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11

提案第 20180526 号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提案

提 出 人: 蓝涛

办理类型: 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 教育局

会办单位: 团市委

内 容:

  党和国家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近年来,频繁曝出的校园欺凌、毒品犯罪等负面事件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了沉重阴影,对我市推动一流国家法治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大全民法治教育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组织架构尚不完善

  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依托各职能部门“谁执法谁法治教育”原则落实法治教育任务。但由于各职能部门本身业务繁重,且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要求高、耗费时间精力长的系统性工作,仅靠职能部门单枪匹马,效果势必差强人意。但由于当前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机构少,力量薄弱,且未形成有效联动机制,造成职能部门与法治教育组织之间并不能有效互补。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顶层设计条块分割

  近年来,我市法治教育教育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出台了“七五”法治教育规划及相关配套文件。各部门根据权责划分,结合上级单位的指标要求,各自组织实施法治教育教育,但由于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往往呈现碎片化、活动式的“一阵风”教育,不仅内容上重叠交叉,更缺少宏观战略设计与中微观行动路线设计,导致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施路径较为单一

  近年来,随着我市一流法治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方法举措上更具针对性。如编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读本》、《青少年自护教育手册》等配套教材,开展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讲师团公益行”活动等。但在实施路径上,活动形式仍较传统,以讲座、咨询等为主,表现出青少年接纳度、参与度较低的“灌输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治教育成效。

  (四)青少年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严重匮乏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在册的法治教育讲师团成员仅有50余名(不含学校师资),且多为兼职人员。具体实施中,相关工作主要由学校师资、法制副校长等兼职人员构成,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讲师知识更新以及时间、精力的有效投入均无法保障。师资队伍的严重匮乏,导致法治教育对在校青少年群体尚难以完全覆盖,遑论非学籍青少年、就业青年等更为庞大的群体。实有法治教育队伍离庞大的法治教育需求相差甚远,法治教育亟待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二、主要原因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顶层设计重视不足

  当前,全市尚未出台专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战略性规划,只是粗略按照“谁执法谁法治教育”原则与上级部门专项行动要求进行安排,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连贯性的工作路线与行动安排。与此同时,当前法治教育工作考核方式主要依赖于书面报告评估,缺少实地考察、第三方评估、服务对象评价的多元评估方式,导致考核流于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监管与激励。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社会力量发动不足

  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对社会组织力量重视不够、发动不足,主要采用行政命令方式,依靠职能部门与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力量有限,手段单一,造成了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服务“广度不及、深度不够、力度不足”等问题。

  (三)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足

  由于当前法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主要局限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未能充分整合民间法治教育组织、专业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力量,导致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的痼疾。

  (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组织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组织培育孵化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资源、技能与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匹配度较低,造成民间社会力量即使想参与也难以满足法治教育需求,未能形成人人参与法治教育的浓厚氛围。

办 法:

  一、完善共建共享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

  制定权责清晰、多方参与(社会参与)、多元评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顶层设计。建议市依法治市办出台专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战略性规划,制定具有全局性、系统性、连贯性的工作路线与行动安排,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二、建设专业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发动力足、专业性强、稳定性高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解决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的痼疾。建议积极建立有法律背景的社会人才库,整合跨组织资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供人力支撑;同时,依托市社工学院与志愿者组织,建立“双工联动”队伍,既能充分发挥社工与义工的天然互补优势,又能实现社工专业技能与义工的人力资源的结合。

  三、建立全覆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服务体系

  构建有广度、有深度、有效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服务体系,解决当前因法治教育宣传存在的“广度不及、深度不够、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普法和司法部门等推出全面覆盖的法治教育套餐,提供校园欺凌、国防安全、环保教育、生命健康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主题法治教育,让青少年有清晰宏观认知。

  四、构建社会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格局

  市民政部门打造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系统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法治教育,促进社会组织法治教育服务供需对接,推动社会组织实现自我造血和良性发展,鼓励和规范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完善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社会协同共治的良好氛围。市民政部门在资源配套上,加强资金阵地支持。同时,依托市社工协会等行业组织,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初、中、高级培训,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队伍技能。

编辑:倪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