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 

关于完善猪肉产业链安全控管体系,创建城市肉类食品安全示范标杆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11

提案第 20180527 号

标 题: 关于完善猪肉产业链安全控管体系,创建城市肉类食品安全示范标杆的提案

提 出 人: 叶秦

办理类型: 分办

主办单位: 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经贸信息委

会办单位:

内 容:

  近几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自深圳市提出要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标之后,在各个食品消费领域,市政府都下了大工夫进行整治,而且卓见成效,市民对食品消费的安全感明显上升。但深圳市作为管理人口超2300多万的超特大型城市,全市95%以上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均来自外地,一些食品难点热点问题虽然有所缓解和改善,但离彻底根治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综合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缘于受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且复杂,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缺乏与食品消费相关的系统性控管平台建设。以日常消费的肉类食品为例,特别是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最主要肉类食品——猪肉,由于消费量非常大,生产消费牵涉到养殖、采购、屠宰、检验检疫、物流、市场流通等众多环节,更是亟需建设一套系统化的管控体系来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和科学管理,以理顺消费链条上的各种供需矛盾。根据市场调研,当前我市猪肉消费链条上存在三大难点、痛点如下:

  1、肉品来源不明,缺乏猪肉消费链条上安全追溯系统,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恐怕难以快速评估受影响的范围,及时阻断问题肉源的流通。

  2、市场交易数据不透明,缺乏监管。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近几年年均消费生猪超过900多万头,其中市内屠宰约530万头、冻品约350万头,周边地区供应约20万头,猪源主要通过市外调入。但具体的猪源来自哪里?谁做了交易?集中屠宰之后又分别流向何处?这是食品安全监控中的重要环节。

  3、缺乏统一的市场消费数据监管体系。市内各批发市场、商超肉品的消费量缺乏统计和监控。没有具体的消费数据与交易数据比对,可能会给私宰肉带来钻空子机会,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目前相关的公开、统一、规范的猪肉交易平台在国内已有其他城市在进行实践。从经验和效果来看,还是很有借鉴的意义。例如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通过整合肉类流通的检疫、屠宰、理货、批发、销售凭证记录等各个关键环节,建立起肉类交易流通的追溯体系,成功检测出多批次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并把相关肉品和供应商剔除在供应体系外,有力的保障了上海市民们的“菜篮子”安全。我市旁边的东莞市,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供莞猪必须全部在东莞市指定的供莞生猪网上交易平台上交易,否则,一律不得进入东莞市场。今年9月前,全部供莞猪基地必须以网上交易形式进入东莞,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掉包,保护消费者利益。截止到上半年的交易数据,平台交易约占全市生猪定点供莞基地97%。这样统一集中交易有如下好处:

  (1)供莞生猪基地在网上发布供货信息,生猪供应商用账户和密码登录该平台,在网上浏览采购,并通过第三方(银行)付款结算,保障采购交易行为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生猪供应商完成网上交易后所采购的生猪,直接进入东莞市各镇街定点屠宰场,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疫情风险和中间费用。

  (2)对于供应商而言,这种生猪网上交易模式,为他们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并且扩大了选择范围。在实行网上交易前,供应商不清楚哪个基地有货和供货规模,只能开车到基地现场看,有时候要跑几个基地才找到生猪。而登录供莞生猪网上交易平台,浏览各基地生猪情况,轻点鼠标便可完成交易。

  (3)网上交易造假难度大

  生猪网上交易会不会出现造假情况?据市农业局屠宰管理科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16年底,市农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供莞生猪网上交易活动管理的意见》,对规范平台经营者、生猪供应商、生猪定点供莞基地的经营行为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中,对三方都有防止造假的措施。市农业局要求供莞生猪网上交易平台的经营者,不得为未经东莞市农业局备案的生猪供应商、生猪养殖基地开设交易账户。这样可确保生猪来源的合法性、真实性,防止以假乱真。也就是说,“李鬼”无法进入平台给供应商浏览。供应商只能自己操作交易,不得由他人操作。如果供应商把账户和密码交他人,其支付密码泄露的可能性极大。

  从上述东莞市农业局屠宰管理科有关负责人的经验介绍来看,在我市建设一个公开、统一、指定的猪肉交易平台(包含生猪和冻品)也应该是可行和有效的。

办 法:

  我们建议解决猪肉消费链条上的各个难点、痛点,市政府还是需要有针对性的搭建一套系统性的统一监管平台。针对上述的三大难点、痛点,这套系统性的统一监管平台应包含如下内容:

  1、搭建先进、有效的肉源安全追溯系统。

  先进有效的肉源追溯系统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和市民了解肉品的正当来源,尤其是对于肉品来源地的养殖条件、卫生防疫条件、养殖所用的物料等标准有所了解和监督,可确保肉品来源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据说当前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正在推动我市四大屠宰场在实现“场场挂钩”的工程,以确保进入我市的生猪肉品的安全源头,实乃市民之福,希望可以尽早完成。

  2、搭建公开、统一的指定肉类交易平台。生猪或肉类冻品进入我市后,流向何处?被谁交易?每天、每月、每年生猪及其肉类冻品交易的规模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说的清楚。到处查阅,我们目前能找到的仅仅是2014年市经信委关于生猪供需情况的一个调研数据:2014年我市居民生猪及其产品总消费量为81.63万吨,换算成生猪头数为907.01万头,人均生猪产品消费量达49.93千克。没有掌控交易数据,无法追踪肉品交易流通的渠道和方式,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则市政府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来消除影响、阻断问题猪肉的流通、评估市场的供需缺口、平抑价格的波动和挽回市民的消费信心。所以,打造一个公开、统一、指定的肉品交易平台对于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通过交易大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既方便市政府和百姓的监控管理,又方便肉品供需双方面对面的集中交易,还可以有效消除中间各层次因素对肉品价格的影响,对于肉品价格的真正市场化也更有帮助,从而令百姓受益。

  3、搭建统一的市场消费监管数据平台。市政府联合行业内各大龙头企业,对于市内各大商超、农批市场、肉品直营店等所有的规范经营者,按要求注册为该平台会员,各自拥有账户和密码。对本店、本农批市场每天进出猪肉的肉品数量进行线上登记、上报。消费肉品大数据统计的意义在于监控各区各地日常的肉品消费情况,对于数据异动地区可实施精准的调查打击非法经营。同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可根据各区的日常消费量做精准的调配,迅速平抑市场的需求。再者,消费数据和交易数据的对比分析,可有效堵上私宰肉流入市场的漏洞,还可以进一步精准的进化肉品消费流通的方式渠道,起到既安全又节约社会资源的效应。据查,目前这样的大数据平台,国内还没有城市打造,深圳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标杆,就必须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综上,这样从“生产”—— “交易流通”——“消费”三大环节出发,打造一套完整的猪肉产业链安全控管体系,其必然会成为创建城市肉类食品安全示范的标杆系统,既可以有效解决猪肉消费链条上的各种安全需求痛点,又可以再从猪肉单品扩大到鸡肉、羊肉等品类。甚至从肉品再扩展到其他农产品消费领域,从而打造成一整套真正、完整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有望将深圳打造成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的标杆城市。

编辑:倪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