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选登 > 

年度优秀提案|关于构建高端体育赛事体系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提案

来源:提案委工作处发布时间:2024-02-29

优秀提案

2023年,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调查研究,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提案办理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落实,规范办理程序,提案办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提案办理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办理提案,满腔热情服务委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提案办理取得明显成效。

在市政协七届十五次常委会会议上,30件2023年度优秀提案获表扬,现开设专栏予以刊登。(具体优秀提案目录在这→优秀!这些提案、提案办理单位和提案工作个人获表扬)

关于构建高端体育赛事体系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提案

提案人: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体育界

提案号:20230142

主办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会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案由: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2020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到2035年,深圳成为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体育创新能力、体育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成为国际著名体育城市。2022年2月《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国际体育资源集聚,提升深圳体育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深圳勇于开拓创新,打造了一批“海陆空”大型体育赛事,深入体教融合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竞技体育频创佳绩,“一键预约”和居家健身、全域健身助力全民健身再上新台阶,体育人均消费居全国前列。尽管如此,但在构建高端体育赛事体系、竞技体育人才扩基、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结构和优质项目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建议:

一.

完善体育赛事体系,

重点培育本土赛事IP

一是借鉴北京举办奥运的经验,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承办奥运会、亚运会的可行性,提升深圳的体育影响力。

二是持续引进国际单项赛事,如继续办好中国杯帆船赛、WTA年终总决赛、深圳国际马拉松等已有赛事,积极引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国杯花样滑冰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观赏性的赛事,鼓励拓展新兴体育赛事,如棒球、滑板等。

三是加强国际赛事本土化引导,支持依托国际赛事举办各类型衍生比赛,结合深圳元素宣传,并逐渐形成本土赛事体系。

四是大力支持创办本土赛事IP,依托俱乐部、企业、学校构建多层次的赛事体系,充分挖掘商业价值,在资金支持、权威认证方面给予持续支持。

五是加强体育赛事文化宣传,鼓励对各类型体育赛事凝炼文化内涵,积极与中国特色、深圳特色文化相结合,形成具备深圳特色的体育精神。

二.

扩大人才选拔基础,

提升体育竞技水平

一是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增加体育教师配置,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升级体育设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通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带动家庭提升体育消费,营造良好城市体育氛围。

二是以赛促训,聘请退役运动员等专业水准教练,依托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加强中小学赛训能力建设。

三是多元化选材培养输送,依托各级别赛事选材育才,支持建立运动员经纪系统,拓宽职业体育人才选拔渠道。

四是支持发展体育教育。鼓励高校开设体育相关专业,支持校企联合,探索体育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养路径,支持并规范体育专业人才培训认证,解决体育人才职业发展问题。

三.

创新场地设施供给,

打造知名体育场馆

一是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鼓励集约化、立体化开发新建体育设施;支持闲置商场、废旧厂房改造为体育设施,对于满足公益开放要求的场地场馆,给予建设补贴及运营补贴。

二是根据国际单项赛事引进情况,盘点现有体育场馆资源,新增或改建新兴运动体育设施,如室内滑冰馆、棒球垒球场、滑板公园等。

三是打造国际知名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一批体育场馆,强化场馆赛事经验功能,结合赛事、演出、驻场球队等形成场馆特色文化,并包装成为城市旅游景点;注重全民健身、教育培训、酒店商业等相关业态的综合经营,重视社会影响力,兼顾场馆经济效益的挖掘;打造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标志性场馆。

四.

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

引导跨行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项目为基础构建产业生态。市级层面依托深圳市体育中心,各区依托区级体育中心,构建体育产业园区。由政府成立委员会,协调监管资源;国企投建运营,保障场馆空间;以产业基金为引导,打造本土赛事IP;多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依托核心赛事,形成体育传媒、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场馆运营、体育休闲活动等相互协调的体育产业生态。

二是引进国内外领先体育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体育协会、组织总部、企业团体,给予优惠落户条件,发挥其在赛事引进、行业规范、产业引领上的作用,支持其开展各类业务活动及专题项目,深耕深圳长期发展。

三是加大示范项目支持力度。加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申报,鼓励并协助具备潜力的企业、项目,打造国家级示范项目集群;同时,增加对已有示范项目的宣传,组织参观及经验分享论坛,增强示范效应。

四是大力发展“体育+”。支持体卫融合,发挥体育健身在慢性病治疗、术后康复中的作用,通过体育运动实现老年人介护预防;鼓励体旅融合,挖掘体育文化的衍生价值,以赛事为核心,打造场馆景点、衍生纪念品、餐饮住宿等体育文化之旅。五是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课题研究。依托深圳市体育产业专项基金,增设体育产业发展相关课题研究的资金支持,涵盖国内外制度研究、城市体育项目发展、行业及市场调研、“体育+”项目等内容,加强体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孵化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题项目。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