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十二辑 > 

血染梧桐山

来源:发布时间:2013-04-22

梧桐山位于深圳东部,主峰大梧桐海拔943.7米,是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自西南向东北雄踞,气势恢宏,南麓与香港新界的大帽山隔河相望,西南面和罗湖中心城区接壤,西北与龙岗的沙湾毗邻,东眺是碧波万顷的大鹏湾。梧桐山峰高林密、溪水涧流、云雾缭绕、山海一色,是深圳历代风光名胜,古时“新安八景”有“梧岭天池”之称。梧桐山又是深圳河的发源地,大梧桐主峰的山泉汇成“天池”,飞流直下“龙潭”,之后经龙珠山与八条谷渠集结成河,沿着深圳罗湖和香港新界之间向西伸延,流向深圳湾海面,成为历史上香港与深圳的“界河”。如今的梧桐山,是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鲫,络绎不绝。有的寻幽探秘,有的登高畅游,尽享绿水青山,饱览峰峦美景,陶醉在大自然的恩赐中。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脚下这片土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当年这里,山谷回荡的不是雀鸣莺啼,而是浴血奋战的枪声;山峰缭绕的不是轻纱薄雾,而是烽火弥漫的硝烟;山坡绽放的不是山茶杜鹃,而是革命烈士的碧血红花。青山作证,绿水为凭,让我们撩开梧桐山上那阵阵迷雾,回首当年东江抗日游击队在这里战斗的一段悲壮的历史。

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从东北踏到了东江,惠(阳)东(莞)宝(安)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日寇的蹂躏、杀戮和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东江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点燃了华南人民武装抗日的烽火。以曾生为总队长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以王作尧为大队长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深入敌后,武装抗日,炸桥梁、毁铁路、拔据点、杀汉奸,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由于作战勇敢,群众支持,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到1942年初,曾、王部队已经发展成一支有五个战斗大队的队伍,旗号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正当我华南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惧怕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队伍壮大,顽固坚持反共立场,破坏国共合作,企图消灭我武装部队。

1942年2月,国民党第七战区召开广东“绥靖会议”,限期三个月,消灭东江抗日游击队。与此同时,盘踞在惠阳一带的日军又增调了伪军第三十师到东江,并在各地组织伪联防队,准备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前面是日本鬼子的刺刀,后面是国民党顽军的枪炮,东江抗日游击队腹背受敌,斗争形势十分险恶。为了粉碎日伪、顽军的“清剿”和“扫荡”,东江抗日游击队按照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关于“随时准备对付顽军和日寇两个方面进攻”的指示,立即调整斗争策略,制定新的工作方针,一方面与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当时驻扎在梧桐山上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惠阳大队,在副总队长曾生同志(深圳坪山人,后为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的直接指挥下,在盐田、沙头角和莲塘一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

1942年夏天,惠阳大队为了开辟梧桐山抗日根据地,派政训室干事何武(惠阳县淡水人)同志率领较有经验的民运队,在盐田、横岗等地开展发动群众工作。民运队是东江游击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开发一个新游击区和根据地,他们都是开路先锋。部队未到,他们首先进入,发动群众,宣传政策,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和民主政权。何武的民运队在龙岗、盐田站稳脚跟后,又向沙头角、莲塘、莲麻坑和沙湾地区推进。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争取了当地群众对游击队的支持,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惠阳大队控制盐田之后,以梧桐山庵上村(今恩上村)一带为基地,四处袭击日军据点,给敌军以沉重打击。梧桐山周围的日伪军,在不断遭到我游击队袭击后,逐步收缩兵力,日军从横岗、沙湾等地撤走,只在沙湾、丹竹头留驻伪军,作为深圳日军的外围据点。

 1943年2月,曾生同志要求惠阳大队派出一个独立小队,在梧桐山西南面开辟新的游击区,由特派员王慕同志率领独立小队,深入到梧桐山南麓的坳下村(今属罗湖区莲塘街道办事处)一带活动,并相机打击日伪军。王慕同志接受任务后,于2月15日晚,和小队长戴鼎率领独立小队和民运队、手枪组共50多人,趁着夜色,从盐田的南山村轻装出发,翻山越岭,避过沙头角的伪军,于16日拂晓抵达径肚村(现梧桐山隧道西面入口附近)。为了不暴露行踪,独立小队决定在村庄附近的丛林里就地休息,一直到夜色来临,小队领导才安排进村做饭。由于这里当时还是敌占区,游击队初来乍到,情况不明,戴鼎小队长在所有通往径肚村的通道上设上哨卡之后,派事务长黄生带炊事员进村到老百姓家借灶做饭,这时,大家已经饿了整整一天。匆匆吃过晚饭,部队马上又转移到坳下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游击队的家常便饭,也是他们神出鬼没的奥妙所在。小队长戴鼎进村后,立即布置在村头路口设卡放哨,封锁道路。为了不惊动村民,他带领同志们到村里的“禾堂”(打谷场)露营。所谓露营,就是“天当被,地当床,头枕背包睡禾堂,蚊虫蜇咬‘打管佢’(不管它),露水湿衫到天光”。

熬过了漫长的寒夜,2月17日早饭后,独立小队全体同志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各小组按照计划分头行动,民运队由何武同志带领到附近村庄做群众工作,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支持和帮助游击队,手枪组由张德同志(深圳坪山人)带领,到佛子坳设点收税,还有一个小分队上山搜捕残害百姓的土匪。各就各位后,戴小队长带领其余武装人员到坳下村后山的一道山沟里(现仙湖植物园正门前)休整和警戒,随时准备接应各队。在休整的间隙,小队政治服务员抓紧时间给大家上政治课,帮助大家了解当前抗战形势。在战斗部队设政治服务员,加强对战士的思想教育,也是东江游击队的一大特色,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学习结束之后,大家分头检查武器装备,擦拭枪支。这时,不知谁带头,轻声唱起了游击队自编的歌曲—《梧桐山、高又高》,“梧桐山、高又高,铜墙铁壁钢坚强,飞机攻不动,大炮打不到,敌人当它是战场,我们当它筑城堡,日本鬼围攻和包抄,攻不到、占不到……它是我们东江根据地,它是我们胜利的前哨!”歌为心声,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我们的战士依然乐观,信心百倍。傍晚,外出的队伍归队,独立小队全体集合后又转移到了坳下村南面的铁门扇村(现坳下村门楼对面),向老百姓借灶做饭。由于事务长放松了警惕,没有摸清情况,随便找了一户人家借灶,谁知这竟然是一个伪保长的家。伪保长开门后,表面上对游击队到来表示欢迎,很慷慨地让出炉灶给炊事班做饭,而且还在旁边忙前忙后,假装帮忙。可暗中一双贼眼却偷偷盯住下米的炊事员,从米的数量估计独立小队的人数。吃完晚饭后,王慕同志又带领队伍回到白天休息的坳下村后山宿营。游击队离开不久,这个汉奸伪保长偷偷溜出村子,连夜跑到距坳下村约十里地的深圳墟,向日军报告了我独立小队的行踪。(战后,惠阳大队短枪队经侦察审讯,处决了这个汉奸。)自从盐田、沙头角几个伪军据点被拔掉后,日本鬼子恨得直咬牙,一直想找机会对游击队下手,但由于游击队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使日军无可奈何。接到伪保长的情报后,日军大喜过望,如获至宝,立即部署计划,调兵遣将,第二天上午组织了一百多名日军;分别从沙湾和深圳墟两个方向朝坳下村扑来,企图两头堵截,一举消灭独立小队。

2月18日清晨,独立小队和昨天一样,手枪组的同志继续在小梧桐的佛子坳收税,民运队继续分散到各村宣传发动群众,武装小队派了一个班下山购买粮食,其余同志留在坳下村警戒。下午3时许,从沙湾扑来的日军兵分两路,一小部分抢占老虎坳,大部分则经黎围村(现已淹没在深圳水库水中)偷袭佛子坳。正在这里收税的短枪组队员,从远处发现敌人后,立即向小梧桐山撤退,当日军来到山脚下时,向敌人开枪射击,阻击敌人。但是日本鬼子非常狡猾,从枪声中判断出这不是主力部队,而他们的任务是占领佛子坳,切断坳下村独立小队通往小梧桐山的后路,围歼我主力部队。因此,他们回了几枪后,继续向佛子坳扑去。这时,我们只有三个人,根本无法阻击和牵制来犯之敌,只好向坳下村方向连连鸣枪,通知警戒部队转移。这时,从深圳墟出发的日军乘坐军车,在车头架起机枪,气势汹汹地扑向莲塘。下车后,立即组成战斗队形,向坳下村发起进攻。由于坳下村距离莲塘村太近,当哨兵发现敌人时,日军已经逼近,情况万分危急,化装成村民的战士立即用暗号向后山叫喊:“收柴啰!收草啰!”听到暗号,小队长戴鼎当机立断,马上指挥大家向村后的屋头山撤退。据坳下村年近80岁的老人邓钧华回忆,鬼子进村时,当时只有13岁的他正在村头玩耍,突然看见几十个日军荷枪实弹,闯进村里,跑在最前面的有九个鬼子,端起枪就向撤退的游击队员开枪。由于没有火力掩护,五六个游击队员当场牺牲。独立小队的战士撤到屋头山后,立即占领高地,寻找有利地形作战斗准备。当日军冲到山下时,戴小队长一声令下,游击队员同时开火,机枪手林应端起轻机枪,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扫射,把冲在前面的鬼子一下子撂倒一片。但日军倚仗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在几挺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继续向山上冲锋。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战士们没有丝毫畏惧,他们冒着密集的子弹,英勇反击,组织了更密集的火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由于战士们的勇敢顽强和有利的地形,日军被打得尸横遍野,鬼哭狼嚎,躲在岩石后的指挥官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山下,躲在村头的大榕树后喘息。遭到游击队的顽强抵抗,日军不甘失败,重新部署了兵力,调整战术,在掷弹筒和机关枪的组合火力掩护下,采取交替掩护的战术,以数倍于我的兵力,扩大进攻面,分段冲到山腰集结。这时,山上的游击队员只有十几个战斗员,许多同志在战斗中负了伤,特派员王慕身穿大衣,格外显眼,成为鬼子注意的目标,子弹集中向他射来,但他毫不畏惧,仍然趴在地上指挥战斗。突然,一排机枪子弹扫过来,王慕同志倒在了血泊中。卫生员王月仙和警卫员朱仕明立即把他抬到一旁的芦箕草堆里救护,只见他满身鲜血,痛苦地吼了一声便牺牲了。小队长戴鼎同志这时带着其他战士,且战且退。由于屋头山与其他山头相隔较远,开阔地面积大,难以撤离,看着牺牲的战友,面对越来越近的敌人,大家满腔怒火,决心血战到底!战士们端起手中的武器,又继续向敌人射击,举起手榴弹,向鬼子群里掷去。由于敌众我寡,兵力过于悬殊,小队长戴鼎和几位战士相继中弹牺牲。战斗持续到下午5时多,这时,红轮西坠,残阳如血,屋头山上,硝烟弥漫,密集的枪声渐渐稀落,刚才杀声震天的阵地,开始沉寂下来。原来,游击队的勇士们弹药打光了,每个战士身上都挂了彩,褴褛的衣衫浸透了鲜血,像殷红的战旗,在晚风中飘扬。望着缓缓逼近的日本豺狼,战士们同仇敌忾,视死如归,钢枪装上了雪亮的刺刀,眼眸里充满了仇恨的目光。不知谁吼了一声:“和鬼子拼了,冲呀!”刹那间,一个个像出山的猛虎,跳出丛林,端起刺刀和鬼子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白刃战。日本鬼子人多势众,我们势单力薄,而且个个带伤。近身肉搏,一个战士至少要对付三个敌人,但队员们没有一个孬种,没有一个人投降,刺刀向鬼子身上插去,杀声在山谷中回荡!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枪砸断了用石头拼。有的战士被敌人刺中肚子,鲜血直流,仍然揪住鬼子的衣领;有的战士临终前,还死死掐住敌人的脖子……最后,全部勇士壮烈牺牲,殷红的鲜血染红了梧桐山麓!

这场血战,独立小队牺牲了20多名战士,日本鬼子也付出了伤亡30多人的代价。在战场上,他们只抓到5名赤手空拳的卫生员、炊事员、通讯员和弹药手。敌人恼羞成怒,将这5名队员押回深圳,严刑拷打。一周后,这5位同志利用一个风雨的夜晚,撬开牢门,逃回了盐田,向大队领导汇报了战斗经过。当时仅18岁的女卫生员王月仙(东莞厚街人,现离休)后来回忆说,她是第四个逃出牢房的。当时,大家都跑散了,因天色已亮,她只好躲到一家老百姓的柴房里,用稻草遮挡,直到晚上才出来,向着梧桐山方向走去。半路,遭到伪联防队的盘查,差点又落入魔掌,幸得一位老大娘在旁相救,对伪联防队员说:“大家都是中国人,放了她吧!”脱身后,王月仙回到盐田,在老百姓的帮助下重归队伍。日军抓获了5名游击队员后,仍不甘心,想继续抓捕游击队员,但又怕天色已晚,上山恐遭游击队的袭击。于是,鬼子使出了放火烧山的毒计,企图用火攻,把我隐蔽在山上的游击战士烧死或驱赶出来。这时候,山上干枯的芒草,刚过严冬,一经点燃,即刻火光冲天,夜色中,连十里外的深圳也能看到。隐藏在密林深处的全是民运队员和手枪组的同志。据当时藏在丛林中的张德同志后来说,那时,熊熊大火扑面而来,他的眉毛都被烧光了,何武和几个同志也被烧伤了,同志们一边扑火,一边在附近找有溪水的地方躲避,处境十分危险。但当时大家都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宁愿被火烧死,也绝不出来投降!”凭着毅力、机智和经验,民运队员们终于经受住了烈火的考验,在火丛中绝处逢生,日军撤退后,绝大部分队员重新集结在一起,挽扶着被烧伤的队员,连夜翻山越岭,返回恩上村大队部。晚上8时许,日军没有发现游击队出来,估计可能全烧死了,于是,抬着尸体和伤员,怏怏地撤走了。此时,坳下村似乎恢复了平静,但是,乡亲们亲眼目睹了白天那一场血战,如何平静得了?村头,几位长者在谈论着白天的战斗,几个小孩去捡拾战后散落的弹壳。邓钧华老人说,那些天,他足足捡了两箩筐弹壳。他还记得,那天晚上,就在日本鬼子撤走不久,山上下来了一位游击队员,半身衣服烧烂了,半边头发也烧光了,手臂、脸上也被烧伤。村里人发现这位队员后,马上将他扶到了村里的“闲屋”(过去农村男青年闲聚的地方,类似珠江三角洲的“散仔馆”)。村主任邓福安见状,立即叫人做饭,又帮他敷药疗伤,换上干净的衣服。这名战士姓王,惠东县人,是民运队员。日军包围坳下村时,他正在附近做群众工作,听到枪声后,他们准备向小梧桐山撤退,但日军封锁了佛子坳,切断了坳下村向梧桐山退却的唯一道路,而坳下村又遭日军疯狂进攻,民运队不是战斗部队,枪械很少,他虽有一支驳壳枪,但身上只剩下三发子弹,于是被迫隐藏在丛林深处。没想到日本鬼子竟然放火烧山,大家纷纷找溪边躲藏。他躲到一个水坑旁边,一边扑灭身边的烈火,一边用坑水浇到身上,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手臂和脸还是被灼伤了。躲过山火后,由于隐蔽地方太分散,他和同志们失去了联络,只好朝着灯光的方向走来,在坳下村的后山里藏匿,直到鬼子撤走了,他才下到村里来。当晚,村主任安排王同志在“闲屋”住下,又嘱咐知情的村民保密,第二天,在村民的帮助下,这位队员安全归队。坳下村血战,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惠阳大队重返惠东宝敌后抗战之后,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队伍遭到了重大损失,20多位同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如今,我们知道名字的革命烈士有王慕(惠阳人)、戴鼎(大鹏镇人)、黄锦添(龙岗南约村人)、李永生(沙头角思上村人)、何天胜、何铨、何明发、曾娇(沙头角人)、林应(大鹏镇人)、黄生(事务长、籍贯不详)、罗伟来、林根、罗泽民、朱罗(籍贯不详)等同志,而其他烈士的名字,至今无法集齐。在战争年代,许多革命战士像电影《集结号》的烈士一样,马革裹尸,魂系疆场,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的壮举,高山景行,震古烁今,让后人世代敬仰!壮士无名百战死,沙场热血写忠魂,东江游击队勇士撼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荡气回肠,激励了游击健儿浴血奋战,抗战到底的顽强斗志。独立小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传遍了东江两岸,鼓舞着惠东宝人民抗日的坚强信心。坳下村血战的英雄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东江抗日游击队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至今仍鼓励着深圳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向前!坳下村血战的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主要参阅文献: 1.曾生著·《曾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2月版。 2.《东江纵队志》·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3.《东纵在盐田》·美意世界出版社,2004年8月版。(蔡伟强 作者单位:中共罗湖区委党校)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