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19-10-14曾柳英:20多年默默做好事传播正能量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9-10-15

从1995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到2000年“爱心一族”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再到今年已有24年,协会一直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每当看到众多的会员义工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看到募捐时市民的大力支持,我内心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更加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由始至终,我们的初衷一直没有变,就是默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小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曾柳英

1947年2月出生于广东宝安,中共党员,现为深圳市宝安区“爱心一族”协会会长。“爱心一族”义工组织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有在册会员5000余人,是全市发展速度较快、人数较多的基层义工组织之一。她曾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市民”“义工标兵”“文明使者”等称号和“鹏城慈善奖”,是深圳市五星级优秀义工。


“爱心”就是要用真诚善良的心去关心、帮助他人,“一族”既代表一个群体,也取“一簇”鲜花的寓意,象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是有爱心又美丽的一群人。

坚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我出生在宝安沙井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印象中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母亲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善良正直、待人要宽大厚道、生活要勤俭节约,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很艰苦,邻里之间经常互帮互助,谁家有困难全村人都会出手相助。

我小时候一直受传统美德和淳厚民风的熏陶,从小看着、学着妈妈竭尽所能帮助他人。在那个年代老师们会经常给我们讲雷锋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有困难的人。那时大家上学要勤工俭学,放学后还要帮家里做家务、干农活,我们也要坚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上世纪60年代我成为一名学雷锋积极分子。

由于家庭很困难,我初中毕业后就留在了村里。当时村里的大队书记看我有初中文化,就推荐我到沙井医院学接生然后为村里的产妇服务。那时候农村里医疗条件比较差,一些孩子出生时没得到妥当处理就有可能夭折,一想到学会专业接生技术能够救人性命,我就决定去学习。当时看到医生们像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产妇、病人,领导们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并激励着我。在他们的引领和感召下,我在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偶然的机会决定组团做好事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留意到由于物质的迅速富裕,精神生活没有跟上步伐,人们更多关注自身利益,之前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逐渐淡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想发动一些人一起做点好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单薄的,多次努力都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记得1995年初春的时候,我的大儿子从部队复员回到家里,他的一些战友和朋友经常来家里做客,大家交谈的过程中都十分怀念以前邻里和睦、互敬互爱、团结互助的日子。我就启发他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慢慢把这种氛围找回来,于是提议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很快我们就积极行动起来,第一次组团做好事是到沙井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大家陪老人们谈心还帮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关爱和陪伴让老人们特别开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受益匪浅。帮助他人的同时又充实了自己,大家觉得非常有意义,表示不但自己要长期坚持,还要发动更多人参与进来。直到现在,每当过年过节或者有老人生日,义工们都会过去陪老人们一起过,并给他们送礼物、送祝福。

为了更好地统一行动,大家提出要给我们这个群体取个名字,一起商量之后决定叫“爱心一族”。“爱心”就是要用真诚善良的心去关心、帮助他人,“一族”既代表一个群体,也取“一簇”鲜花的寓意,象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是有爱心又美丽的一群人。我们还想了几句口号,“欢迎你自愿献爱心”“请你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哪怕是一丁点,也是行善之举”等。

▲曾柳英向孩子们讲述爱心故事。资料图


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都可以伸手帮一把。坚持做好事不仅能帮助别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还能造福一方百姓。

把深圳人的爱传播出去

刚开始我们只有十几个人,媒体发现我们后进行了报道,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新闻就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加入“爱心一族”。有人问要什么条件才能成为“爱心一族”的一员,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你愿意跟大家一起做好事就是“爱心一族”。后来我们发现有很多人想要做好事,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或者组织,“爱心一族”刚好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很快我们的队伍就壮大了,大家开始谈论除了到敬老院关爱老人,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好事?最后我们决定把范围扩大,遇到有困难的人,都可以伸手帮一把,助困扶弱成为“爱心一族”做好事的重心。后来我们不仅在深圳做好事,还努力把深圳人的爱传播出去。

1998年秋天,我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扶贫”活动,去广东一些偏远山区一路访贫问苦,一路捐钱送物。当队伍抵达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京溪村时,看到村里小学校舍破旧不堪,大家当场捐款5000元,回到深圳后又汇过去2500元用于助学和修缮校舍。我们的善举打动了当地村民,他们也纷纷出钱出力建设家乡。

当我们第二次来到京溪村时,大家惊喜地发现校舍已经焕然一新,村里的面貌也有了很大变化。我们再次捐助三万元为村里修建了一座桥,村民还特地把桥命名为“爱心一族桥”,从此以后,“爱心一族”和京溪村建立了不解之缘。这让我感触很深,坚持做好事不仅能帮助别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还能造福一方百姓。

为灾区筹集60万元爱心款

2000年夏天,“爱心一族”协会经政府批准登记后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汇聚爱心、扶贫帮困的群众性公益组织,我们把协会的宗旨确定为“传播文明、服务社会、互助互爱、奉献爱心”,协会成立后不久我们就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卖献爱心活动。

当时内蒙古遭遇了严重的雪灾,我们通过电视看到当地很多房屋倒塌、很多牲畜冻死,一些百姓缺衣少食,遇到很大的困境。于是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义工们挨家挨户发动大家捐款捐物,然后连夜分类包装市民募捐的冬衣棉被。还有工厂捐了些物资,我们就在沙井中心广场举办了大义卖活动,同时现场号召大家捐款。深圳市民的爱心让我们备受感动,短时间内我们就筹集到60万元爱心款和满满六大车衣物,并在第一时间将其送往灾区。

雪灾过后,他们用这笔捐款在内蒙古兴安盟建了3所“深圳宝安沙井爱心学校”,我们还组织义工去学校看望孩子们,让两地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我们在当地建立助学制度,为几十名贫困家庭学子提供助学金,大家还努力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在我们的带动下,更多深圳人主动联系我们加入“爱心一族”,用他们的努力不断向社会传播着正能量。

一砖一瓦打造“爱心亭”

除了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我们也希望做一些能够持续让大家获益的好事。我记得2004年的时候,沙井很多公园是没有凉亭的,大家游园时很不方便。为此,2006年时我们决定向沙井洪田火山郊野公园所在村委会认建一个凉亭,希望由大家亲自来建造,并命名“爱心亭”。

当时这个凉亭准备建在山顶,建造难度比较大,几经周折才找到师傅愿意帮我们建凉亭的主体,但施工需要用到的水泥、沙子、石头、砖块、瓦片等需要我们自己解决。“爱心一族”的伙伴们再次积极行动起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仅踊跃捐款15万元用于建造“爱心亭”的主体,还直接参与到施工中来。十几年来,“爱心亭”为无数人遮风挡雨,让大家在此歇脚时内心也感受到一份爱,然后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2017年我们又组织筹款对“爱心亭”进行加固翻新,还把一块空地改造成“中华民族文化长廊”,在墙上增加《弟子规》《百孝经》等传统经典文化名篇,刻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让人们休闲时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学习。

因为“爱心亭”是在山顶无法使用机械搬运物资,我们就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用人力把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像蚂蚁搬家一样搬上山。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些游客在山脚下看到我们搬运物资时主动加入进来,一人提着两三块砖就往上爬,有的小朋友也过来帮忙。参与搬运、建设的义工和游客达几万人,大家用一点一滴的爱心铸就成一座美丽的“爱心亭”。

因为有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帮助,有协会全体理事单位、理事,以及全体会员和义工们的默默付出,“爱心亭”才能成为深圳的一张“爱心名片”。

▲2017年,爱心亭中华美德文化廊落成典礼。资料图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带领“爱心一族”坚持为社会做更多好事。

我们坚持做好事超过20年

时间过得真快,从1995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到2000年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再到现在我们已经坚持了24年。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我们累计发起义工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劝导活动超过10万人次,为灾区人民、残疾人、重病者、孤寡老人、辍学儿童募捐善款一千多万元。此外,我们还资助超过5500名贫困学生,帮助200多名残疾和孤寡老人,并在内蒙古、青海、贵州等地的贫困山区修建了多所学校、敬老院和多座桥梁。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心一族”。从2009年开始“爱心一族”决定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好家风、关爱老年人、努力培育优秀的下一代作为协会工作的重点。“公民道德讲座”“幸福人生讲座”“心灵环保课堂”“少儿国学亲子诵读班”“生命关怀,关爱老人团”等群众学习活动应运而生。

2018年以来,我们又以“千人旗袍秀,建设好家风”为主题,组建旗袍秀雷锋义工队,通过形体走秀健身、原始点知识讲座、经典文化学习、好家风分享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最美婆婆、最美妈妈、最美媳妇、最美女儿、最美家庭”为主题的好家风建设活动。

参加学习活动的群众达50万人次,有效地改善了居民家庭关系、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想,无论做什么事,我们的初衷一直没有变,就是默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小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做好事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无私的大爱是会互相感染的,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风气自然会充满正能量,在这种能量的感召下又会带动更多人参与到队伍中来,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我们一直倡导快乐行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要收获幸福感。

我今年72岁了,名义上我是协会的会长,但实际上我就是“爱心一族”普普通通的一员。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带领“爱心一族”坚持为社会做更多好事。我们要把协会打造成桥梁和纽带,只要你想做好事就可以加入进来,一起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爱心一族”在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京溪村修建的“爱心桥”。资料图


口述时间

2019年8月20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市宝安区爱心一族协会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实习生 潘潇雨

编辑:鹿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