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 

关于大力培育深圳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为推动粤港澳湾区的经济建设发挥引擎作用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09

    提案第 20180045 号

    标 题: 关于大力培育深圳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为推动粤港澳湾区的经济建设发挥引擎作用的提案

    提 出 人: 民建深圳市委会

    办理类型: 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 市经贸信息委

    会办单位: 法制办,金融办,市人大

    内 容:

    一、背景

    深圳自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在不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条件下,主动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完成了从科技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沙漠”向创新创业异常活跃的“科技绿洲”的华丽转身,培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成功走出了一条摆脱比较优势陷阱、实现经济内生增长的创新之路。当前,在国际科技创新的大前提下,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宏大目标,围绕着粤港澳地区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2016年,大湾区 11 个城市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但国内生产总值差不多达 1.4 万亿美元,占全国经济的 12%。随着该区的持续发展,大湾区的影响力也将会超越其城市群的地理边界,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成为连接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在大湾区发展中,民营经济的活力创新是实现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和支撑的重要引擎。因此民营经济创新能力的引领与培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向60家民营科技企业发放问卷调查以及代表性深圳民建会员企业家调研和研讨,对深圳民营企业在创新和大湾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建言。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政策扶持尚未完全满足民营企业创新需求

    尽管深圳市政府、人大、科创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专项政策,但在实践中,政府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仍难以满足和支撑发展诉求,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不利于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1、政策扶持范围需进一步与民营科技企业精准匹配。从目前的政策覆盖范围上看,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希望增加科技政策的覆盖范围。多数企业期望针对科技企业发展特征,加大专项资金的覆盖面,并通过发展科技银行等专业性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开展专项扶持,避免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属性导致企业难以融资。根据60家样本企业的调查问卷,从企业对科技政策诉求看,提高各项扶持资金覆盖面的诉求占所有政策诉求的21%;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支持的诉求占所有政策诉求的20%,发展科技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诉求占所有政策诉求的10%。

    2、政策落实情况缺乏第三方评估。为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深圳市科创委、经贸信息委、发改委等各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由于缺乏第三方评估机构,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难以被企业和政府部门所掌握。

    3、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深圳目前已出台的科技扶持政策有不少适用于民营科技企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宣传平台,以及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对接机制建设不完善,许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未能申请政府的政策扶持,没能发挥政策应有的支持效应。60家样本民营科技企业中,过去3年享受到贷款贴息政策的仅有13家,仅占21.67%;9家企业申领过创新券,仅占15%;获得IPO上市或挂牌新三板奖励补助的企业仅有7家,占所有企业的11.67%;没有一家享受到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总体反映出政府在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力度上明显偏弱。

    (二)融资瓶颈成为阻碍民营经济创新重要因素

    由于科技创新投入大、风险高,政府投入有限,加上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各金融机构对于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导致深圳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融资瓶颈问题,而融资瓶颈直削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1、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偏高。从融资成本上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偏高。根据本次60家企业(有效样本企业55家)的调查问卷,2016年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在5%至11%之间,其中在融资成本在5%至8%之间的企业有20家,占36.36%;融资成本在8%至11%之间的企业有14家,占25.45%。55家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在8%左右,整体高于201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7.47%)。仅有13家企业的融资成本低于5%,占比仅为23.63%。可见,深圳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存在较高的融资成本问题。从企业角度看,融资贵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反映最多的三个问题是:政策覆盖面较低(24.35%)、银行融资链条长(16.67%)、难以信用融资(16.67%)。此外,融资期限错配和知识产权缺乏合理估值也是融资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

    2、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缺少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以及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如区域股权市场、要素市场等)发展相对缓慢,深圳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存在融资渠道单一,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根据6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过去3年中,银行贷款仍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最主要融资来源,在所有融资来源中所占的比例为41%;其次为股权融资,共有17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占所有融资渠道的19%;只有1家企业采用了债券融资方式。而在申请银行贷款中,企业也存在一系列困难,包括:有19家企业(31.67%)认为银行审查时间太长;16家企业(26.67%)自身缺乏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14家企业(23.33%)认为银行难以沟通、流程复杂;此外,还有部分企业难以找到担保机构获得足够担保,这也成为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之一。

    办 法:

    三、建议

    (一)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引领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培育良好的土壤

    一是推动法制环境建设。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商事制度,构建涵盖基础性立法、发展性立法、配套性立法的高标准立法体系。二是优化政府政务环境。进一步取消和简化审批事项,提升民营企业办事效率。在推动“强区放权”的同时,加快制定行政审批权下放的工作指引,协调好权利与责任关系。落实好把服务相关行业的管理职能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实施。建议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先证后照”改革成果复制推广至全市范围,实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三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划设科技产业用地控制线,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承担创新项目的民营企业实施地价优惠,对初创型科技企业入驻政府鼓励的产业园区的,给予租金减免。其次,加大对民营企业急需技术型科技人才的补贴,扩大财政资金对科技人才的租房及生活补贴范围。再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税支持。提升小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实施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援助计划。

    (二)优化创新政策对民营企业的覆盖面与针对性,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创新政策对民营企业的精准覆盖。整合、梳理现有创新扶持政策,对已不合时宜的扶持政策进行修订或删除,确保创新扶持政策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精准覆盖。二是创新政策扶持方式与手段。采取分类竞争资金扶持。依据申报企业大、中、小、微的规模进行分组,确保各类企业都有机会获得产业资金扶持。其次,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投入倾向,支持高成长性、发展潜力良好的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开展科技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搭建全市统一的政府政策发布及宣传平台,以网站、微博、微信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政策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外发布。深入科技产业园区、企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产业政策宣讲和资金申报辅导。

    (三)拓展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一是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的特殊融资产品及服务。建立全市优质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可得到财政资金的增信支持。二是创新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金融主管部门争取政策,赋予深圳更多科技金融牌照。申请“投贷联动”试点,探索设立以服务民营科技企业为主的科技银行。三是引导发展债券市场。加快优化深圳相关产业扶持的资金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繁荣和活跃全市直接融资市场。四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配套政策制定,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到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五是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营科技企业投入。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科技创业投资企业,制定和实施鼓励风投资本直接投资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

编辑:方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