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12

提案第20180272号

标题: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的提案

提出人:徐扬生

办理类型:承办

主办单位:深圳市

会办单位:

内容:

湾区经济建立在天然良港的地理优势之上。世界著名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湾区经济的增长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当今世界四大湾区中最为年轻的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完备的制造和服务产业链。但是,大湾区是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的。所以,大湾区的发展应当着力于人才的建设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际化的经济区域,连动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珠三角城市群中的九所内地城市,有着国际化的开放程度,面向的是全球市场。我们要吸引的是有着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掌握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以及能够跨文化交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为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输入世界领先的技术、引领国际的思想,以源源不断的活力满足大湾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长远需求。

要吸引人才,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明白两件事情。首先,一流人才吸引一流人才;二流人才只能吸引到三流人才。所以说,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评估体系,来明确区分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我们应当对一流人才委以重任,让他们成为选拔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核心力量,确保人才引进的良性循环。其次,人才是来做事业的,不是来拿钱享受的;来拿钱享受的都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如果想要引进真正的人才,深圳和大湾区除了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以及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还必须为人才提供国际化的科研创新平台,让人才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事业,也没有后顾之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立足深圳,放眼全球。自创校以来,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中国文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矢志为社会培育学贯中西、胸怀世界的国际型人才,这可以说是率先一步,为大湾区经济的国际化人才输送做好了准备工作。大学的师资人员招聘有着严格的方法和程序。校长、副校长以及主要骨干教授亲自前往世界各地招聘一流人才。与此同时,大学着力为引进的一流人才创造优良的研究工作平台,并且为他们配备助手,以提升工作效率。为保证人才质量,大学对教师的评估体系和薪酬标准是和国际一致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学采取每年发放九个月薪酬的薪金制度,以保证教授有时间去国外进修,更重要的是。使得教授有精力、有时间为深圳、为社会做出贡献。截至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经招聘到200多位世界一流的人才,其主要领域为大数据、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能源、国际金融和经济、生物信息、制药和信息处理等。目前,大学的师资总体水平与美国一流大学相当。

大学对人才的吸引力,其实是离不开深圳这所城市的独特魅力的。深圳是一所年轻的城市,这里汇聚着有着强烈的创新活力、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的青年才俊,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同时,深圳社会又有着极大的宽容性和包容性。我们在地铁、在路边随处可以看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相信选择了深圳、来到了深圳的人才都能切身感受到,这绝不仅仅是口号,这是不争的事实。此外,深圳的阳光、气候、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都让这所中国南方的年轻的城市更加有吸引力。随着深圳市生活环境、社会治安和交通情况的不断改善,深圳已经成为许多一流人才的不二之选。

办法:

我们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近年来,硅谷、纽约、波士顿都有这样一个传说:“人才都去深圳了”!对于深圳或是粤港澳大湾而言,吸引人才不是问题,最大的考验在于如何留住一流人才。对于这一难题,我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我们应当考虑减轻高层次人才的税收负担。目前,深圳高层次人才的税收十分繁重,甚至是香港的几倍,这无疑是将人才外推的助力。第二,人才也有着他们的家庭,也需要便捷的生活。如果配套的就医条件、医疗保险和子女入学的国际化环境得不到加强,让人才及家人感到生活不便,久而久之,人才终究会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离开这里,那将是非常可惜的。第三,人才政策应该平等对待各类人才。不论是中国籍还是外国籍的人才,只要来到深圳,都应该享有同样的待遇。最后,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搭建高水准的科研创新平台,使得一流的人才在这里能够真正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从而为深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做出长足的贡献。

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