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 

关于加快推进河套地区"特区特制"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10

提案第 20180204 号

标 题: 关于加快推进河套地区"特区特制"的提案

提 出 人: 罗晓音

办理类型: 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 福田区

会办单位: 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金融办

内 容:

标题:关于加快推进河套地区“特区特制”的提案

提出人:罗晓音

办理类型:主办汇办

承办单位:口岸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海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内容:

河套地区的发展自2004年以来一直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合作政策及方案也出台不少。曾有香港民众在港深签署《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后感言:“以前看对面的深圳是乌灯黑火,现在却是五光十色。很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加快审批,加快地区发展”。毋庸置疑,河套已成为打造港深合作新平台,助推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石,一套利好政策的出台便是撬动这块基石的润滑剂,所以,“特区中的特制”将会改写今天仍无起色的僵局。

所谓的河套地区,是指落马洲通道东侧因整治深圳河而出现的小小一片滩涂地,总面积只约九十六公顷,其主要部分原在深圳河以北,为深圳辖地;因深圳河改道,变成在河之南,现在位于香港境内,由香港管辖,但地权仍属深圳。这样一来,河套地区的发展,一定要经过双方政府同意。过去二十年,香港特区政府对开发河套兴趣不大,问题一直停留在讨论阶段。即使最近几年双方洽谈沟通密度频繁,出台了一系列合作政策,但在各自政府经济利益链的考虑前提下,也始终出现“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结果。

从宏观经济来讲,深圳作为特区城市,主张通过全方位的开发发展,提升整体经济地位,无可厚非。从微观经济考虑,香港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际经济中心,对深圳河套开发持封闭隔离的保守态度,以稳住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也是可以理解。那么,面对两地政府的种种考虑及先前的各种合作模式都没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转变一下合作模式或者策略,让河套地区成为“特区特制”中的一部分呢?

办 法:

二、建议

(一)践行“特区特制”,实现河套地区贸易人员自由化

所谓“特制”,即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另设一种新的管理办法,而这种管理办法只适用河套地区的企业及人员。在这里不妨借用一下陆俊元的《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中的地缘政治学说来剖析说明。该书作者将地缘政治界定为“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利用,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力,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相互竞争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河套地区目前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出现了业权属深圳,管辖属香港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由此针对该地区应在海关、边检、税区等部门制定一套特殊管理制度----即所谓的“特制”,由中央政府调配指导实施。

(二)“特制”能为两地青年提供更多的就创业机会

河套地理位置优越,且属于未开发地区,“特制”优势一方面给两地政府解决了权属管辖问题,二是利用河套特殊的地理资源优势,启动政府搭建平台,发展高新技术型项目,吸引国际高校人才与导师进驻,以优惠的条件邀约国际品牌企业进驻,由企业与国际高校对接在本地培养孵化两地创业青年。如此,一方面解决了地域发展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为两地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了经济的同时更稳定了社会治安(针对近几年频发的港独青年事件)。

(三)“特制”能推动更多的经济体向多元化发展

一是推动金融创新的国际化。金融领域创新是对业务的重新组合或引进或变革,使金融业务更适合市场发展需要。地处深港之间的河套地区本身占据着两地经济走廊的角色,一旦“特制”制度的形成,借助香港国际金融地位的基础,金融创新国际化将更加变得互通有无。二是能更好的践行习近平主席2018年致辞学习纲要: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开发河套、另辟特制管理既是解决当今两地政府的历史问题,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对教育、就业、收入、环境等方面行动纲要的执行。落实河套地区发展,弘扬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

编辑:李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