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公立医院一体化管理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09

提案第 20180169 号

标 题: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公立医院一体化管理的提案

提 出 人: 医药卫生界

办理类型: 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会办单位: 公立医院管理中心

内 容:

公立医院是我市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市公立医院有68家(其中,市属公立医院15家,区属53家公立医院),2016年总诊疗人数占全市医院总诊疗人数的88%。

一、我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从大的方面来说,因市、区两级财政投资主体不同,实行市、区两级分级管理;从医院内部管理来说,基本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市属公立医院,存在四种管理模式:市医管中心独立管理、本地大学管理、市医管中心与外地院校合作共管以及外地高校独立管理。四种模式,可以归结为两大类,政府办政府管、政府办委托管。市医管中心独立管理和市医管中心与外地院校合作共管的都可归为政府办政府管,本地大学管理和外地高校独立管理的可归为政府办大学管,主要是深圳大学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目前暂未开业,市医管中心是否参与共管目前没有明确。

区属公立医院,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统一由区(新区)卫计部门管理,各区(新区)绝大部分都是这种模式;一种是政府办委托管,原福田区人民医院改革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后,由中山大学独立管理,原福田中医院改革后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管理,福田区卫计局基本不参与。

虽然我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了全市1800万人的健康,但在新形势下,我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仍滞后于我市经济发展,制度设计难以解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瓶颈,管理理念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存在差距。在我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方面,主要存在多头管理导致公立医院整体效能发挥不足问题。

过去,我市公立医院由市区两级卫生部门统一管理,此种体制在统筹全市医院发展、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03年“非典”期间我市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案例,与深圳市医院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体制发挥重大作用直接相关。从前述四种管理模式看,我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开始演变,逐步由统一走向分散。

分散管理体制已经显现不好的苗头:一是部分基层医院发展定位不准,积极争取区财政支持,盲目扩张规模,街道级公立医院(原镇办医院)争创“三甲”医院并非偶发个案;二是区域卫生规划不合理,区域医疗资源部分过剩、部分短缺并存(如在南山西片区及宝安中心区,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聚了南山人民医院、宝安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超过8家医院,规划病床数超过1.2万张;而东部的龙岗大鹏片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三是新旧医院之间资源争夺激烈。在外部医疗人才引进难的情况下(以某市属专科医院为例,2012年以来,5年共计划招聘43人,最终只引进了19人,招收率不足五成),新建、改扩建医院从市内其他医院“挖墙脚”,导致各有关医院人才流失严重(如港大医院2016年医师流失率5%,护士流失率高达14%),患者也成为各医院竞相争夺的对象。

办 法:

一是落实《关于印发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2】50号)中“将市属公立医院及相关事业单位纳入市医管中心管理范围。条件成熟后,逐步将全市其他公立医院纳入其统一管理。”的要求,打破现有公立医院市、区两级管理体制,对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由市医管中心对全市公立医院实行业务一体化管理。

二是尊重市、区两级财政“分灶吃饭”现实,在不改变区属公立医院人财物的隶属关系情况下,委托市医管中心在管理和业务上重点推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质量管理,统一绩效评价,统一共享资源,统一分级诊疗。统一共享资源,是指共享医生资源、共享大型检验检测设备、共享检测结果;统一分级诊疗,是指对全市公立医院进行功能划分,合理定位,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我市孕产妇分级管理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首先对孕产妇进行评分,由首诊接诊医生对孕产妇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给出一个分值;其次对产科医院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院接收不同分值的孕产妇。孕产妇分级管理,从实施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体化管理范畴,借鉴上海申康医院中心将上海市属医院、国家部委所属医院、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部队所属医院纳入统一管理的做法,覆盖到我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第八医院等合作医院和委托管理医院。

(提案联系人:张小梨13380314682、18938840084)

编辑:李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