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七辑 > 

深圳电台的第一声问候

来源:叶宁发布时间:2013-04-23

    1986年10月12日是每一位深圳广播人都会铭记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深圳广播电台开始试播了!

    这天早晨阳光灿烂。6点25分,无线电波里出现这样的声音:“深圳广播电台--深圳广播电台--频率FM898……" ,随后是一段旭日初升的晨曲,这就是深圳电台的第一声问候!

    经济特区创建之初,深圳没有报纸,没有电视台。虽然有广播,但也仅仅是个有线广播站。那时候,深圳人读的是香港的报纸,看的是香港的电视,听的是香港的广播。当时的深圳广播站在解放路170号,是一座5层小楼,南面是广场和英雄纪念碑及高大的英雄树(现为地王大厦,纪念碑已迁到北环路),西面是深圳大学成教部,东面是外贸铁路(现铁路已拆除,改建成宝安路).

    深圳电台是在深圳广播站的原址上建设的。当时条件很差,经费紧张,播出用房面临改造。

    当时的筹建负责人是鹿松林同志,10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市委宣传部才宣布原深圳电视台总编办领导余构文和鹿松林任副台长(当时没有台长,几年后才任命马导明为台长).

    当时全台的编制是60个,实际只到了三十几个人(比如专职记者只有唐林一个人),好多人员还没有到位,筹建负责人鹿松林就要求大家不分采编播,不分行政后勤,有活一齐干。我原来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来深圳后先在华侨城党委宣教科工作,1985年6月底到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广播电台工作。记得给我安排工作时鹿松林说:“除了签字,其它活你都得干”。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我虽然是播音员,但试播期间也经常出去采访,杂七杂八的活更得干。临近试播的那几天,三十来个人基本上是吃住在台里。没顾上吃饭的就到附近的鹿松林家里蹭碗面条,夜里干活太晚了就睡在地板上,没钱雇人抬机器、地毯等笨重的大件,就组织青年团员扛上5楼…….

    当时市里规定人员调入只能先借调试用,试用合格才能正式调入。电台在外地联系了好几位采编播人员,但一听说不能立即调入都不敢来,怕将来深圳万一不要再回去没面子。眼看开播日期就要到了,人员却不能到位,鹿松林急得直上火。后来他在医院里找到了正在住院的市委常委、副市长邹尔康,请求特事特办直接调入,邹副市长躺在病床上签字批准,才解了电台的燃眉之急。

    开播的日子临近了,让谁播出第一声呢?经领导研究,任务交给了陈兰英和我两位普通话播音员。记得呼号录了几遍都不理想,因为“深圳广播电台”这句话后面是一段比较轻松的晨曲,我们俩当时太兴奋,调子总是降不下来,前后不协调。后来,我们把晨曲反复听了几遍,又和着音乐试录了几次才过关。

    10月11日下午,有关领导来审听电台第一天将播出的节目。没想到,领导刚走,我们忙中出错,将领导审听后批准签字将在第2天播出的开盘录音带散了一盘。开盘录音带有1000多米长,散开以后就像一团乱麻,很难恢复原样,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就用剪刀剪成几段,然后再用专用胶布沾上,但这样会影响录音播放的质量。这次为了保证播出效果,只好用一个洗脸盆装上磁带,然后手工操作一点一点轻轻往回绕。就这样,我和音乐编辑钱庆奇老师绕了三个多小时才绕好,手工绕好后又重新放在机器上绕紧了两次,大家的心终于放下了。

    虽然,试播初期每天只播出4个半小时,但毕竟这是深圳自己的广播电台的声音!

    如今,深圳广播电台经过18年奋斗,节目由一套发展到三套,每天播出时间由4个半小时发展到近70个小时,收听率在覆盖深圳上空的广播电台中稳居第一,早已改变了深圳人主要听香港广播的习惯,广告收入在全国广播界名列第五,成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媒体之一。当初是为招不来人犯愁,现在登一张招聘启事全国各地包括中央级媒体在内就有近千人应聘。作为一名老员工,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端。我衷心祝愿深圳广播电台更上一层楼,早日建成与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电台。(作者系深圳电台新闻频率首席播音员)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