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六辑 > 

深圳古代文化教育初识

来源:麦穗发布时间:2013-04-24

    古代南头是深圳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心,文化教育事业也有相当发展。宋代就在距南头仅40华里的锦田(今香港地)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力瀛书院。清代前期在南头古城内又先后建立了宝安书院、文岗书院、凤岗书院等知名书院。使深圳地区的科举人物自宋代至清代蔚为壮观。然而清代的教育设施及学舍至今全无遗迹可寻,那是什么原因?主要是由于清初“迁界”的破坏。清廷为了遏止郑成功的“反清复明”,乃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议迁海计划,将东南沿海各省边界滨海五十里内的人民,尽数徙入内地,以杜绝对驻兵台湾的郑成功的接济。这项计划波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广东奉命迁界,初迁始于顺治18年(公元1661年),而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大宪巡边立界,邑地迁三之二”。“康熙二年八月大宪石俨拟续立界邑地将尽。”(见清嘉庆二十四年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0~121)“康熙三年三月城守将宏闰,知县张延璞逐东西二路二十四乡入界”(见清嘉庆二十四年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0~121)破坏之大无法估计,百姓的悲惨情景难以形容,死者无数,非但城郭被焚,民舍宗祠,也被燔尽。新安县治被取消,并入东莞。直至“康熙八年正月展界许民归业,民如获再生。”(见清嘉庆二十四年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0~121)“七月,旨准复县治”(见清嘉庆二十四年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0~121)。这样,经过长达7年的“迁界”浩劫,新安县清代以前的教学设置、学舍、书室、社学、家塾、文物记录,也随之荡然无存。

    深圳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从城建的地下出土文物中,从各乡各村的老人回忆中,从仅存的史志、族谱中,从华侨港胞珍存的文件中,深圳历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持之以恒的耕耘。通过收集、走访、研究,笔者得出一个结论:深圳古代的文化教育也曾经是光芒四射的。

    一

    新安邑地最早的书院是创办于北宋年代的锦田力瀛书院。据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山水略》载:“桂角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多产桂,两山竞秀如角,一名龙潭山,宋邓符筑力瀛书院讲学于其下,今基址尚存”。(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50)据香港历史学者王齐乐先生考证:锦田,旧称岑山;桂角山。又据《新安县志》述:邓符,字符协,江西吉水县人,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进士,曾授承务郎,权南路,历官广东阳春县令。由于邓符深喜广东风土的优美,待官罢归里,邓符卜居桂角山下的锦田。据王齐乐先生考证:“邓氏四世祖符公,公性笃学,好交贤士。解任后,筑室桂角山下,创办力瀛书院,建书楼,读书讲学,置客馆、书田于里中及郭北。修桥梁,发膏火,以资养四方束学之士。乐育英才,多所造就。”(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37~38)王齐乐先生又指出:“由于邓符的努力兴学,致使当时锦田的文化大盛,成为地方上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37~38)

    关于力瀛书院的创办时间,据王齐乐先生考证,当在邓符协定居锦田三两年后,应是宋徽宗崇宁至大观年间,即公元1106年~公元1110年间。与广东几家名书院比较起来,力瀛书院创建的时间仅次于英德的涵晖书院,居第二位。而在学舍设置、办学条件、育才贡献诸方面,胜于涵晖书院。王齐乐先生荐《东莞武山乡支派源流》载:“南海霍日  与邑翁炳,尝为力瀛书院作记。”(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37~38)据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二十一,173页载:邓符创力瀛书斋,以招来学,南海霍日  记其事。足见当时有识之士对力瀛书院的珍视。

    清代,建于南头古城的书院有:宝安书院、文岗书院、凤岗书院。宝安书院,据《新安县志》载:南头古城东门外学宫左,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知县丁发棠建。日久倾圯废,址犹存,嘉庆庚申年(公元1800年)改建水仙庙。(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00)据香港王齐乐先生考证:最初在宝安书院担任山长(按:书院院长)的是温泽孚。据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十五下,129页载:“温孚邑之西乡人,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庚午科举人,以易经中式,授崖州学正。”(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9)王齐乐先生考证:温泽孚,为人博学,遍览群籍,对《易经》的研究,尤为精湛。当时名士,多从之游。著作颇丰,有《纂要》六卷,《易经精萃》四卷,《群书辑要》五卷(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43、44、46)。宝安书院,是南头古城兴起的最早的一座颇具规模的书院,与锦田力瀛书院相辉映,大大加强了本邑的文教氛围,对培养新安士子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岗书院,在南头城西五通街,知县段山献 生建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段山献生,湖广长宁人,进士出身。在知县任内,政简刑清,礼贤下士。因感宝安书院已趋颓废,特倡建文岗书院,以兴教育(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43、44、46)。关于文岗书院的财政来源,据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九,100页载:文岗书院在城西五通街,知县段山献生建,今旧址犹存。(该书院)拨将廖九我所捐出名扫帚莆租谷五十石,刘壮华龙子尾租谷二十石,拨归书院以为社师束修,生童膏火之费用。据王齐乐先生考证:廖九我为上水人,雍正时增生,他于新安知县段山献   生倡办文岗书院时,即行响应,捐出田产作为书院社田。又有邑人刘壮华捐赠田产为书院社田。廖、刘二位热心捐助经费,一则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族人和自家子侄,可到邑城去读书,以求深造,另则也是处于邑民对育才的向往,对培养后代的苦心(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43、44、46)。据王齐乐先生考证:在文岗书院担任山长的有:冼攀龙,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举人;黄梦柱,雍正四年丙午举人;邓晃,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举人;蔡珍。乾隆二十四年已卯举人;陈宗光,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举人(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45)。由上足见,文岗书院师资力量的深厚实力,及新安清代前期文化教育的兴旺。

    凤岗书院,在南头古城和阳街,原海防厅旧址,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改为东莞场署,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裁汰东莞场御署,改建凤岗书院,由知县孙树新、王延锦、朱麟徽、许睿相继建成,布政司康基田书以额曰:凤岗书院(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00)。这是一座四进式的院舍,前座为大门,二座为讲台,三座为先贤堂,后座是魁星楼,左右列书舍八间,两厢有东西书斋,校舍比之宝安书院、文岗书院建筑更为严整、堂皇。经费方面,也较文岗书院充裕。据香港王齐乐先生考证:嘉庆六年,捐置租谷739.44石,租银414.96两;嘉庆十一年,捐置租谷54石,租银22000文;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捐置田产5.19亩,租钱4418文。

    关于山长人选,据王齐乐先生考证:道光元年,南海冯斯伟,嘉庆十八年癸西举人,来南头凤岗书院担任山长;光绪年间,又有番禺何彭年,光绪十一年乙酉翰林,在凤岗书院掌教。这里要指出的是,凤岗书院即是深圳市南山区南头中学的前身,尽管历史发展是何等地迂回曲折,然而,滔滔的历史洪流终究不能割断。


    二

    社学,是明、清时期用以教育明间子弟的一种学制,据王齐乐先生考证:“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诏告天下,使立社学”见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P71。据王崇熙《新安县志》页101载:洪武八年,诏有司立社学,延师以教民子弟;十六年,诏民间兴社学。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会各处提调官及各府、州,严督促课,其有俊秀,得补生员。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布政使陈选,大兴社学。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全州、县各立社学,凡民间十五岁以下学童,一律送入社学读书,以发展民间教育。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提调官魏校倡议将神祠佛宇改建为社学。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本邑知县周希曜,编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社,考取民间俊秀,肆业其中。由上足见在明代新安县社学的兴旺,民间教育事业的发达。据《新安县志》所载:新安著名的梯云社学,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建于南头古城外恩德乡崇镇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为参将彭信古所重修。登云社学,在西乡村;固戌社学,在旧城下村;碧溪社学,在碧头村(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101)。据王齐乐先生本人亲临原新安邑香港各村、乡实地考察、调查的统计,自明至清两代,乡、村的旧学校如义学、家塾、书室、祠堂等,广布声誉的达25所。

    三

    本邑从宋代起,就有科举人物的出现。据王崇熙著作《新安县志 卷十五下选学表》载,“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已未课榜第三甲,黄石,邑之沙头东涌人,授迪功郎,任梅州程乡簿长。”(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7)“咸谆十年(公元1274年)甲戌科举第三甲,曾宋珍,本邑罗田人,授迪功郎任郑州尉。”(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7)至明、清二代,科举人物更加人才蔚起,通过各级考试走上仕途的约230人。如“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庚戌科榜第三甲,郑士忠,邑之西乡人,任浙江丽水县知县。”(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7)“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丙戌科榜第二甲,陈果,城外南山乡人,任兵部主事。”(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7)“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甲戌科榜第三甲,江士元,邑之大步涌人。”(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P127)以上为国朝科。乡科中式的宋代有“邓交龙,邑之龙跃头人,宝佑六年戊午科,赋漕举。”明代有“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已卯科,吴预,城外南头人,以《诗经》中式,初,任福建邵武府推官,升柳州同知寻,升南京工部员外郎。”(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十五下P128)“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壬子科,陈龙佑,邑之沙井人,以诗经中式,官国子监助教,升湖广归州知州。”(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郑十五下P129)以上是“文举”人物的举例。其中三甲及第者即“进士”计15人;乡试中式者即“举人”甚众;拨贡15人;复贡10人;优贡、岁贡、恩贡等甚众。

    我国唐代武则天创武举,一直沿袭到清朝。新安县的武举人物在明朝出现,至清朝武举人物更加蓬勃。“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壬午科,郑斌,邑之西乡人,武乡科中式。”(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十六下P135)“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辛末科,武甲科,麦斐,邑之周家村人,世球子,历官四川会川民卫掌印守备,浙江衢州协中营都司,江南提标,后营游击。”(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十六下P135)此外,据《新安县志》载,武举的“禀贡生”11人,“增生、附贡生”42人,“例贡生”118人;“例监生”51人;封赠者80人;“荫职”者6人(见王崇熙著《新安县志》卷十六P135~145)。 由上可见,新安县地宋、明、清三代文、武举成就卓著,科举人物数不胜数。而宋代的力瀛书院、清代的宝安书院、文岗书院、凤岗书院以及云梯、青云、固戌、碧溪等几所著名的社学,各村各乡的义学、家塾、书室、祠宇等正是造就新安科举人物的摇篮。新安科举人物,官至中央及各省市,贡献突出,享誉全国。这正是以南头为管治中心的新安县文化教育发达的标尺。也是深圳地区古代文化教育颇具成就的证明。(作者是退休教师)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