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16-2-26李忠俊:薄弱地区教育崛起之日就是整体教育腾飞之时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6-02-26

1985年3月,我从海南文昌“北上”来到深圳,投身经济特区的教育工作。第一个任务是负责西丽中学的筹建,当时西丽还是山区,也有人说它是深圳的西伯利亚,每个月我们甚至还能领到山区补贴。我的小儿子曾经很不解地问:“爸爸妈妈,文昌中学有电灯也有自来水,为什么要来这个鬼地方?”但我不后悔,因为还是有理想的,想来干一番事业。

来深圳31年,我参与了南山教育工作的数次改革和转变,直到获评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完成了我的任务。我更加确信当年来深圳这条路没有选错。

李忠俊
回顾南山教育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度过了三个阶段:1990-1994年是把农村教育转变为城市教育,这样才能赶上整个深圳市教育的步伐;1994-1998年,通过推行6大教育特色,将城市教育转变为现代化教育;1998-2002年,将南山区建设为现代化教育强区。

1986年,西丽中学正式招生,教室还没有落成,我只能到南头中学借两间教室来招生。到了第二年学校盖好了,那两个班才搬回来

来深圳筹建西丽中学

来深圳之前,我在海南文昌中学当骨干教师,待遇不错,但那时交通不便,遇到台风天,回广东老家要坐几十个小时的车。为了能离家近些,1984年我来深圳教育局求职。当时文昌中学是中国名校,深圳教育局领导一听说我在那儿工作,就让我把档案寄过来,分到深圳中学。第二年,我带着家人来到深圳,发现情况有些变化。当时南山西丽正在筹建西丽中学,市教育局安排我来当筹备组组长。有人告诉我,学校选址在西丽湖度假村旁边,我一听就很高兴,想象那是度假村又是景点,应该很漂亮。

一来到西丽,我的心都凉了半截——没有楼房,没有水泥路,没有路灯、自来水。周围只有3个商店,卖扫帚、铁桶、脸盆等日用品。早上7点钟,市场有农民挑菜来卖,卖一点肉,鱼是没有的,要吃鱼得跑到南头、宝安去买。小市场9点半就散了,假如家里有客人来,都买不到东西。

自来水也没有。那一年遇上大旱。晚上工作回来,井水挑完了,打上来的都是黄泥水。我就用一个脸盆和铁桶来沉淀,倒掉泥巴后用剩下的水擦擦身,就算是洗澡了。

我刚来时没有地方住,开始住在西丽办事处的一个小房,后来又搬到一家公司的仓库里住。那个仓库还漏水,晚上下雨,醒来后一摸脸上都是水。

教育也很落后,西丽居民大部分都是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都是凤毛麟角。1986年,西丽中学正式招生,教室还没有落成,我只能到南头中学借两间教室来招生。到了第二年学校盖好了,那两个班才搬回来,我又再招两个班。就这样西丽中学慢慢办起来了,初中部和高中部都有。

1998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中)来南山检查教育工作。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让南山区的中高考成绩追上了罗湖、福田。从1993年开始,我们就是深圳市第一名,直到2002年我退休,已取得十连冠

扶持西丽教育过平衡关

1989年,南头区教育局(现南山区教育局)缺少一个主管教育教学的领导。我曾在海南文昌中学当过教导主任,后来在西丽中学做得小有名气。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区长黄水桂听说了,就来考核我。

他从“怎么抓初中的教育”开始提了好多问题,我就把初一打基础,初二要防止分化,初三要抓质量,每个年级教育工作的特点一一向他介绍。之前我在文昌中学时主管高考,所以应付高考也比较有经验,他提的问题,我都能回答。黄区长很满意,回去就跟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把我调到南头区教育局担任主管教育教学的副局长。

同年11月,南头区教育局给我发调令,两个月后,南山区成立,教育局也随之更名为南山区教育局。

我到任时,南山区教育局主管的片区还是城乡结合部。我们南山人要到深圳市区去,都说“到深圳”,似乎我们自己不是深圳人。当时南山区有四个片区:蛇口、南头、华侨城、西丽,这四个片区只有蛇口比较先进,华侨城稍微先进,南头是比较落后,西丽是最落后。整个南山区的教学成绩在深圳经济特区内排倒数第一,开会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坐在前面,只敢坐后排。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让南山区的中高考成绩追上了罗湖、福田。从1993年开始,我们就是深圳市第一名,直到2002年我退休,已取得十连冠。1998年时我升任区教育局长、党委书记,任务就是带着南山区向“广东省第一个教育现代化强区”的目标冲刺。

第一项工作是保证教育发展的平衡。这个很重要,要提高南山区的整体教育成绩,就不能有薄弱学校和薄弱区域,四个片区必须齐头并进。那么首先要改造西丽,那时的西丽还是农村教育。

在那之前,我们几届领导班子都很重视西丽的教育情况,在资金上都有所投入,它已经在慢慢地改善。我上任局长的两年内在西丽投入了3000多万元。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的投入,我们给西丽的10所中小学各盖一栋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大楼。其次是充实它的教学设备,比如配电脑室、投影设备、电教设备,建设塑胶跑道等。当时每年有约2000多万的教育附加费,我至少将1000多万投给了西丽。有了新大楼、电脑室、电教室,又有新的塑胶跑道,整个西丽的学校都焕然一新。

当然其他学校也会有些意见,我和他们说:“我们不撒胡椒粉,集中财力来做一件事,效果会很显著。今年他们有,明后年就到你们了。”他们也觉得有道理,就没有再说什么。

薄弱地区发展好,师资力量强了,整个南山教育就平衡了。2000年,当时广东省教育厅领导来南山区调研。他问我:“老李,南山教育哪里最落后?”我说,西丽啊,那里的学校就挨着二线关的铁丝网。我就带他到西丽的白芒小学去看。结果他说,不落后,比许多广东省的中心学校都要好。“南山区的条件可以参评教育强区了。”他说道。

所以当时我有一个口号,现在看起来比较符合实际——西丽教育崛起之日,就是南山教育腾飞之时。广东省是在2007、2008提出教育要过平衡关的问题,而我们提早10年就在做了。

教育督导促学校提升实力

西丽地区的教育扶持上来后,紧接着就是提高我们南山区整体的办学水平和教育综合实力。我们通过教育督导的方式,对区里的各个学校进行督导评估,让基础薄弱的学校争取评上区一级,再上升到市一级,才有资格申报省一级学校。

那时我不仅是教育局长,还兼任了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本来按规定可以任命别的人来担任,但是我直接来抓这项工作。当时整个南山区约有30%的学校是基础薄弱学校,所以我们要下力气来攻克这个难关,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规范化学校。消除基础薄弱学校,这是当时省里制定的最低要求。

为了鼓励学校积极申报评级,我们的资金投入都是有重点的,对于评等级的学校,少则几十万,多至几百万。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动力,那时全区几十所学校都争着要上等级。

除了资金以外,我们还加大在教师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人才库战略就是为了招揽人才提出来的。建设教育强区,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话,好比这台电脑要有人操作,这门课需要有优秀教师来教。

当时,我们招人才可以说是不拘一格,只要高、精、尖。没有地域限制,不一定非要是北京、上海的。自1994年起,我们招了十几个大学教授、副教授、博士。有些人和我说,你们这是大材小用。但我认为,提高学校实力就需要这样一群人。

为了方便人才的引进,我找到南山区人事局的领导建议:现在人才引进能不能有个绿色通道,比如说只面试,不笔试。我当时列出了6个条件,说只要获得过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级、省级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者优秀学科带头人这些奖项中的一项,就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进来。

区人事局同意后,我们一年引进的100多个教师中至少有一半是通过绿色通道进来,那几年我们前后共引进了400多位骨干教师。他们中很多人一进来就成为南山骨干和优秀校长,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等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01年,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办学协议签字仪式。

我们提出了德育、英语、艺术、体育、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科研6大教育特色。当时,我们这些教育特色在广东都是领先一步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仅仅重视应试教育成绩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响应国家方针,从中期到后期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争创教育特色。

在我还担任副局长时,我们提出了德育、英语、艺术、体育、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科研6大教育特色。当时,我们这些教育特色在广东都是领先一步的。

在英语方面,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英语培训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的热潮,很多学生想去留学,不会说英语不行。外语学校应运而生,很多深圳市民希望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那儿去。但深圳市外国语学校只录取罗湖、福田的学生,不录取南山的,因为当时不能住校,走读又太远了。

那我们的孩子想学英语怎么办?1995年,南山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南山外国语学校,这是深圳市第一所区级外国语学校。区里很重视,当时管教育的副区长黄水桂还让我去兼任南山外国语学校的校长。

除英语外,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当时我们也是走在深圳前列。现代化教育技术,最早叫做电化教育,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录影、投影、电脑等手段。

1998年,我们南山区被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实验区。当时在中山市召开会议,我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成南山区教育局局域网、教育信息资料库和中小学教育资源库,率先在全省实现“校校通”工程。

有人告诉我,教育信息化最先进是顺德,顺德当时有一栋全省最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大厦。我就带着我们教育局的领导班子一同去参观。那栋大厦总共10层,参观时我发现里面自用的才几层。

回来后,我和我的同事们说,我们要赶上和超过顺德,建设广东省教育系统第一信息化大厦,13层全部自己用。同时在全区铺开,各校都建校园网,并跟教育局联通,搭建教育信息资料库和中小学教育资源库,资源共享。这才是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1998年后,我在上述的6大教育特色之外又增加了科技创新、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3大特色。之所以加上这3点,是为了适应新形势,根据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创新。

以环保教育为例,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环保意识也在增强,所以我们开设这类课程,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这9大特色后来都得到省教育督导组的好评。

教育改革增添活力

不仅是教育特色要创新,教育体制和课程内容更是要与时俱进。这也是后来我推行教育改革的原因。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了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

前者打破了传统的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当时我们开创了五种新的办学模式,即公益性集体办学、国有民办、私立办学、国有联办、中外联办。后来白石洲中英文学校、北师大南山附中附小、北大南山附中附小、深圳南山中加学校等一批名校陆续落户深圳,增强了南山区办学的活力。

后者是对课本和课程进行改革,因为课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过去,老课本是全国统一的,没有特色,而且很多都过时了。我发现,国外的课程就很灵活,它既强调书本知识,也强调实践能力。所以我推行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我们不能单独培养书本特色和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000年,我们保留了语数英三门主科,将历史、地理等文科课合并为文史课,物理、化学等课程合并为理科综合课,避免将课程分类得太细。合并之后还开设校本课程,即各个学校可以自己编乡土教材。

当时要找能教校本课程的老师,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还要对老师进行培训,学校要自编教材,工作量不小。这也是慢慢适应的。好在那几年我们一直通过人才库战略引进教育精英。当时我们负责推广课改理念的副局长贾非,他是课改的专家,在课程改革方面发挥出色作用。

我们还招了一个教外语的大学教授,叫兰金仁。起初有人说,我们招大学教授来没有用。事实上,他在我们这里如鱼得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过来之后,先是在南山外国语学校担任校长,我带他去香港、新加坡等地学习别人的双语教材。以那些为参考,他自编了一套南山区的儿童智能英语教材,这套教材后来全国各省以及北京的学校都来订购。

即使教材编得很好,当时我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批学生将来是要参加全国统考的,其他区用的都是全国统一教材,我们用自编教材。我担心他们考试成绩会不会下降。

2000年南山区成为广东省课程改革实验区,2001年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唯此一家成为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4年,我已经退休两年了。教研室来给我报喜,说我们做课程改革的这一批学生,高三用的复习材料都是自编的教材,在深圳市还是高考第一,上线率、重点率、本科率、大专率全部是深圳市第一。这说明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很成功的。

2002年,李忠俊会见澳大利亚威廉莱德学校的教师。

在资金投入上,我们有一个投入三原则:第一资金投入向稍微落后的地方倾斜;第二向正在评估的学校倾斜;第三,要给窗口学校适当增加点投入

获评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区

2002年,南山区被评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

自1998年开始,我们不断地在为增强南山教育综合水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做铺垫。在资金投入上,我们有一个投入三原则:第一资金投入向稍微落后的地方倾斜;第二向正在评估的学校倾斜,学校要评等级,我们就给它足够资金添置设备;第三,窗口学校是我们的门面,经常有人来参观,要给它适当增加点投入。

每年区委区政府都有拨款。我们教育局还有教育附加费,一年有2000多万。我们根据三原则来调配,不撒胡椒粉,把资金集中使用。这样可以明显看到,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2002年1月份,由省政府督导领导和各个地级市抽调的知名教育专家组成的广东省教育强区评估团来南山督导评估。后来,区领导和我说,督导组对你们的评价很高。

事实上,我们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与历届区领导对教育的支持密不可分。历届南山教育局的领导班子都是搞教育出身的,市教育局认为我们南山的教育班子团结、创新、开拓,而且比较稳定。在我任上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是教育局历届领导班子共同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刘焯铿、赵祝武、曾建中、刘迅等老同志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是南山教育局的四朝元老了,这一路走过的历程我都很清楚。作为南山教育的拓荒牛之一,我完成了给自己立下的目标,我很满足。

李忠俊

1942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1985年3月来深,负责西丽中学筹备工作。1989年,担任南头区教育局(后为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1998年-2002年任南山区教育局长、党委书记。他带领南山区创建了第一个广东省教育强区,提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科学的评估制度、强大的科研实力、先进的网络手段、优良的办学条件和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为率先在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口述时间

2016年1月13日上午

口述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黎灵希

实习生 杜婷

前期统筹:

王外平 梁琼月 黄晓天

后期统筹:赖丽思

本版历史图片由受访者

编辑:蔡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