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六辑 > 

人生因与命运抗争而精彩

来源:陈晓薇发布时间:2013-04-24

    走进位于深圳宝安区石岩镇塘头村的骏业工业园,你会发现,工作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因为它和生活是如此贴近——办公楼、厂房、宿舍、饭堂之间有遮阳挡雨的盖顶走廊相连,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暴雨骤临,都不用担心了;花园式的宿舍区有漂亮的人工湖、标准的篮球场和网球场,可在清晨享受曲径通幽的宁静,也可随时来场体育比赛一决高低;干净宽敞的食堂与高档的歌舞厅、卡拉OK厅同楼相连,节假日这里不失为一块举办集体活动的理想之地……

    翁锐桂是这里的主人,也是这一切的“总设计师”。身为骏业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裕亿有限公司以及骏业塑胶(深圳)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觉得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大的山才能藏得到老虎,好的环境才能留得住好的人才。企业就像一棵大榕树,只要它茂盛不枯萎,就会吸引鸟儿源源不断地飞来栖息。”但更重要的,是出于内心的一份感慨——“在每一个年轻的打工者身上,我都能看到自己最初的影子。我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机会,使他们从骏业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而当年翁锐桂的起步,则是踏在“艰辛”两字之上。创业之苦、经营之难,对于翁锐桂来说,似乎已经融入血液的记忆,常常那么真切地在体内流动。难怪每次回首往事,他都不由得想起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所著《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翁锐桂说:“境界一谓之困苦中立志,境界二谓之迷惘中执着,境界三谓之成功中顿悟。我的创业之路,确也如此。”

    怀揣5块港币闯天涯

    路,往往是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翁锐桂出生在深圳宝安区西乡镇的共乐村。然而,那时这片土地并没有像它的名字一样给它的子民带来丰裕、殷实的生活。贫穷,就像烙印一样刻在翁锐桂的童年记忆里:没有一顿像样的饭吃,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甚至没有到过广州以北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最让翁锐桂刻骨铭心的痛,是一次差点被“卖”掉的经历。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母亲在绝望中决定将翁锐桂卖掉换钱买耕牛。那时有户人家生了三个女孩,正想要个儿子,于是母亲借说带他去那户人家家中做工,把他带了过去,当晚双方就谈妥了条件。由于被他听到,次日他坚决不愿留下,对方也没有再勉强。翁锐桂这才得以留在原来的家中。

    知耻而后勇。这件事让年少的翁锐桂懂得,听天由命、怨天尤人只会徒增命运的悲剧色彩,不会带来任何希望。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绝不可以向它屈服。从此,他决心扼住命运的咽喉,抗争到底。

    1966年6月18日,19岁的翁锐桂向命运发出了第一份抗争“宣言”。他和弟弟怀揣着母亲含泪交给两人的10元港币,冒险来到香港谋生计,期盼着能寻找到生命的另一段乐章。然而,翁锐桂的双脚一踏上香港的土地,就发现迎接他的并不是美妙的音符。别说欣赏异乡美景,兄弟两人甚至还来不及歇歇脚便径直被介绍人带到一个小型塑胶加工厂,开始了繁重的体力劳作。这一干就是从清晨到第二天半夜,不眠不休。翁锐桂就这样开始了在香港的打拼生活: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没有尽头的加班,每天仅挣7元钱。由于睡觉没有床,只能躺在工场的地上。9个月过去了,香港新界西区的这片住宅楼和住宅楼里的这个30 平方米的家庭式工厂便成了翁锐桂的全部生活,也定格成了他眼中的“香港”。

    身体上的劳累并没有让翁锐桂放弃对未来的憧憬。不管有多苦,他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经常凝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放飞同一个梦想:“早晚有一天,我要冲出这30平方米的空间,去开创属于我的天地。”

    在推木头车搬塑胶料的过程中,翁锐桂渐渐意识到,靠卖力气终归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要想不饿肚子,就要先学会怎么做饭。所以,他毅然放弃了原本收入相对较多的体力工作,申请做了机械学徒,学习塑胶生产技术。虽然每天还是朝7晚11,但一个月的工钱仅为20 元,是以前的1/10,翁锐桂毫不畏缩地把自己逼到了生存极限。即使是这样,他仍每月省下 10元钱寄给家乡年迈的母亲,自己则每日三餐都只以最便宜的菠萝包为食,以至于翁锐桂后来一想起面包就有恐惧心理,用他的话说就是:“一辈子的菠萝包在那一年的时间里都吃完了,从此看都不敢再看一眼。”

    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翁锐桂很快便掌握了机械应用技术,并熟悉了塑胶生产的每个环节。期间他不仅学到了知识、技术,也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为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19 68年,学徒期终于熬过去了。此时,翁锐桂萌发了单干的念头,并选择了自己较有经验和把握的塑料产品作为第一块“试验田”。靠自己辛苦的劳动积攒了几百元钱后,他又向堂兄借到了5000元钱,与同乡合作开了间35平方米的小型加工厂,开始了创业之路。

    商海无涯苦作舟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

    翁锐桂的创业道路可以说是段段都是用血与汗营造。虽然他迈开了事业的第一步,但在落地时却感到这一步有千斤重——工厂如何才能生存壮大?雇来的工人怎么养活?借款何时才能还清?问题时刻压在翁锐桂的心头,使他不得不倾尽心血奋力一搏。

    在最初的3年里,他每天凌晨3点多才睡觉,而7点又起来工作,晚上还要抽时间读夜校,学习英文和计算出口成本。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以及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将翁锐桂打造成一个“铁人”。有一次为了赶货,又碰上工厂的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而给工人发薪水的日子在即,翁锐桂心急如焚,连续一个星期通宵加班,头四天不曾合眼,后三天只睡了两个小时。

    “创业初期,这样的危机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可既然走了第一步,就要坚持去闯,不去想路有多崎岖。我相信:自助者天助。办法总会有的,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都会有回报。”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翁锐桂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一波三折的创业序曲之后,翁锐桂总算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开始时,翁锐桂只是从大厂里接点小生意,但凭着他出色的管理才能和严谨稳健的作风,慢慢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订单,逐渐积累了一定财力。初尝收获的甜头,翁锐桂的心中还来不及喜悦,直觉马上提醒他——要想从众多的小厂中脱颖而出,必须以精良的设备为后盾。1971年,他当机立断地把所有的赢利都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去,买了自己的机器,并从家庭作坊模式中走出来,租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把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

    就在翁锐桂的业务蒸蒸日上,销售网络不断扩大的时候,位于香港四大轻工业第三位的塑胶业长期以来因为原料价格波动大,给经营者带来了很大风险,致使许多企业都难以有长远的发展。这时的翁锐桂已具备了大企业家的市场眼光和开拓魄力。为了有所突破,他同时做起了塑胶原料批发。另外,在最低限度降低成本、减少损耗的同时,密切关注薄膜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更新产品,依靠技术进步与市场携手并进。在设备投入上,他从来都是不惜重金,先后从瑞典、德国、日本等国引进自动设备,以确保跟上时代浪潮,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就这样,翁锐桂终于为自己打通了前往塑胶王国的路途。此时,他才体会到了什么叫“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他决定把最初的5元变成50元、500元、5000元、50000元… …的那天起,他的生活就不再是只有30平方米的空间,展示在他眼前的,是一块没有边际的未知地,等着他前往探索、开拓。从此,翁锐桂再也没有停止挥舞过手中开山辟岭的剑,为自己在前方闯出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神州大地上空。这让翁锐桂激动不已。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很久;有一个梦,他已经埋得很深很深……

    从贫穷的深圳小乡村来到香港繁华的大都市,贫富的差距,先进与落后的对比,既强烈地刺激着翁锐桂的神经,也更坚定了他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让深圳和毗邻的香港一样富裕和繁荣,这个梦想伴随着翁锐桂在香港的分分秒秒,也化作他艰苦创业的一滴滴动力。而现在,翁锐桂知道,圆梦的时机到了。他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融入到祖国的变革潮流中去,彻底放开手脚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就在南方的窗口刚刚开启的时候,刚过而立之年的翁锐桂带着在香港打拼挣下的一份家产,毫不犹豫地来深圳投资办厂,成为回大陆发展经济的第一批港商,也是深圳宝安西乡镇的第一个投资者。

    1979年6月8日,翁锐桂在深圳的第一间工厂建起来了。而就在一天前,他的太太刚刚在香港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两天时间里,翁锐桂完成了两个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身为人父,翁锐桂肩上的家庭责任更重了;而作为归家游子,翁锐桂开始了人生中最具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这一次,同样充满了辛酸和汗水。当时,翁锐桂投资的新安地区尚属未开发的贫困乡村,仍是家舍水田、阡陌疏织的自然农业风貌,根本没有工商业可言。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其中能否获得相应的回报,是每个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也是使外商们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原因。做投资决定的背后,光有财力还不够,光有热情还不行,还需要胆识。翁锐桂当时毅然带着技术、资金和设备投资这里,多少出乎人们的意料。不少人都劝他不要一时冲动,到别的基础较好的地方投资,成功的机率会大些。也有人担心他的投资最终会沦为一种盲目的“报恩”式的施舍。但翁锐桂心里明白,作为一个西乡人,他不能无视魂牵梦萦的故乡对他的殷切呼唤。当初他离开这里,是因为贫穷;今天他回到这里,是要用从这片土地上汲取的力量,播撒希望的种子。


    “那个时候整个深圳就像一个大工地,黄沙滚滚,尘土满天飞扬,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生活也只有井水可用。我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从西乡到深圳办事要骑两个多小时,到市内的时候身上都是沙尘,都可以用手在脸上写字了。”

    像翁锐桂这样的经历几乎都会发生在每个第一批来深圳的投资者身上。基础设施落后,通讯设备缺乏,经常缺水缺电,除了隐藏在各个角落的机会和梦想,深圳再也拿不出什么来迎接它的创业者。看到这一切,有的人摇了摇头,回去了;有的人叹了口气,放弃了。

    “很多人都是饱着肚子来,空着肚子走。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地回去,我也迷茫过。但我觉得,在香港那么苦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苦捱不过去呢?我常常对自己说,事业常成于坚忍,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如果只是考虑有顺利的环境和把握大的成功机会,才着手去进行一切,那么创业未免就太容易了。你怕狼,就别到树林中去。 ”

    然而,硬件设施的不足并不是翁锐桂感到创业最艰难的地方,最大的危机在于资金不足。“每逢过年,我看到年橘就心惊胆跳,因为这时候又得还债了。”但翁锐桂的吃苦耐劳和敢作敢为的精神,成为他最大的资本和最好的信誉。凭着在香港创业奠定的基础和打下的基本功,翁锐桂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在深圳的事业发展壮大。1983年,他和西乡镇总公司合资兴办了安业塑料工业公司,进一步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西乡。于是,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第一次有了机器的轰鸣,有了第一个工厂,有了第一批工人,厂房一幢一幢代替拔地而起… …翁锐桂亲手将梦里的色彩一笔一笔地描到现实中来。看着旧貌换新颜的家乡,翁锐桂在经历了无数个辛苦难眠的日子后,脸上第一次露出欣慰的笑容。

    翁锐桂在深圳的事业也伴随着西乡的兴旺而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安业公司的医用塑料薄膜源源不断地销往欧、美各国。1988年,他自己独资建厂,投资近8000万元在共乐工业村兴办了宝业塑料制品厂,之后又开办了以生产包装材料、纸箱等为主的基业制品厂。随着合作的深入,翁锐桂也越来越了解内地的开放政策,对家乡的未来更富有信心。他把香港的厂房全部搬回了西乡,于1994年在宝业塑料制品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外商独资企业——骏业塑胶(深圳)有限公司。今天,骏业已由最初的三人家庭式工作坊发展成为自建厂房,员工2000 人,年产量达42000吨,每年工厂制造和塑料贸易额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而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骏业工业园目前也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并投入生产,第二期工程即将开工。

    心底无私天地宽

    翁锐桂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深圳市荣誉市民、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区政协常委、深圳市总商会理事会理事…… 翁锐桂身上的这一长串头衔,是他与深圳同呼吸、共命运地走过24年的最好印证。他说,他和这座城市已是血脉相连,浑然一体。他要奉献给她的,不仅是智慧、汗水,还有爱心。

    自1984年以来,翁锐桂先后捐款捐物价值500多万元,用以资助家乡的教育和公益事业。而这些无私的爱,源自他阔别13年第一次回到故里时受到的震动。

    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勾起翁锐桂无限的回忆。物是人非的感觉让他唏嘘不已,但熟悉的景象也使他感慨万千。那天晚上,翁锐桂失眠了。一想起乡亲们依旧是手提肩挑的劳动场面,他鼻子不由得一酸:为什么贫困的村庄在十几年的时间竟一点都没有变?难道真的无力回天吗?

    翁锐桂从来就不是一个相信命运不可能被改变的人。但这一次他决心改变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家乡的命运。在经济条件还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翁锐桂还是狠下心来,将一辆价值5万元的小型汽车送给同乐村的村民们。虽然这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但毕竟是以机器取代人力运输,也许可以载着家乡驶向现代化。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翁锐桂心里明白,要彻底改变家乡的命运,最终得靠下一代的力量。

    “我没有读过多少书,在外面闯荡这么多年,更感到知识的重要。西乡的希望在于教育。如果西乡的下一代没有知识,怎么能承担起西乡的未来呢?”

    所以,对教育的资助翁锐桂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在西乡侨联筹建龙珠幼儿园之初,他便捐赠了10万元。为了完善幼儿园的建设及扩大其活动场地,他又慷慨拿出150万元,并让工程师为之设计图纸。他还亲力亲为到现场监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在扩建工程完成之后,他又赠送了30万元给幼儿园购置娱乐设施和玩具。“为了孩子们,该花的钱是要花的!”面对幼儿园园长、阿姨们的满怀感激,翁锐桂这么说。而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使得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从一个来自社会底层、学历不高、没有任何背景支撑的农家子弟,成为今天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搏得一方天地的商界强人,翁锐桂正是在与命运的一次次抗争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问起翁锐桂的感悟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有三个词最为重要:信念、勤奋、认真。正是在这三块基石上,我构建起事业和生活的金字塔。”

    如今,翁锐桂依旧踌躇满志。在他的办公大楼的首层大厅里,摆放着骏业工业园的大型规划模型。每次经过这里时,他都要深情地看上一眼,再迈开步子,踏上创业人生的新里程。(作者系深圳商报社记者)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