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19-10-16张少华:见证深圳交通建设巨变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9-10-17

我从1985年来到深圳,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4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我也从一名国企的基层员工成长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只要你够勤奋,就有着无限可能。我始终认为,是深圳给了我巨大的成长空间,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让我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感恩深圳,感恩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张少华,1964年出生于广东省新兴县,研究生学历。深圳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兼职副主任、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城市交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出租汽车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香港工商总会荃湾分会会长。2009~2018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建筑业协会“优秀施工企业家”、2017年被评为“深圳市百名行业领军人物”、2018年荣获红荔慈善基金会“慈善奖”。

我隐约感觉到现代城市、现代的交通建设对祖国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心想长大后有机会一定要参加交通建设。

初到深圳留下深刻印象

1964年,我出生在广东新兴县一个叫天堂镇的山区小镇。小镇离县城有40多公里,上学需要坐拖拉机出行。有一次,我们到县城参加全县学生的评比演出活动,招待所的地板是一红一白的花瓷砖,我觉得很奇怪,便把鞋子脱掉,光脚去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在招待所的一面墙上,有一幅武汉长江大桥的挂历,在我们那个年代,武汉长江大桥是很出名的。挂历上还有一句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我隐约感觉到,现代城市、现代的交通建设对祖国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心想长大后有机会一定要参加交通建设。现在回想,这或许就为我日后选择建筑行业埋下了“种子”。

1984年,共青团广东省委组织青年观摩活动,我是广东省的新长征突击手候选人,有幸得以参加。深圳是观摩活动地之一,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深圳这片热土。当时整个罗湖片区到处都在修路盖房子,俨然就是一个大工地,口岸联检大楼、新华城、国贸大厦等都在施工建设中,工地一片繁忙,热火朝天。眼前的一切,让人们感到巨变的开始。我们还到了大梅沙、小梅沙,第一次看见大海的我,心情激动澎湃。看到这些,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海滨城市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为买配件考取摩托车驾驶证

1985年9月,我毕业来到深圳,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公司工作。深圳市交通运输公司是市属的交通行业龙头单位,在全市的大巴、长途运输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业务,是个老牌的国有企业。我被分配在货运车队,主要负责后勤的维护维修工作,包括零配件采购、超市管理以及技术管理。

我们当时的修理厂在深南路最东端的一个山窝里,住的条件十分艰苦,都是用石棉掺进水泥制成瓦片及用竹竿做支撑搭建起来的工棚。其实,深圳早期建设的工房都是这种工棚,一下大雨屋顶就漏水,到了夏天屋里很闷热,里边石棉的毛飞得到处都是。

那时,很多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包括设施维护,很多都是靠人力去做,不像现在机械化程度那么高。为了能够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得更好,我考取了深圳第二批的摩托车驾驶证。为了买配件,我经常自己一个人骑摩托车从深圳到广州。那时,从上海宾馆往西走,就没有混凝土路了,大多都是沙路和泥路。当时,路两边不像现在有路灯,骑摩托车去广州要七八个小时,天黑后就不能再回来。所以,去程基本上就得跑一天,第二天再骑摩托车回来。我记得在东莞曾摔过两次,戴的头盔都摔裂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佩服当初的自己。

当时特区建设都是这种气氛,不分年龄、不问出处,你有能力你就上。

调任工程队队长

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大建设,包括深南路改造也在进行。整个深圳大面积的土石方需要运输,土地需要平整,我们深圳市交通运输公司受上级党委和当时市交通办指示,要在这方面进行配合,于是我们便在货车车队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建,成立土石方机械工程队。工程队成立后第一个项目就是深南路改造。我已经在货运车队里工作了两年,上级对我比较信任,同时希望年轻人敢冲敢干,便把我调任为队长。当时特区建设都是这种气氛,不分年龄、不问出处,你有能力你就上。

土石方机械工程队成立之初只有10辆进口的二手泥头车,1名工程技术人员,五六个管理人员,20多名工人,总共不到40人,工程队主要从其他单位分包一些土石方运输工程。慢慢的,工程队开始自购一些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并进口了一批新的泥头车。后来,我们承接了南头第五工业区场地平整工程,就是现在大沙河创新走廊的北片区。只有土地平整好后,腾出地方才能进行建设。

为保税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90年,工程队承接了福田保税区的场地平整工程项目。当时,深圳没有仓储地,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香港进行转口贸易。于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香港跟内地交界的地方,建设一个保税区,以促进深圳的经贸发展。在靠近深圳河的一片,也就是现在的皇岗村,基本都是沼泽地、鱼塘、烂泥地,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我们进去勘察时,很多地方都是很高的草,有些地方还进不去,有些地方则要撑着小船出去。

保税区规划面积是150多万平方米,我们承接了70多万平方米场地平整工程。其中,很多滩涂地有多年累积下来的海上漂浮物、淤泥冲下来的冲积层,本来的地基非常软。平整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填石头填土,然后把淤泥挤压到一边,我们再清理。在挤压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靠近边防线和深圳河边,一挤压那些淤泥就出现滑移,经常当天晚上填了一片出来,第二天早上就整个就滑到河里了。

经过研究探讨,我们选择拦坝截淤,用石头先在边线地带筑一条坝,里面先不要填,这就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如果发生地基滑移,几万立方米的土石滑走,把深圳河给堵塞了,那损失更大,影响更大。所以,我们经常是连夜作战,克服重重困难。福田保税区的场地平整工程项目前后差不多花了4年时间,我们发扬特区开荒牛的精神,敢想敢干,成功平整出大片土地,为深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看到福田保税区在深圳的经济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觉得很骄傲。

成立公司

进军公路工程的建设

1992年3月,工程队承接的施工工程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但因为工程队不是独立的法人公司,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发展业务,经市政府批准,我们成立了深圳市交运土石方工程公司,取得二级工程建设资质,开始进行独立自主地经营。

从跑批文成立公司开始,我就是负责人,公司成立后,我从原来的队长变成了经理。此后,我们先后承接了福田中心区道路平整、坪山坪蛇一级公路等工程项目,公司开始进军公路工程建设。

▲1990~1993年福田保税区软基处理工程。受访者供图

梅观高速公路项目的成功,使公司的技术、设备、管理得到全面的改善,同时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业主、监理、质检、设计单位的高度赞许。

参与建设深圳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之初,道路交通条件非常差。因此,深圳提出“加快速度,提高等级”的公路建设发展战略。1992年,深圳更进一步提出要在2000年前修建6条高等级公路,梅观高速“打头阵”,成为深圳自筹资金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1994年,梅观高速动工开建,作为交通口的建设单位,我们深圳市交运土石方工程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第一个就进去参加高速公路建设。参建单位除了我们公司,还有另外一家公司。对公司而言,技术人员是个考验。高速公路的标准比一级公路的标准要高,不管是通车的速度要求、路面要求及质量要求,比一级公路高一个档次。为此,公司制定了优厚的条件,吸引了多名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加入,还有同济大学、西安公路学院、长沙交通学院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投奔到公司,公司的技术力量得到发展壮大。

技术人员的问题解决了,设备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我们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购置了多台先进的机械设备,有当时最先进的宝马压路机、卡特挖掘机、推土机等一大批大马力的设备,还有先进的测量、试验及检测仪器。公司集中全部力量,保质、保量、保工期顺利交工,特别是路基的质量特别好,多年来没有沉降。

梅观高速公路项目的成功,使公司的技术、设备、管理得到全面改善,同时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业主、监理、质检、设计单位的高度赞许。我们凭借“管理、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的施工优势,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深圳交运”的知名度在行业广为传播,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工程

获国家级银质奖章

在梅观高速公路工程还没完全完工之际,机荷高速公路也开始建设,这条公路有一部分跟梅观高速公路建设是相交的。于是,我们便承担了两条高速公路的大型立交建设。机荷-梅观大型立交工程是全国首座两条高速公路相交的大型螺旋式立交项目,由国家交通运输部设计,有8条匝道与2条高速公路主线相互交叉,设计有多座桥梁、涵洞,并首次运用卵形曲线设计。面对如此复杂的项目,我们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方案和专项技术措施,以优异的工程质量和准确无误的测量检测数据,提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此后几年,公司先后中标承接了深圳市机荷高速公路东段15标及21标、机荷高速公路西段8标、坪西一级公路、盐坝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承接的全部工程项目均保质、保量完成,并在施工过程中完全满足业主和监理的质量及进度要求或超过预期。其中,机荷高速公路被誉为“广东第一路”,公司在机荷高速西段第八合同段工程完工验收获全线最高分的佳绩,并且获得国家级银质奖章。机荷东段15标和21标在施工过程的竞赛评比中,还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荣誉。作为一个交运人,我们在为自己争光的同时,也为深圳争了光。

感恩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如果没有好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不能结成果实。

成国有企业改制先进典型

2002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1+11号文件,要求竞争性行业退出国资系列。根据市政府“抓大放小”文件的精神,要求我们改制,并由国有改为民营,而且改制的条件是转让价款为注册资金的2倍。公司实际国有资产只有一些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折旧后净资产相当少,一时员工觉得无依无靠,许多人员开始流失,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此时此刻,我别无选择,要不就随波逐流做一名普通员工,要不就带领紧紧追随我的员工们干一番事业。

几经思考,多番抉择,我下定决心,决定接受改制条件进行改制。可当时缺少资金,无法交齐改制的转让款,于是号召员工筹资。这个倡议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短短两天时间,我们筹集到1000多万元。经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公司于2003年完成了改制。改制时的全部员工留在公司,无一人下岗失业,这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成为当时国有企业改制的先进典型。

在市政工程建设领域

站稳脚跟

2003年,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特点,公司申请了市政总承包一级资质,并顺利获得通过。公司进行管理改革,成立扁平化管理架构,组建了经营开发中心,集中公司优势力量全力进行业务开拓。当时,公司在深圳中标的工程项目少,就制定了拓展省外项目的方略,先后分包承接了湖南衡枣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安徽铜汤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和天津的津港、京津高速公路项目。公司的业务有了一点起色,但又因“水土不服”造成亏损,从2003年到2006年,公司都是艰难地经营。

转机来自2007年,公司在中标了深圳地铁三号线交通疏解工程,加上之前中标的宝源路市政工程,公司在深圳的市政工程项目陆续获得成功,从此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上站稳了脚跟。从2008年至今,我们先后中标承建了多个地铁项目和近百项市政工程项目。公司不断壮大,于2011年成立了深圳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我出任董事长。公司也更多元化发展,成为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教育科技、文旅产业四个板块综合发展的集团公司。

深圳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公司高层,我们心怀的不仅仅是企业发展,也心系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在1994年时,工地一名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住院,没有亲人照顾,我就请我母亲去照顾他。那一碗碗热汤热饭、还有他感动流泪的情景,我至今难忘。今年8月,公司一名员工的女儿得了重病,我得知后立即组织员工捐款,两天时间筹集善款3万多元送到困难员工手中。

一路走来,我从一名深圳国企的基层员工成长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感恩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如果没有好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不能结成果实。包容、敢闯敢试、创新,这些都是深圳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今年我还担任深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兼职副主任,参与了多地的民营经济调研。通过对比,我发现深圳的营商环境,比如审批速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政府行政许可的时间等,都走在全国前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后,我的心情仿佛就像当初第一次看到大海时那样激情澎湃,盼望着能为深圳建设继续贡献最大的力量。


口述时间

2019年9月19日上午

口述地点

颂德国际大厦20楼

本期采写

记者 邱志东

实习生 张东燃

编辑:鹿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