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政协新闻 > 大标题 > 

《南方日报》:王穗明接受本报专访 纵论“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15-03-16

■提案建议

国家可围绕“湾区经济”做规划

对“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发展战略,王穗明信心满满,她认为珠三角9个城市发展至今,城市间在政策共享、产业互补、大数据融合等方面应该形成合力,珠三角未来的产业转型需要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参与,香港和澳门也需要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1个城市只有共同形成合力,才可能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块。

新常态下,把“环珠江口湾区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家都融合互补,水和水之间,土壤和土壤,空气和空气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人群和人群之间,各地政府之间,都能互相认同、互相促进、互相支持,这种合力肯定比原来的区域概念更好”。

“珠三角地区大家在文化、理念等方面可能会有隔膜,但走到今天要想实现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用湾区城市群的标准统一规划,互相支持,在现阶段已经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种内生动力。各城市互相之间相互包容和尊重、融合发展,一定是1+1大于2,何况是11个城市。”

“环珠江口湾区”如果成为整体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发挥港澳地区软实力,实现溢出效应。随着“环珠江口湾区”经济战略的实施,港澳地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成熟的法治体制、自由公平的贸易制度、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庞大完备的金融网络、先进的志愿服务等能够辐射到更大范围,同时也能为该地区其他城市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基于这些考虑,王穗明建议国家围绕湾区经济做规划,“城市和城市之间不再互相不顾及,大家方便也是给自己方便”。

该提案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11个城市参与,对“环珠江口湾区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成立由11个城市行政首长参加的“环珠江口湾区经济”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制约“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环珠江口湾区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制定“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就总体发展战略、主要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要素流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名词解释

湾区及湾区经济

综合泛珠三角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湾区”一词多用于描述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而衍生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提案中将湾区经济定义为“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依托世界级海空港群,发展形成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级区域经济形态”。

最典型的代表,是对世界经济版图产生重大影响的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

迄今,“湾区经济”的要素内涵构成、量化评估标准并无权威说法,对“湾区经济”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成功案例的研究。学者分析三大湾区经济的特点,认为其主要有文化开放、产业发达、功能强大、区域协同等特征,而提案中将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总结为“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编辑:刘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