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关于从人才项目组织和资本四个维度 推动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7-05-19

提案第 20170230 号

标 题: 关于从人才项目组织和资本四个维度 推动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提案

提 出 人: 房涛、钟丽梅、陈志洪、赵杰、陈锦华、彭琛、孙亚华、王雪、黄振良

办理类型: 主办汇办

承办单位: 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委员会

内 容:

一、背景和意义

“一座城市就像一棵树或一个人,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

深圳是一座由无限个传奇故事编织起来的年轻城市。30多年的发展,深圳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今天,深圳应立足于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城市治理成果的标尺,为成就一座伟大的城市而努力!

习总书记强调,“供给侧改革”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同样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在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中,离不开人、项目、组织、资本四个要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而作为其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人才,是开展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保障社会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从业者的专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服务项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影响到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影响到社会资本的关注度和投放量,最终影响到社会建设整体生态的良性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人才发展为支点,培育和锻炼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社会建设人才队伍,促动社会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是以“社会创新”之魂,助力深圳继续引领中国社会领域发展先机的历史机遇和责任担当。

二、问题与反思

社会组织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市社会建设领域人才队伍的规模、专业程度、实务能力等方面,还离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老百姓对精准高效的社会服务的期待相距较远。究其原因如下:

(一)定位不清晰,认知不充分

深圳的公共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比例一直在增加,但真正落到社会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似乎“不舍得”“不放心”,不似当年改革开放的气魄。有些政府部门仍然认为社会组织就是花钱的,对GDP没有什么贡献;认为社会服务(比如“民生微实事”)还是要政府的人自己来干才“放心”,没必要给社会组织“赚差价”;有些认为社会组织做的事情就是搞搞活动,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干,不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更不认为有必要把社会服务的从业者当成高端人才来对待。例如,今年深圳出台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几乎难以看到针对“社会建设人才”的定向描述,在具体的落地执行中,来自社会组织的从业者很难享受到“人才”的优惠政策。其实,社会组织通过动员社会资源、开展慈善捐赠、扶贫救灾、提供公共卫生、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公益性社会服务,通过收入再分配等带动家庭、个人、企业、政府等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可以产生支出的乘数效应,拉动GDP增长;而且,社会组织在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促进就业、释放社会张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能做政府和企业“不愿做、不会做、做不好、不常做”的事,敏锐地发现社会问题,精准地解决社会问题;面对新常态下的社会建设课题,重点要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推动社会善治。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看到,社会服务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通过精准设计的项目、依托于有效的组织,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二)投入不足

在深圳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政府在培育发展企业主体、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资金与政策投入。比较而言,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人才软实力投入,却是微乎其微。以作为社会组织核心骨干人才的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为例,2008-2016年的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于市福彩公益金,其培训补贴仅为4.5元/学时,远低于其他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投入标准。另作为资金来源的另一个主体——基金会,许多还停留在执行具体服务上,并没有长成为资助型基金会,大量的富人和企业的捐赠还是用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去推动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因此可见,捐赠人教育和公众教育也是人才培育发展板块的重要内容。贫瘠的土地难以开出鲜艳的花朵。同理,在社会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政府对社会建设的供给不足,投放不足,也难以培育出符合政府期待和市民需求的、提供优质社会服务质量的社会组织,也难以吸引和培养高精尖的社会建设专业人才。

(三)培育渠道和资源分散

没有行业的引领者和顶层设计,就会使各单位基于自身的本位主义或对于人才培养的不同理解,致使本就非常有限的培养项目零星地分布在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且存在低水平重复培训、为了培训而培训、把培训当福利、学习内容实操性不强、形式单一枯燥等不良现象。以福田、龙华等地的社会建设专项基金为例,他们在资金池中也会拨出一部分用于能力建设方面的培训,但因为在前期缺乏统一的规划,中期缺乏相应的监管,后期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这些培训项目的效果转化、投入产出、社会影响力无法衡量,使政府投放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社会组织分为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三种类型,截止2016年6月底,我市依法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10744家(社团5402家,民非5130家,基金会212家),涉及工商经济、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法律、宗教、国际及涉外组织等各领域,从业人员超过十万人,他们各自的属性和功能是不一致的。以社会团体为例,深圳涌现了很多世界知名的商业性、互益性的社会组织,如服装、家具、钟表行业协会等,他们对行业的良性发展有相当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也有相当部分的社会团体还停留在吃喝玩乐的层面,没有在行业中发挥好引领者、规划者、思想贡献者的角色。很多商协会的会长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但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他们多数还习惯于照搬企业的模式来运营社会组织,对理事会治理、信息披露、财务公开、NPO组织法律规范等缺少认知;他们想找一个懂管理懂运营的秘书长,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因为以目前社会组织能提供的薪资、平台和激励机制,很难吸引真正有能力的人愿意投身其中。据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的抽样调查,51.42%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认为没有政策激励机制,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达46.23%,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仅占45.38%。在社会组织的流失率方面,以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为例,据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近4年一直高达20%左右。因此,人才现在是制约社会组织发展、使之有序高效参与社会建设的瓶颈问题,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社会组织自身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办 法:

建 议:

一、以人才发展为支点,将社工学院升级为特色学院,抢占中国社会建设人才高地,解决社会建设的瓶颈问题

政府应积极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专业性,高度认可社会领域也需要引入高端人才,树立领军人才,培育管理、项目、实务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组织部/人社局:把社会建设人才全面纳入全市人才发展战略,使其共享深圳对人才的各种激励政策;依托市社会组织总会筹建 “市社会组织人才服务中心”,建立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库,健全其激励与荣誉制度。教育局:落实慈善法,在大专院校设置慈善公益专业。财政委:在市区两级用于购买社会服务专项资金和民生微实事资金中,拿出10%或一定比例,用于项目顶层设计、制定规范、人员培训、组织能力建设、过程监管、社会影响力评估等。文明委/宣传部:将社会组织人才成长与事业成就宣传纳入我市各新闻单位重点宣传计划。市区民政局/社会建设局:加强对提出服务需求和监管服务执行的政府工作部门(甲方),及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各类社会组织(乙方)双向培育投入力度

二、以创新型服务项目为载体,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社区发展、教育创新、健康促进、老人颐养、精神文化、自我实现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服务的供给不能再停留在唱唱跳跳、自娱自乐、靠礼品吸引群众参与的低水平同质化阶段,而应该通过科学的居民需求调研,设计精准新型项目,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诉求。发挥社区基金会资助本地项目和组织发展的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挥社工和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引领作用,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制度化、职业化发展。把老百姓当成社会服务的主角,调动他们的主动能动性,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三、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平台,解决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

在社会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的今天,政府如果继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很容易陷入不堪重负、疲于奔命、角色错位、权责不清的窘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回归本位,培育大批有使命愿景、有公信力、有专业指向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群团组织要发挥枢纽型社会团体的抓手作用。市总商会和商协会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第三部门成长。各级党委党办:委托社工学院实施社会组织党建教育,保障社会组织发展方向。

四、以PPP(政府与社会合作)和公益金融等运作模式,解决资金渠道单一的问题

社会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事关每一位市民的体验感和幸福感。社会服务供给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最重要的供给方,应每年从财政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重点做好招投标、培育监管、评估审计等工作,开放适当的社会服务领域给非官方组织。企业和基金会等应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政府有关社会服务的长线投资,以社会影响力投资和战略慈善的远见,助力新型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

总而言之,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的深圳,应该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在全中国率先垂范,引领社会领域的开拓与创新。各级官员应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精准型社会服务的呼声,以“人才发展”为支点,撬动社会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只有重视社会建设领域的专业性和对人才的渴求,创新和发展社会服务项目,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吸引和接纳社会资本,才能真正提高社会服务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实现城市的综合协同发展!

编辑:蔡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