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五辑 > 

《深圳商报》复刊前后

来源:高兴烈发布时间:2013-04-24

    深圳商报社由一个被停刊整顿、鲜为人知的周报社,仅短短九年时间发展成跻身于“广东五大报”行列的现代化、集团化报社。深圳上上下下和全国新闻界公认,深圳商报社的崛起,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

    这里忆述的只是深圳商报社创业历程中几个难忘的片断。

    端正导向

    《深圳商报》创刊于1989年1月20日,周一刊,对开4版。在同年的“六·四”风波中,因一度犯了舆论导向的错误,于10月停刊整顿。

    1990年8月,市委、市政府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决定《深圳商报》复刊。市委请求中宣部推荐一位总编辑。中宣部干部局领导跟我谈了此事。没想到,我正在考虑之中,就来了通知:9月1日,深圳市委已任命我为深圳商报社总编辑。虽然我感到突然,但还是横下一条心,只身南下特区,迎接新的挑战。

    9月5日晚,我抵达深圳。6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市文委主任陈荣光等同志请我喝早茶,作陪的是全社30多名员工。杨部长告诉我,深圳商报社的新班子,还有两位副总编,一位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元辂兼任,一位是原报社筹备组成员余日合。他强调,你的任务主要是端正舆论导向。9月18日、10月12日,市委副书记秦文俊、市委书记李灏先后接见我,明确指出,《深圳商报》是市政府机关报,是党和政府在经济战线上的喉舌和舆论阵地,要积极宣传党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

    复刊筹备工作千头万绪。按照市委指示精神,我们首先抓《深圳商报》的重新定位。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复刊报告中提出的“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的办报方针;制定了“关于宣传纪律的十条规定”。强调“无条件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决不允许发表与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决议相违背的言论”; “必须坚持市政府机关报的性质,接受和服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当好经济战线上的耳目和喉舌”,等等。接着,进行了3期试刊。这3期试刊集中反映了深圳特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信息量大,版式新颖,可读性强,受到各方面的好评。12月10日,市长郑良玉在《深圳商报复刊编辑方案》上作了批示:“我赞成《商报》的办报思路。试刊期间你们的工作是认真负责、下了功夫的。我相信,经过你们的继续努力,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能够走出一条办报的新路来。”

    1991年1月2日,《深圳商报》正式复刊,为对开4版周二刊。1月3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达中共深圳市委1号文件,明确规定:“《深圳商报》为市政府机关报,是由市政府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报纸,是市委和市政府在经济战线的喉舌和舆论阵地。其宗旨是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深圳商报社属市政府编制序列,正局级事业单位,实行总编辑负责制。”1月8日,在竹园宾馆举行《深圳商报》复刊招待会。市委书记李灏,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良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众孚,市委常委、副市长林祖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以及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原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国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代表岳颂东,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成一,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万炜明等到会祝贺。招待会由陈荣光主持。我致词后,郑良玉、刘国雄等领导讲话。出席招待会的还有京穗港深各界人士共500多人。会议隆重简朴,反响强烈,为深圳商报社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复刊后的《深圳商报》,立足深圳,贴近实际,出经济题目,做经济文章,连续打了几个宣传战役,很快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当时,深圳有120万“打工仔”。一些“三资”企业管理粗暴,“打工仔”的合法权益甚至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报纸以此为突破口,连续发表8篇百万“打工仔”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响亮发出“应给他们树座丰碑”的呼声,并发表《全社会都要关心临时工》的评论,为市委、市政府解决临时工问题提供了舆论支持和客观依据。广大读者赞扬《深圳商报》复刊伊始,出手不凡,为深圳“打工仔”说了心里话,办了件好事、实事。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特区今后的任务是提高水平,增进效益”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前10年创造“深圳速度”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创造一个“深圳效益”。从“深圳速度”转向“深圳效益”,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全市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报纸抓住这个“题眼”做文章,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推出了12篇论述创造“深圳效益”的评论员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与《经济日报》合作,开展了“评选深圳经济效益十佳企业”活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连续刊发6篇股份制问题专访和《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伟大试验》、《释放东方经济能量之路》两篇理论文章,为市政府正式颁布《深圳市股票交易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红头文件”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围绕“清查伪劣商品,整顿市场秩序”这一主题,大张旗鼓地向伪劣商品宣战。推出《“上帝”的烦恼——深圳市场伪劣商品追踪》等一组长篇通讯,从伪劣商品现象到产生原因、治理对策进行了充分而有说服力的报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教育,深圳商报社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开展了“双基”知识竞赛活动。刊登竞赛试题的那期报纸发行413万份,收回有效答卷381万份。一时间,复刊不久的《深圳商报》传遍全市各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知名度、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件宝贝

    “复刊初期三件宝——单车、风扇、电饭煲”。这是深圳商报社创业初期在员工中流传的一句话。

    那时,员工工资很低,更谈不上奖金。办公场地是租用园岭办事处一层和7层一共二百多平方米的几间房。没有电梯,只好爬楼梯;没有空调,就靠几台电风扇消暑;没有暗房,摄影记者就在洗手间拉起黑布帘在里面冲胶卷。一间大办公室中间放一张乒乓球台,既当会议桌,又当饭桌,中午还当床睡。交通工具更可怜,全报社只有两台车(一台人货车,一台空调已坏的小面包车)。说到住房,报社不但没有家属楼,而且租房的资金也很紧张。从全国各地聘来的员工,只好几个人合住一间房,或几家合住一套房。员工吃饭没食堂,报社给每人发一个电饭煲;住室没空调,每人给一台小鸿运扇;外出采访没汽车,就每人配一辆自行车,这就是当时“三件宝”的来历。

    在那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有很多有趣的小事使我难以忘怀。有一次,我到市委、市政府开会,因为是人货车,门卫不让进大院,只好换乘“11号汽车”(两条腿)。有一次,常务副市长王众孚和我一起在外边参加一个活动。临走时,他的车没有来。我说:“您就坐报社的车,一起走吧!”他坐上小面包车,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他不停的擦汗,连说:“老高啊,我可知道你为什么让我坐你的车啦!”我笑着说:“您放心吧,我不会跟您要车的。”最令人尴尬的是,记者坐本报破旧的小面包车跟市领导参加外事或政务活动,保卫人员根本不相信这就是随行的采访车,常常半路被截下。记者只好赶紧采取别的办法跟进,以保证不误采访。深圳商报社没有印刷厂。报纸编好后,只能将磁盘带到深圳特区报印刷厂出胶片、晒PS版、上机印刷。1991年2月12日晚上,总编室主任和四位编辑、校对带着“欢欢喜喜迎羊年”专刊的磁盘到特区报印刷厂。等到报纸印完,天已大亮了。每个人带着几张洋溢墨香的《深圳商报》,登上自行车上路找早茶喝。他们转了几条街,所有酒店都写着“即日起开始放假”的告示。饿着肚子,面带倦容,又不甘心就此睡觉,只好回到宿舍,自己动手煮了一锅北京杏仁茶。这正是他们自己戏说的“腊月二十九,吃光了一锅杏仁茶”。我上下班从不用报社的汽车接送,每天或走走跑跑,或骑着自己掏腰包买的自行车,从鹿丹村单身公寓出发,穿过荔枝公园,赶到园岭报社上班。有一次,我临时借一位记者的旧自行车用,不慎被盗,就拿出钱来赔偿,对方坚决不要。在双方推让时被大家看见。于是,有人说:“哇,老总也成了深圳人了!”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因为当时深圳流传一句话:“不丢自行车,不算深圳人。”

    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家是穷家,但是员工的精神面貌很好。条件苦,但是没人叫苦,相反,都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不计时间,不计报酬,艰苦奋斗,团结奉献。他们想的是如何为深圳商报社的发展、为特区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尽心尽力。听,在升国旗仪式上,员工们在高唱集体创作的《深圳商报之歌》:“大鹏展开改革的翅膀,南海掀起开放的巨浪,拓荒牛耕耘神奇的土地,‘一夜城’迎着初升的太阳。八方儿女汇集南疆,倾心传播特区之光;杜鹃盛开荔枝飘香,我们是蜜蜂采花奔忙,辐射内外,服务经济,字里行间无限春光。八方儿女汇集南疆,热血谱写崭新篇章”。


    “脚板新闻”

    1991年春节,我给郑良玉市长拜年。聊天的时候,我不经意地提到深圳商报社的工作、生活条件太差了。他倒严肃起来,说:“老高哇!我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他的话告诫我:万事开头难,首先要抓的是“软件”。一定要把报社管理好,把报纸办好,而这一切的关键是把队伍建设好,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有一次,报社领导班子专题讨论队伍建设。我提出,办报之道在于树人,而人是有精神、有追求、有创造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因此,在树人过程中,要致力于构建“商报文化”,铸造崇高报魂,即围绕办报逐渐形成一系列观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大家都很赞成。经过反复讨论,会议确定,以“忠诚、团结、开拓、求精”这四句话八个字作为“深圳商报精神”。还决定,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营造文化环境,形成文化氛围,塑造文化形象。

    作为一项具体的、重要的措施,我们注重在实践中锤炼编辑、记者的精神境界和采编技艺。多次组织大家上第一线,到记者罕至的地方去采写读者鲜知的“脚板新闻”。

    1992年元旦,宝安县政府大院热闹非凡。市委常委、副市长林祖基,宝安县县长廖运桃等领导同志,专程赶来为由三名记者、一名通讯员组成的“深圳边界行”采访小组送行。李端等四人骑自行车晓行夜宿,风雨兼程,沿着深圳绵延上千公里的内陆和沿海边界进行采访。历时一个月,先后走访20个镇34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和15个企事业单位,到30多个农家、渔户、果场、鸡寮、蚝滩或养殖水面实地采访。先后发回30多篇报道和内参,拍摄近200幅照片。这些报道见报后,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记者们也感受到,到第一线去,掌握第一手材料,可以使报道更贴近实际,这是对采访作风的考验与锻炼,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山区百村行”采访活动在全市引起了轰动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记者要不要艰苦奋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如何发扬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全社大讨论的基础上,于1995年组织了历时5个多月的“山区百村行”采访活动。先后派出7名记者,深入到18个镇152个自然村进行采访,共发稿168篇,照片200余幅。采访组长汪博天是一位青年记者,他带领组员攀山林,穿草丛,涉泥水,走鱼排,渡过了160多天的艰苦生活。在其中的40天里,3个年轻人硬是吃掉11箱方便面。有的村子住处条件差,蚊虫多,连张桌椅都没有,他们苦中作乐,盘腿坐在床上抱着盛方便面的纸箱写稿。汪博天深有体会地说:“下基层采访确实能锻炼人,白天采访,夜间写稿,真是汗水洒向山村,欢乐写进人生。”这次“山区百村行”,报道了山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即深圳也有“贫困山区”,并提出“面对贫困怎么办”的问题。此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高度重视,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同富裕工程”的出台。市委书记厉有为对这次采访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市委组织部为“山村百村行”采访组授匾,上书“心系基层,情满百村行”。

    “南粤市县行”是走出深圳、访遍全省的大型采访活动。1996年5月开始的这次采访活动,历时240天,先后派出副总编、部主任、记者27人,采访了广东省19个地级市、80个县级市和县,“长征”42万公里,发稿240多篇,共计35万字。记者们不避偏远,不辞辛劳,连续作战,废寝忘食。还坚持“不喝酒、不收礼、不进歌舞厅、不拉广告、不拉赞助、不给被采访者增加任何负担”的“六不”原则,树立了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粤东采访组的郭宏飞说:采访是没有节假日的。12月31日,全国都沉浸在过年气氛中。当天下午3点,我们在澄海采访;5点多赶到汕头,找到市长,晚饭后写稿。在笔耕中,迎来了1997年。元旦上午终于睡了个懒觉。中午时分,采访车开上了渡轮,向海岛县南澳进发,下午又开始了采访。记者在虎门时,要采访镇长,可镇长不见记者,他以为又是拉广告要钱的。采访组就深入群众中去采访。第二天,《深圳商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推出通讯《古寨虎威震天下——虎门纪行》。镇长看后,马上通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找记者,说要一起吃个饭。用手机联系,采访组婉言谢绝;乘车追到桥头,采访组还是婉言谢绝。这件事在虎门影响很大。镇政府的干部们感慨地说:“深圳商报的记者就是不一样!”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听说这件事后,亲自安排《中国新闻出版报》以《追记者》为题作了报道。报社参加“南粤市县行”采访的同志自豪地说:“南粤市县行”是宣言书。它向广东省的干部和群众庄严宣告,在深圳特区有一支这样的新闻队伍: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怕苦,不怕累,能打硬仗,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集团蓝图

    《深圳商报》复刊后,上下普遍反映,《深圳商报》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可我们并不满足。“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这句名言,激励我们谋求快速发展。1991年5月的一天晚上,我邀几位骨干挤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边喝茶,边侃大山。“五年以后,深圳商报社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个说,报社要建个基地,不能老是靠租房办报呀!那个说,对!要尽快把《商报》办成日报,还要办张晚报。……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越谈越兴奋,突然,不禁大笑起来:我们是在做梦吧?我说:“这个梦是有充分根据的。我深信,它一定会变成现实!”第二天,报社办公室的同志把大家议论的内容加以整理,初步形成“深圳商报社五年发展规划”。在班子认真讨论后,作为正式文件,上报市委、市政府。

    6月12日,市政府就深圳商报社的发展和建设问题专门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领导郑良玉、王众孚、林祖基、杨广慧,市府办公厅主任杨传耕,市计划局局长张溯,建设局副局长孙克刚,以及深圳商报社的我和倪元辂。

    会上,我首先汇报了《深圳商报》复刊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发展规划。最后,郑市长作总结。他说,《深圳商报》是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办的政府机关报,任务重,要求高,功能多。复刊以来,报社上下努力,干劲很足,各方面反映很好。大家同意深圳商报社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即在“八五”期间要把深圳商报社建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有一支较高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的采编队伍,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现代化报社,并逐步做到自负盈亏;把《深圳商报》办成在特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经济报纸。这个目标分步实施:1991年出周二刊,1993年改为日报,1994年在日报的基础上出一张晚报。他强调,关于基建问题,总的原则,一是与深圳特区报一视同仁,大体平衡;二是着眼将来,留有发展余地;三是根据生产和生活的轻重缓急,分步建设。基建用地一次性给三万平方米。……6月18日,市政府办公厅根据郑市长讲的内容,正式下达了《关于深圳商报发展与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

    这次会议,这个纪要,为深圳商报社的发展定了向、加了油。但是,究竟怎样建成集团化、现代化报社,还是一个新的课题。1993年元旦,《深圳商报》如期改出日报。有一天,市委书记李灏对我说,深圳的报业怎么发展?我很欣赏新加坡“报业控股”的模式。你应该去考察一下。于是,6月间,我率深圳市新闻代表团飞赴新加坡,考察了那里的报业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团成员有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旷昕、市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处处长林良平和深圳商报副总编冷鸿文、部主任王田良等。这次考察大开眼界。我们认为,这家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按新闻规律办报和按市场规律经营的有机结合。借鉴他们的经验组建报业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大大促进报业管理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们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考察报告,提出了深圳商报社集团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市领导给予肯定,并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加快发展,向报业集团的目标迈进。在全国来说,我们可能是最早提出创建报业集团的报社。

    创办晚报

    1993年下半年,随着《深圳商报》的快速发展,筹办《深圳晚报》提上了议事日程。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报社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王田良、张汉生为成员的筹备组。

    《深圳晚报》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仔细研究了全国多家晚报的特色,分析了深圳读者的需求,并且专程到上海《新民晚报》取经。经过反复论证,确定:《深圳晚报》是《深圳商报》的延伸和补充,以“立足深圳,辐射内外,面向家庭,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做到大俗大雅。大雅,就是高品位,高格调,使上层、白领喜欢看;大俗,不是俗不可耐,而是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使广大打工一族也喜欢看。

    8月25日,我们在《人民日报》上登出了招聘启事,向全国招聘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编采队伍。尽管招聘启事上注明10个边远省区的人员不在招聘之列,但全国应聘者仍然十分踊跃,多达1500多人,其中在大大小小报纸当过总编辑的就有24人。经过严格挑选,我们录取了50多人,应聘数和录取数的比例是30:1。从文化结构来看,除了9人是大专学历外,其余都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一些人还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月间,市委任命王田良为深圳商报副总编兼深圳晚报总编辑。

    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英才,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是岗前培训。创刊在即,时间极其紧迫。我向全体人员提出了闯过“三关”的要求,即熟悉深圳关,了解晚报特色关,掌握电脑关。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报业率先实现编采全程电脑化,要求每一个编辑、记者,从写稿、编稿到组版,都用电脑。不光要会用小屏幕写稿,还要学会用大屏幕组版。许多人从早晨6点钟起床就练,一直练到深夜。有位女记者费了整整一夜的劲儿才组好一块版。可她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就突然消失了,望着闪闪的屏幕,不禁痛哭失声。……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终于闯过了电脑关,一般人每小时可打稿2000字左右,最快的能打4000字。年底,北大方正集团在深圳晚报社召开了现场推介会,全国各地来了100多家报社的主要负责人。中科院院士王选教授认为,这件事在国内外的中文报纸中是“世界第一”。他说:“《深圳晚报》的实践,意义非常大。它标志着中国报业告别纸和笔的开始,代表了今后报业发展的方向。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会为许多报纸所效法。”后来的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言。

    1994年元旦,《深圳晚报》创刊,日出4开8版。版式新颖,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报头套红,横贯版面,占了一个通栏,与内地晚报报头不同。既吸收了海内外中文报纸版式活泼的长处,又不失我国内地报纸庄重大方的优点。图片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我对市委书记、市长厉有为的专访《喜看“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热情地说:“《深圳晚报》创刊,使深圳报业结构更加合理,是特区新闻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晚报像一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春燕,我们热诚地欢迎她!希望《深圳晚报》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真正朋友。”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洋溢在字里行间。

    《深圳晚报》创刊后,为了打开市场,争取读者,我们采取了和《深圳商报》配套发行的办法,实行“订商报,赠晚报”,使晚报一面世就有十几万份的发行量。再加上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写出了一系列贴近读者的报道,在全国晚报评奖中名列前茅,因而被誉为全国晚报“新四小龙”之一。

    以《深圳晚报》创刊为契机,我们加快了创建深圳商报社媒体群的步伐。先后接纳《焦点》杂志、《深圳画报》、《深圳科技》杂志、《新闻知识》杂志、《企业市场报》(后更名《深圳都市报》)入盟,与香港《大公报》、《新民晚报·美国版》、《欧洲之声》报合办《深圳新闻》版,创办以上各媒体的网络版;在火车站广场开设大型彩色电子信息屏,与国家体委合作成立中国奥委会新闻中心等,从而形成了以“三报四刊三(海外)版”为主的深圳商报社媒体群。这样,就使深圳商报社成为既有日报又有晚报、都市报,既有报纸又有杂志,既有印刷媒体又有电子媒体,既有内地出版的报刊又有在海外出版的报刊,既有新闻媒体又有新闻发布中心的集团化报社。(作者系深圳商报社原总编辑)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