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五辑 > 

宝安革命史

来源:毛剑峰发布时间:2013-04-24

    宝安县(现深圳市)地处祖国南疆,有着光荣革命历史。辛亥革命期间,郑士良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在三洲田率众举义反清,吹响了近代革命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宝安成为广东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宝安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树立了一座座革命的丰碑。现在深圳全市20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解放内伶仃纪念碑”、“中共宝安县‘一大’纪念馆”、“思月书院”、“陈郁故居”、“东江纵队司令部土洋村旧址”、“东宝路西行政督导处旧址”、“北撤纪念亭”、“龙华烈士纪念碑”等数十处革命遗址。本文拟就宝安自党组织建立至宝安解放的光辉历程作一概述。

    一

    中国共产党在深圳的建立和发展,是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的。上级党组织派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共产党员黄学增、龙乃武,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宝安县,开展农民运动,吸收农民运动的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上半年,在周家村等地建立了深圳地区的党小组。1925年7月中旬,中共宝安县支部成立,黄学增任支部书记。宝安的革命斗争有了统一的领导。为了推动国共合作,黄学增、龙乃武、郑南参加了改组国民党宝安县党部的工作,有多名共产党员被选为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保证了这个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革命性质。

    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深圳地区成为广州与香港的联络点。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深圳墟南庆街22号思月书院设立香港罢工工人接待站,罢工特派员梁桂华任站长。处在罢工斗争前线的宝安县党组织,发动工农群众,配合铁甲车队和工人纠察队,封锁香港,禁运粮食物资,援助省港大罢工。港英当局极为惊恐,纠集了军阀残部1000余人,出动飞机、兵舰,于11月4日凌晨进攻驻扎沙鱼涌的铁甲车队和纠察队。我军只有100多人,但是个个英勇杀敌,在毙伤敌人200多名后,胜利冲出重围,粉碎了英帝国主义破坏省港大罢工的企图。

    省港大罢工推动了宝安县工农运动的开展。1925年秋,宝安县农民协会和各区农会相继成立,并建立农民自卫军,提出了“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的口号。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农军首先攻打最反动的的沙井民团,首恶陈炳南、陈翼朝闻风潜逃,各地民团也随之瓦解。接着,农军又进攻县衙,围困军阀张我东部,迫使县府取消了民团抽收的捐税。至1926年春,宝安县农会已拥有13579名会员,成为广东省农民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县份之一。

    1926年7月,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的枪声打响了,军阀统治土崩瓦解,工农运动空前高涨。但是,就在此时,风云突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6天后,宝安开始清党。血雨腥风笼罩了整个宝安。

    然而,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屠杀所吓倒。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牺牲的战友,又继续战斗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年秋天,中共宝安县委员会产生,郑南任县委书记。12月14日,为配合广州起义,郑百大百南率工农革命武装攻打驻深圳和南头的国民党反动武装。④1928年4月,中共宝安县委作出宝安暴动计划,先后组织了两次武装暴动,给反动势力造成了不小的冲击。⑤但由于力量悬殊,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月,日军炮轰南头城,宝安县立初级中学校长逃跑。上级党组织利用这一机会,派梁金生任校长,秘密开展党的活动,恢复宝安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10月30日,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根据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的指示,带领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离开香港,回到老家坪山,组建了中共惠宝工委,宣传抗日,发展组织,建立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部队成立,曾生任总队长。第二年1月,由王作尧任大队长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深圳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收复过宝安县城南头、葵涌、沙鱼涌等地,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打击了日寇的气焰。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广东的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加紧对华南抗日游击队进行武装进犯。1940年3月,顽军包围坪山和乌石岩。东江军委和游击队领导人决定东移海陆丰。曾、王两部在突围途中遭顽军截击,军事上完全陷于被动,损失惨重。6月初,廖承志从香港转来中央“五·八”指示,要求曾、王两部重返惠东宝地区,依靠群众,坚持抗日,不怕打磨擦仗。8月初,部队重返宝安抗日前线。9月中旬,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上下坪会议”,决定将曾、王两部统一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梁鸿钧任军事总指挥,尹林平任政委,重建大岭山和阳台山抗日根据地。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大批国内的著名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香港,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人周恩来电,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求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营救出来。宝安县党组织接上级指示后,立即在香港湾仔和宝安白石龙村成立了指挥部。1942年元旦,营救工作开始。在香港地下党的配合下,我武工队员、交通员和接待员经过6个多月紧张斗争,将茅盾、邹韬奋等一大批文化人士,经九龙、元朗,越过日军封锁线,安全撤到宝安白石龙根据地。少数爱国人士则从九龙西贡村乘船到宝安的大小梅沙,再转移到坪山根据地。何香凝、柳亚子等被直接护送到汕尾港,还有10多名文化界人士经长洲岛护送到澳门,再转到大后方。此外还抢救了国民党驻港军政要员及其家属和英美印等籍的国际友人近百人,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中央的表扬,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次大营救,保护了大批知名爱国文化人士,对于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2年1月11日,茅盾(前左三)、邹韬奋、胡绳、廖沫沙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在东江纵队武工队的护送下,冲破日军的封锁线,从香港安全到达宝安白石龙根据地

    1943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战略防御转为进攻。在东江地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粉碎了日寇不断的“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一连串的进攻,抗日力量日益发展壮大。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公开宣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是人民的抗日武装。⑥东江纵队转战南粤各地,队伍发展到11000多人,先后解放了惠阳、宝安、东莞等县及大小城镇数十座,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

    随着人民武装的胜利发展,在东江解放区先后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7月1日,路西解放区建立了县一级的抗日民主政权机构——东宝行政督导处,谭天度任主任。督导处由东江纵队派出干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组建而成,实施抗日民主十大纲领,大力开展减租减息运动,领导根据地生产建设,征收抗日公粮,加强对敌斗争,实行战时教育和普及农村文化教育,为惠东宝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靠的保证。

    抗战胜利后,为了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1946年6月,东江纵队及各武装部队2583人在沙鱼涌分乘美国登陆艇,北撤山东烟台。

    三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宝安又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大批革命同志被杀害。面对国民党当局的背信弃义,宝安党组织决定针锋相对,恢复武装斗争。

    1947年2月初,上级党组织派蓝造从香港回到坪山,整顿和发展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成立了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护乡团提出了鲜明的政治口号:“保护人民利益,与广大人民及各阶层人士团结一致,维持治安,反抗‘三征’,反对内战,为实现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部队组建初期,采取分散活动,分散发展,在各乡建立精干的武工队,发动群众对敌斗争,吸收积极分子参军。由于得到地方党组织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拥护,部队仅一年时间就由数十人发展到近2800人,由武工队小股活动形式发展到大部队作战,粉碎了广东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期“清剿”。

    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上级党组织指示部队进行整编,于1948年4月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7月,国民党军队对惠东宝地区实行大规模的第二期“清剿”。江南支队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先后组织了沙鱼涌、山子下、红花岭等战役,取得了歼敌1500余人的重大胜利。从此,宝安地区的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武装由防御转为进攻,先后解放了龙华、沙河、乌石岩等地。反“清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解放区。党在根据地建立起人民政权,组建民兵,展开反“三征”和减租减息的斗争,在群众基础较好的的坪山等地实行分田废债,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掀起了参军的高潮。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8月下旬,中共宝安县委和县政府成立,由黄永光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积极做好支前和迎接南下大军的准备工作。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6日,黄永光率县人民武装部队攻占县城南头。19日下午,宝深军管会主任刘汝琛率接管人员160多人进入深圳,接收国民党地方政权——深圳镇公所,成立深圳镇人民政府。21日,原国民党政府九龙关1000多名爱国员工宣布起义。刘汝琛以宝深军管会名义接收九龙关,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

    宝安大陆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先后解放了大铲岛、三门岛等沿海岛屿。1950年4月18日,宝安地方党和乡政府动员渔民400多人,出动渔船200艘,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九零团部队进攻内伶仃岛,在内伶仃洋大败敌舰27艘,消灭岛上千余残敌。至此,宝安县全境解放。宝安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者系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主任科员)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