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十二辑 > 

文艺轻骑队走遍宝安县

来源:晶报发布时间:2013-04-22

演出之余劳动放哨

 1965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号召广东省各县组建“乌兰牧骑”式的文艺演出队。地处南海之滨的宝安县马上行动,全县抽调文艺人才,在县“四清”宣传队基础上组成了一支15人的“宝安县农村文艺宣传队”。队伍虽小,但要在舞台上演出2个小时的节目,15人要求基本会弹、跳、唱、演、耍,甚至还要会编会导。因为是学习内蒙古轻骑演出队,因此俗称“乌兰牧骑演出队”,老百姓简称“轻骑队”。说轻骑,没有“骑”,全靠一双腿上山下乡,背负也不“轻”:每人除自己背着被席衣物背包外,还要背乐器、锣鼓、道具、服装、照明汽灯、幕布、字幕幻灯,甚至还挑大米、油盐、腊肉、鱼干等食物,自己开伙。演出之余,还要和农民同劳动,同站岗放哨。

1968年春节后,我从惠阳地委“四清”总团文化工作队调来宝安“轻骑队”。虽初来乍到,但一周内,我马上学习了表演唱《边防军下山来》、小组唱《铁道兵志在四方》、乐器造型演奏《跃马扬鞭送粮忙》等节目,登台演出。后来我写了反映深圳“反特”题材的电影剧本《边防线上》,在此基础上我和曾文炳创作8场粤剧《边防枪声》参加广东省文艺调演,获最高荣誉的创作和演出优秀奖;《南方日报》与《广东画报》作了报道,《广东文艺》杂志破例全剧刊载。至今,我仍保留着当年的专题评论简报和期刊剧本。被困海岛女演员穿“烟窗裤” 演出的日子是艰苦的,也是甘甜的。

当时,宝安全县有18个公社190多个大队,我们全走遍,有的村甚至走上几遍。最偏远的大鹏公社南澳大队半天云村、西涌、新大村,最高的山村包括坪山公社碧岭、马峦、三洲田大队,还有龙岗的五联诸鼓石、南约及梧桐山哨所,还多次到内伶仃岛、大铲岛等岛上演出。两年后,县里给我们配了4辆自行车,由张应兴、张波良、廖文森和何玉生分别把幕布、扬琴、大锣大鼓、手风琴等大件乐器道具载上,队长张玉诚、副队长张冠雄和我、曾韶城、黄匡时、黄钟鄂及黄国英、肖慧芳、曾祝英、黄淑媚、温双燕等11个人背着背包,我们就这样一头挑着汽灯、道具,一头挑着油盐、大米,步行演出。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队员不断更新,人数也增至20多人,下乡坐上公社的汽车或大队的拖拉机。饭也在公社饭堂吃,或村里派人给煮三顿饭。睡觉也很有本事,睡啥地方毫不挑拣——剧场舞台、乡下土台等,乡村学校已为上好的“卧室”,晒谷场、田头树下、队部仓库,甚至停放寿棺木的老屋我们也都睡过。县分东西片,东片讲客家话、西片讲粤语,往往一套节目要演两种话。去不同的乡村讲不同方言,后来逐步推广普通话,部分节目可用普通话演出了。十多年上山下乡演出趣事颇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八一”建军节随县政府慰问团到内伶仃岛慰问演出,从蛇口乘坐边防部队小炮艇,到岛上演出受到战士们热烈欢迎。演完后第二天突遇强台风,船不能开回陆地,只能困留岛上。谁知一困就三天。最尴尬的是女演员,内衣没多带,雨天又不干,岛上小卖部没女内衣卖,她们只好买了男式“烟窗裤”(指平角内裤)来穿……

至1981年底,这支“轻骑队”才结束历史使命,再后来,深圳有了交响乐团和深圳市歌舞团。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轻骑队的老演员又走到一起,坚持8年创作排演两台节目到本市、梅州、香港等地演出,其中跳了40年的《洗衣歌》,始终为经典的保留节目。

 

《深圳文艺》的“前世今生”

深圳市成立前后,深圳的文学、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文化艺术活动数得上省内前列,其中不能不说到有一份文艺杂志——《深圳文艺》。茅盾先生亲笔为《深圳文艺》题写刊名,他为省级以下的地方文艺杂志题刊,在全国凤毛麟角。《深圳文艺》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南天门文艺》和办了数十年的《宝安文艺》,早期由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地点在东门老街原博雅画廊二楼,今拆)编辑出版。在《深圳特区报》和《特区文学》创刊前,《深圳文艺》是深圳唯一的文艺综合杂志。经济特区创办,人们以极大热情关注深圳的建设、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刘学强、林雨纯、邓维新、张波良、何玉生、曾文炳、郑家光、邱云、田青、曾锦棠、叶万片、蓝运彰、黎乔筑、刁燕雄、陈照兴、薛丁奎、萧玉崇、萧石聪、曹建良、温玉莲、潘强恩、张黎明、李建国、曾国宝、李龙添、姜定权、陈贵华和我等170多位业余作家,积极深入各行各业写出生动活泼的文章。

从沙头角引进的手工串胶花、深圳镇家家户户加工表链到蛇口工业区开山一炮和罗湖山推平建口岸的纪实文学采写,从边境小额贸易、过境耕作的渔民村成为首批万元户村,到蛇口人时间观念、特区人的价值观念变化的散文报道,以及地方风俗、名优特产介绍,均图文并茂全面反映。杂志刊载的反映深圳新事物的摄影美术作品,也吸引大量的读者。何煌友的一幅《哗!五毛钱一斤青菜》,至今令人难忘和慨叹。据说当年外地有好些热血青年投身深圳建设,无不受杂志里的文图“启发”和“吸引”呢。

1981年春节深圳市群众艺术馆撤销,大部分馆员分配到罗湖区文化馆,《深圳文艺》便改名为《罗湖文艺》。《罗湖文艺》一直坚持至今,20多年屡被深圳市评为优秀期刊。再后来,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复馆,又创办了《文化天地》杂志。

国内首个业余艺术团访港

1980年底,我从市文化部门调往罗湖区委宣传部供职。那时深圳市只一区(罗湖)一县(宝安),罗湖区是“大罗湖”,范围包括如今的盐田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蛇口工业区除外)。刚建立起来的区委宣传部,只有4个人,大家干劲冲天,没日没夜地做宣传文化工作。1982年2月28日,罗湖艺术团成立。由曾当过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玉诚和曾当过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的我组建。具体由区文化馆负责人雷作嘉和艺校负责人肖慧芳筹办。改革开放伊始,港台歌曲风靡深圳。如何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又摒弃原来僵硬说教的宣传内容和形式,为新生的经济特区讴歌?罗湖艺术团公开招考,招了一批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当过专业演员的教师、干部、职工;同时借鉴港台通俗文化和器材先进的长处,大家凑钱买下市里第一架电子琴和第一个无线麦克风,创作了舞蹈《飞吧,特区》、《开拓》,乐曲《欢腾的特区》等一批有深圳特色的文艺节目。 1985年1月20日,罗湖艺术团首次跨过罗湖桥,到香港新界上水、元朗等地作为期7天的联谊演出。演出会堂摆满了香港同胞送来的花篮。深圳河两岸的乡亲,同宗同文,观看演出特别亲切,深圳改革开放的新形象,深深地留在了香港同胞的心里。(廖虹雷)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