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湾区筑巢未来可“栖” 政协委员热议为“海归”打通就业困惑“最后一公里”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07-28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7月26日讯(记者 潘润华 张喆)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引才力度持续“加码”,海外人才招引力度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广大海归人才回国就业的优选之地。风起南海,潮涌珠江,处在“双区”叠加黄金发展期的深圳正放眼全球引才、育才、留才,努力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2022年7月25日,深圳市政协2022年第四场“委员议事厅”邀请6位来自市、区的政协委员、专家,围绕“学成归来 湾区启航”主题展开热议,为海归人才打通择业困惑“最后一公里”建言献策。

本场《委员议事厅》由深圳市政协主办,深圳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承办,深圳新闻网、深圳市海归协会协办。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邓晓俊,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深圳市侨办副主任、深圳市侨联副主席刘昕,深圳市委大湾区办(市港澳办)副主任赵志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黎慧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时飞参与了此次活动。 

“来了就是深圳人”,湾区筑巢梦想启航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澎湃,深圳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留学归国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的意愿进一步加强。目前,深圳累计引进了19万留学归国人员,其中硕士以上占80%,35岁以下占95%,海归人才给年轻的深圳持续注入活力。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大中华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稀对近年来海归人才的增长深有感触,她表示,尤其是港澳青年人才积极涌入湾区,为深圳建设、为国家建设贡献了新鲜血液。

曾三次出国留学的“老海归”,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曾去过40多个国家,在三大洲工作和生活。“没有一座城市像深圳这样对人才如此真诚、包容和渴望。”他表示,深圳是一个梦想启航的地方,人才在这里能有更多的参与感、成长感和成就感。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里没有天花板也没有终点线”,这些是作为“新深圳人”的翟斌对这座城市最真切的体会。

“人才评价激励措施自主化”“完善留学人员创业激励机制”“简化留学人员来深相关业务办理流程”……随着引才力度持续叠加,深圳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更多归国发展的青年。

龙华区政协委员,深圳市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代毅表示,深圳开放包容的服务型政府,年轻人拼搏奋斗的氛围,毗邻港澳且临海的区位优势,以及大湾区成熟的配套产业链为吸引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委员专家出“实招”,助力解决择业困惑 

要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深圳需要汇聚全球英才的智慧和力量。一场城市与海归青年的双向奔赴,该如何落到实处,助力海归人才切实解决择业困惑?

宝安区政协委员,深圳市优创空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武凯建议,政府要助力海归们了解国情,运用相关引智引才政策等。“我更希望政府做引领,为海归们如何就业、创业提供建议和指导,以切切实实帮助到他们。”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海归协会会长杨鹏以多年经验出发,分析海归们可能面临的时间差、信息差等问题,他建议海归们最好在回国半年前做好职业规划。“我代表海归呼吁更多央企、国企对应届毕业生的认定为两年,这样可以让更多人才找到合适的工作,也让企业找到适配的人才。”杨鹏建议,相关招聘企业或单位也可通过更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择业时既需看重薪酬等有形的收入,同时也要关注品牌价值、平台价值这些无形资产,还要兼顾地理和人文环境,这样统筹考虑才能选择更合适的工作。”深圳市政协委员、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刘晓勇站在海归们的角度出发,建议其在择业时多因素统筹考虑,多关注企业发布信息,勿盲投勿纠结。

作为资深的人才专家,翟斌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建议,海归们可以通过心理测评、职业测评、性格测试等尽可能地多了解自己;尽可能把踏入社会的时间提前一些,如多参与实习等。他强调,不需要太纠结到底去哪家公司,可以大胆去尝试。

归雁未来可“栖”,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贡献力量

湾区广阔天地,未来大有作为,鹏城筑巢引凤,归雁未来可“栖”。深圳正展现不一般的人才视野,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聚集起来,让各类人才在深圳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奋进能出彩。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时飞在活动现场指出,对于海外人才工作,深圳通过“前端+后端”实现搭桥筑巢,主要通过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海外创新创业基金、海外人才工作站这些“前哨”作用,积极落实人才新政和配套政策。

同时,通过打造前海梦工场这些为龙头的创新创业基地,为海外人才注入新动力;依托20+8产业集群,以及留创园、科研机构这些创新资源,为创新创业回国发展注入新平台。

此外,深圳用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包括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平台发挥海外平台引智的成效;用好留学前期费用补贴,发挥好科技、工信、金融部门的自身优势为海外创业者赋能,特别是鹏城优才卡、湾区社保通等服务。

编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