778% 5.263% 5.000% 2.439% 1.205%

    7、晨晚练辅导站的相关数据

    截止到2007年12月为止,我市共有晨晚练点1723个,其中罗湖区463,福田区267个,南山区382个,盐田区100个,宝安区410个,龙岗区101个。

    8、体育人口(市民每周参加三次或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48%,高于全国37%的平均水平。

    9、创先评优工作

    我市有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街道)43个。目前我市已经有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11个,全国体育先进区1个,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区3个,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居委会)67个。

    二、基层文体活动开展情况

    市、区文化和体育部门围绕实现市民身心愉悦的目标,充分利用基层文体设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体需求。

    (一)文化服务及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1、图书馆服务。目前,我市区级公共图书馆正常开放都保持在每周56小时以上,已定级街道图书馆每周开放48小时以上,已达标社区图书馆(室)每周开放36小时以上。据2007年统计的数据,我市基层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631.8万人次,占全市接待量的67.1%;外借图书446.7万册,办理读者证38097个,网站点击率189.7万人次;举办各类读者活动1764场次,占全市读者活动总数的89.4%。

    2、文化馆服务。目前,全市文化馆站80%左右的文化资源和活动空间都实现免费开放,并朝着完全免费方向发展,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超过70小时,开放的内容有:一是为群众文艺社团提供活动场地;二是馆内艺术展览、讲座、演出免费进场;三是免费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基层文化馆站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群众文艺辅导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每年全市的文艺获奖作品中有一半来自基层文化馆站;四是开辟校外活动阵地。罗湖区文化局从2006年开始发动辖区各社区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室构建成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阵地——4点钟课堂,让孩子们下午4:30放学回到社区后,可以来到活动室做作业、上网、练书法、画图画,并组织社区退休老干部、老师等关工委成员参与,辅导学生做作业和进行各类文化活动。周末还有文化专干为少年儿童教拉二胡、教唱歌、教跳舞等。通过开辟校外活动阵地,丰富了少儿课外文化生活,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目前,此项工作由市文明办正向全市其他各区推广。

    3、各类文艺活动。2007年,我市基层文化单位开展的各类文化进社区、进工厂活动超过7000场次,占全市群众文化活动总量的80%以上,其中文艺演出2970场、文艺展览458场、公益讲座1558场、公益电影2000余场。各基层文化单位积极承办、参与市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文化节、少儿艺术花会等,同时各单位自行组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如社区文化节、邻里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等,目前我市各区平均拥有3.5个常设性文化节庆,每届节庆受益市民达近500万人次。

    (二)基层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各级体育部门围绕“迎奥运”、“助申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主题,积极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各种市民喜爱的体育竞赛、活动。经过积极的引导与有效的组织,目前市民的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显著提高,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从总体规模到市民参加的踊跃程度,都在逐年的提升。2008年全市举办各级群众性体育比赛达到1600多次,参加的市民达400多万人。其中,市民长跑日活动的参加人数从2003年的6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82万人。

    此外,各级体育部门围绕“提升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完善服务手段、营造服务环境”的原则,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从1997年至 2008年,各级体育部门共为近39万名市民进行了体质测试服务,这项工作已成为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推进器。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开展的文体活动也富有成效,但与基层群众的文体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基层文化设施体系不够健全

    1、文化设施未能实现全覆盖。由于我市人口增长过快,文化需求明显大于供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广州常住人口少于深圳,但是在基层文化阵地总量上大大高于深圳,文化馆差不多是深圳的两倍,文化站是深圳的3.5倍。目前我市55个街道中尚有9个街道尚未建文化站,其中,罗湖清水河街道、盐田海山街道、宝安石岩街道、龙岗龙城街道和南澳街道等5个街道属历史欠账,长期未建;宝安大浪、民治和龙岗的南湾、坂田等新建街道尚未建成。

    2、基层公共图书馆规模偏小。香港目前中型图书馆就有26家,馆舍面积均在2000平米以上,藏书30万册,而我市目前几乎没有这样规模的中型图书馆。我市公共图书馆中社区图书馆530家,数量不少,但是规模不大,馆舍面积在60-200平米,藏书在8000-15000册,严重影响基层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3、布局不均衡。深圳由于受到分级财政的限制,采取的是以行政层级为标准的建设模式,没有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导致我市公共图书馆分布不均衡,特区外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2%,但拥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却只有2个,数量偏少,空间距离较大,既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也不方便读者进馆。

    4、发展不平衡。社区一级设施相对不足,按照市文体旅游局制定的《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中进一步加强我市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规划,每个社区应该建设1个图书馆、1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文化广场、1个文化长廊。市委市政府公布的《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每个社区要建设1个100平米的社区图书馆,1000平米的社区文化广场。文体旅游局每年组织一次图书馆定级评估和年度社会文化考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但从2008年调查的情况看,全市仍有近100个社区没有建社区图书馆,100多个社区没有文化活动中心(室),近三成社区没有文化广场,与我市社区设施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不能满足辖区居民的要求。基层文化设施还存在选点不合理,很多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就设在居委会、股份合作公司行政大楼内,作息时间机关化,不能有效地保证居民使用这些设施。

    5、部分场馆存在被挪用侵占的情况。部分街道和文化站领导对文化站的作用认识不够,公共服务意识不到位,部分公共文化场所被擅自改作行政办公场地或者其他用途,致使个别街道文化站的场馆的有效使用面积逐年减少。这种现象在特区外的文化站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基层场馆人才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

    1、基层文化服务人员不足。目前全市各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和街道文化站(文体中心)共有编制621个,其中事业单位职员编585个,实际在编538人,雇员编36个;另有临聘人员827名,共计在岗人员1401人,平均每万人拥有1.6个文化专职服务人员。临聘人员比例过大,将近六成,导致服务水平低,队伍不稳定。

    2、人员编制被占用情况比较普遍。个别地区即使在本辖区公益文化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存在减少或者占用文化事业编的现象。如,福永、沙井街道文体中心各有事业编12、16个,却都有7人在编而不在岗;龙岗区布吉街道文体中心共有编制11人,目前在编11人,但在岗人员均不是文化站的编制,本站的编制又全被外单位占用。南山区83个社区图书馆、11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各有1个工作人员,全部属于兼职人员。

    3、外聘人员的工资较低且没有保障。据统计,全市文化馆站聘用人员为519人,编制内只有365人,聘用人员比例大大高于编制内人员。这种人员结构虽然暂时减轻了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人员不足的压力,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是聘用人员薪酬过低,难以聘到合适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据调查,目前各区聘用人员的薪金水平各异,平均月薪2500元左右,最高的有3000元,最低的只有1000元。图书馆的情况同样如此。全市基层图书馆共聘用人员884人,月薪最高的2500元,最低的不足1000元。二是由于薪酬过低,导致基层文化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各项业务难以持续稳定开展。为了提高这部分人的业务水平,市区文化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基层图书馆业务培训班,但这批人往往在岗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他们离开后,社区图书馆要么关闭,要么重新招人。如此往复,形成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恶性循环,带来资源的浪费,也导致社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低下。

    4、专业技术职称职数少。由于我市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少,决定了各个单位内部专业技术职称职数少,一般一个文化馆内副高以上职称职数只有2-3人,中级以上职称职数5人。很多人在专业岗位上工作多年,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相当突出,但受职数限制,不能获得相应的技术职称。例如,龙岗区文化馆编制人数为8人,实际在岗人员为26人。按照规定,该单位高级职称2人,中级3人。而这些职称职数早就用完,该馆一位员工在取得中级职称12年后仍没有机会参评副高。南山图书馆的情况更为突出。南山图书馆现有各类员工58人,区人事部门核定该馆高级职称职数4个,而实际有高级职称人数8人,在现行的工作体系内,其余4人的工作待遇不能解决。

    (三)经费投入渠道不统一,缺乏有效保障

    在全市区级以下文化事业单位中,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的经费保障较好,街道文化馆、图书馆的经费保障相对较弱,社区一级文化服务机构经费保障度最差。目前,除了福田区把社区图书馆纳入区财政支出预算外,绝大多数社区文化机构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从而导致社区人员队伍不稳定,文化设施不健全,文化资源更新不足,文化活动偏少,服务内容少,服务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四)基层体育设施投入与保障机制不完善

    一些公园、社区的体育设施安装使用后,因责任主体不明,造成管理与维护经费缺乏,不能及时进行维护、更新,影响了正常使用。一些老旧社区、新建小区及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厂区(特别是特区外的工业区)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留出或留足居民健身空间,健身设施缺乏,影响了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健身需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力度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因经费不足,影响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委员们的建议

    通过视察和听取情况介绍后,委员们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各级领导尤其是基层领导应提高对基层文体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与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定位相适应。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民政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省委政府、市委市政府也对基层文化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市部分基层领导对本辖区文体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欠账较多,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中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不够明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这与深圳建设国际化先锋城市和公共服务示范市的目标不相符。这就需要基层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重视本辖区文体建设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

    (二)对基层文体设施的建设及开展文体活动要规划先行,加大投入,理顺机制。在目前分级财政的情况下,各区政府要把本辖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纳入本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科学管理;要以2011年大运会的机遇,规划建设好文化体育设施;要切实保障基层文体设施正常运作所需的人员和经费,保证各类文体场馆正常开放。加快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的布点工作,重点加大一些人口集中社区的投放力度,同时确保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所在区域的图书布点。加大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施规划及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出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措施,提高转企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增强其公益功能。联合教育部门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缓解基层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提高城市文化和全民健身体系,使市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三)按照“一区四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文体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定《深圳市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及管理标准》。我市的基层文化建设要实现一个质飞跃,必须实现规划及建设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一是要实现从按行政区划到按照人口实际需要的建设模式转变。以人口规模和文化需求为核心规划、建设基层文化阵地,突出人均拥有文化设施面积、文化资源数量这个指标,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建设标准。二是要从重建设轻管理到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转变,保证基层文化阵地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实现从各部门条块分割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转变。就我市基层文化现状看,文化、教育、民政、劳动、体育、计生等部门沟通还不够,在基层文化建设上各自为主,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导致基层资源整合困难,分散、浪费情况较为严重。

    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出台《深圳市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标准》,参照《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通知》和《文化馆管理办法》,借鉴文化部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探索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四)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切实化解基层文化阵地用人和经费不足等问题。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2427号)和《关于印发深圳市“十一五”街道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发改〔2008〕737号)的要求,基层文化站建设用地和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保证街道文化站、省特级文化站的人员编制,并保证人员工资和基本的活动经费和资源购置费。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应配备1名以上经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

    社区、工业区文化阵地的人员可采用多种形式解决:一是聘用制,由区财政给予经费,区图书馆或者街道文化站选聘;二是委派制,企业从本单位挑选人员出任管理员,经费由企业解决;三是义工制,从社区居民或工厂工人中招收文化义工,充当义务管理员。大力推广罗湖、福田、南山的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由区财政统一承担经费,区图书馆对基层图书馆实施全面管理;四是社工制。根据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深圳市社会工作岗位管理办法》的规定,文化服务工作将纳入全市社会工作范畴,通过设置文化社工职位的办法,根据一定的人口比例,公开向社会购买文化服务,在每个街道、社区配备足够的文化社工,解决基层图书馆、文化室人员短缺的问题。

    (五)应加大对社团组织的扶持力度。基层文化阵地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民间文化社团。各级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要加大辖区群众文化团体的培育,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辅导和服务。要把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为社区、工厂的文化社团的活动摇篮,通过社团的活动带动基层群众参与各类文化生活。每个社区都应当培育适合本小区特点的管理规范、活动正常、吸引力较高的文化社团组织。

    (六)社区图书馆应适当增加电子图书设备的投入,加强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更好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市政协开展民生问题视察活动

    第六视察团

    2009年11月6日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