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市政协协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4-04-24
核心提示
在深圳,协商民主制度创新不断。27日下午,市政协首次以主席会议形式,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提案进行专题协商,在创新协商民主的实践上做了一次生动的探索和尝试。
这次主席会议充满创新的气息:
邀请全国、省、市三级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就重点提案与市长许勤、市政府各有关办理提案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为方便交流,市政协专门安排政协委员和提案办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交叉坐在一起。
专题协商过程中,有市政协历时两个多月围绕重点提案进行重点调研的报告通报,也有政府部门对办理提案工作的通报;有政协委员们对提案的“再建议”,也有办理部门对提案及“再建议”的回应;有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企业家交流、探讨热点问题,更有市长将政府工作进展和成就、未来规划向委员、企业代表娓娓道来。
如何通过协商民主制度更好地做好政协工作,一直是市政协推动工作的一个着力点。而加大提案办理协商工作也是今年市政协的工作重点。据了解,为了搭建这次新颖的委员参政议政平台,推动重点提案的办理,市政协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把重点提案和重点调研结合起来,把重点调研报告一并提交主席会议作为专题协商的一个部分等。它有效地避免了就提案办理提案、答复提案,避免了用简单的“满意”或“不满意”来评价提案办理情况,创新了提案办理方式工作,使提案意见建议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作用。
在27日下午召开的市政协主席会议上,市政协公布历时两个月的调研报告,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诊断”。报告提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同时问题和矛盾也同样明显,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推动和发展谋略、资金扶持、人才政策落地等多个方面做好进一步推动工作。
基础设施:
破解多方利益纷争建好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政协认为一定要下更大的力气加快推进。
以通信网络为例,通信网络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条件。但调研发现,深圳目前存在着网络建设滞后问题,尤其在宽带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上,问题尤为突出。
报告认为,“最后一公里”集合着宽带骨干网、驻地网运营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开发商等多方利益纠结体。各方利益的纷争使宽带接入、光纤入户、光纤改造举步维艰,阻碍信息产业发展。因此,建议政府要把网络基础建设“最后一公里”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来考虑,指定专门部门牵头统筹,制定网络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机制,下大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力推进深圳网络建设从而推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政策推动:
推动方式应适应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需要培育的产业,重在培育。所以,其推动方式不应该像推动支柱产业一样的模式。”市政协认为,应该根据不同产业和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扶持办法——对已经获得了技术突破,需要进行产业化的就重点支持产业化,尽快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对需要通过启动市场,以市场的扩大拉动产业化的,如新能源产业,就应通过支持市场开发、建设示范工程、示范区的方式来支持产业发展。在整体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除了应从上游的技术研发开始,确定优先支持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之外,还应采取措施支持相关企业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
发展谋略:
动态划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先发展顺序
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对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还有待深化,整体布局不够到位,重点产业线条过粗。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必要研究谋篇布局问题。
市政协建议,第一是产业布局问题。对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要根据深圳的资源和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排出未来5—10年产业优先发展的顺序,让政府各部门和企业清晰可见,同时在适当的时间节点上进行中期评估,以动态地确定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在新的产业链布局方面,应在对产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可以形成产业链的产业,有意识、有目的地支持其发展和完善,为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第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划定也应是动态的。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可每年选择一些新的产业划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予以扶持。如大数据、3D打印制造、机器人、新的电子装备等,以保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进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效益高
五大产业重点企业税收增速是同期深圳税收增速2.3倍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周元春甘霖)上半年,深圳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全口径税收增速是同期深圳全口径税收增速的2.3倍!27日,市发改委主任徐安良向市政协通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指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快速扩张、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深圳去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42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5%,产业总规模达12480亿元。今年上半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到6845亿元,增长17.1%。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徐安良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和新兴性,及时规划调整好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及时修订完善我市产业导向目录,探索多元化政府资金扶持模式;进一步关注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数字装备产业,规划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逐步将数字装备产业纳入新兴产业扶持范围,加快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建设,尽快落实超材料产业集聚区、立新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用地需求;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建设,落实光纤到户建设国家标准,力争年底前编制完成既有住宅小区光纤到户改造方案。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