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圳文史 > 第四辑 > 

挺起民族的脊梁--记深圳市政协常委、富源集团董事长缪寿良

来源:钟阁发布时间:2013-04-24

    2000元等于是10个亿,这是一个不合逻辑的等式,不是痴人说梦,就是天方夜谭。然而,缪寿良就用他那双妙手把这个等式写得非常圆满,把这个梦挥发得淋漓尽致,把这个故事演绎得精彩绝伦。

    此刻,缪寿良刚刚在他的办公室送走了全国政协的领导。他信步走到窗前,放眼眺望,海面上风帆点点,大道上车水马龙,不远外,就是他披肝沥胆打下来的半壁江山:东边,是人声鼎沸的海滨市场;北边,是机器隆隆的富源石场,富源工业城;南边, 是安静祥和的富源花园,锦富花园;西边,一座楼高26层的富源商贸城也正在拔地而起;还有,第一期投资即达5000万元的富源文武学校金秋季节迎来了她的第一批学子。缪寿良的脚下,就是他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大本营--富源大厦。

    而这一切的一切,对12年前的缪寿良来说,他是不敢想,也无法想的。12年前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他从五华山区怀揣2000元来到宝安。那时,他所拥有的除了一腔热血,就剩一个梦想。

    12年弹指一挥间,缪寿良已是深圳富源企业集团公司的总裁,董事长,他的头上,便是一顶顶绚丽夺目的光环: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

    该有的他都有了,然而,使人惊奇和称羡的并不是他现在的拥有,而是他过去的经历。

    慧眼识石

    五华山区出生的缪寿良,幼年丧父,7岁便上山砍柴,放牛。一副稚嫩的肩膀开始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一双赤脚在多舛的命运中艰难迈进。崇山峻岭的日夜相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硬汉子性格。在生活的艰辛和磨难下,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缪寿良长成了身高一米八三的魁梧大汉。

    也许是天赋秉异也许是大山给了他灵气。1977年,22岁的缪寿良设计制造了五华县第一台烟丝加工机。这个"创举"令五华父老乡亲们对缪伢子刮目相看。在当时日劳动力只有区区三毛钱报酬的年代里,缪寿良以每日纯利40元进帐写下了人生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1987年,已成为当地首富的缪寿良隐隐约约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安逸的生活正在损耗我的生命潜质,既然我能在大山中开出一片天地,我一定能在外面精彩的世界里孵出一抹云彩,我要捡验自己的生存能力,我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

    于是,缪寿良毅然作出决定把所有资产留在家乡,仅带2000元"创业费"来到宝安,他倒要看看自己是"英雄"还是"庸人"。

    在各项建设如火如荼的深圳,缪寿良没有急于找个栖身之所,他努力在尘土飞扬间寻找机会,他要在别人不经意的角落里发掘希望.

    多日奔波之后,缪寿良眼前一亮,他似乎发现了一块新大陆__--一个濒临停产边缘的采石场。面对那哑然的石头,他一脸灿烂的笑容:"那时,我真想让石头开花,让这些精美的石头说话,我似乎看到我正在为飞机筑起腾飞的跑道,为大厦垒起坚固的基石。"

    石场老板正愁这个包袱没法甩掉,缪寿良一上门,便顺利地以每月500元承包费包下这个快要停产石场。只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缪寿良就理顺了内部管理,产量节节上升,更重要的,他以真诚的态度,良好的信誉,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买家信任,销量屡创新高。石场老板赞赏他勤勉、聪颖,执意高薪聘他当场长。可缪寿良婉言谢绝了,经协商,他愿意以28万元买下整个石场。28万元对当时的缪寿良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可石场老板信任这个一脸志气,一身豪气的"缪哥",缪寿良首付了3万元就得到了石场开采经营权。


    点石成金

    接下来,缪寿良又花了3万元购回一台装载机以提高运载能力,又筹措资金增添了其它设备,石场的生产能力,运输能力随即翻了数番。

    人生的许多机会,都源自于一个个小小的不同,命运也常常把一个机会转换成一个人的人生方向.要想在石场多如牛毛的深圳立足,缪寿良清醒地知道自己没有别人优越到哪里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得怎样比别人周到,更出色

    那时的深圳,电力严重不足,尤其是七八月份,总是隔三岔五地停电。缪寿良用有限的资金购回一台柴油机发电机。

    动听的故事总是在沉闷之后才开始高亢。1988年秋,由于停电,与广深公路签约的石场除了缪寿良的富源石场没有一家能履约交货,而缪寿良的发电机关键时刻大显威力,缪寿良轻易地击败了所有的对手.他承揽了广深一级公路的全部采石任务,等到别的石场反应过来时,已是"浪隐潮落,波涛渐息"。谈起这件事,缪寿良仍是津津有乐道:"一台发电机,战术上它是一件设备,战略上它却是人无我有的致胜砝码。"在这个凄风冷雨的秋冬季节,缪寿良写了深圳采石业众人传颂的一篇经典之作。这真是"未雨绸缪事,喜上眉梢时。"

    此后的日子阳光普照,机会接踵而至。缪寿良当机立断注册成立富源实业公司,承揽了包括深圳机场,北环大道,广深高速公路B段等大型工程的石料供应。当他组织1000多名外来青工,200多台大吨位运输车昼夜奔驰穿梭在石场与工地之间时,缪寿良总有一种气壮山河的感觉,他写了一首整个富源公司的员工至今都能背诵的诗篇:"逾千青工斗志坚,干劲冲破九重天.烈日酷暑何所惧,大雨滂沱当晴天。"意境虽浅,但豪情万丈!

    仅仅两年时间,富源采石场便达到了日产碎石3000立方米的能力。缪寿良就这样赚到了第一桶金,其资产迅速扩张到5千多万元。

    缪寿良说:"我喜欢深圳,因为我喜欢挑战;因为我热爱生活。"缪寿良,用独有的胆识创造了一个现代点石成金的神话。




    探金如"土"

    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后,缪寿良便大刀阔斧地向房地产业进军。

    1990年,许多人还在静待观望时,他以敏锐的经济眼光和政治洞察力,预感到特区各项建设的新高潮即将掀起,先是在南头购地修建厂房,又马不停蹄地在西乡购地200余亩修建富源工业城。同时,大力招商引资,与香港、台湾、韩国、德国等外商合资合作兴办工业。

    与此同时,他又接二连三在宝安城区推出了几项大动作:兴建富源工业区、富源大厦、富源海滨综合市场、富源花园、景富花园、富源商贸城,原先无人看好的荒僻之地如今成了投资置业的黄金宝地。1997年,缪寿良又成功地组建了富源企业集团公司。目前,集团公司已拥有商住楼、厂房等物业30多万平方米.直属企业15家,合资合作企业40余家,员工近2万人,资产总值10亿多元。1997年创利税1280万元,1998年创利税1380万元。

    面对日进斗金的日子和滚滚财源的冲蚀,缪寿良依然保持着那份平常心,他说:当年他是穷在钱上,现在是胜在钱外。他把目光投向曾哺育过他的大山,还有那远方的呼唤。

    1993年,捐资630万元为五华县修建了一座水力发电站;

    1994年,捐款380万元在五华县河汉村建起河汉学校;

    1995年,为宝安中学捐赠一台价值40多万元的巴士;

    1996年,捐资30万元修建河源兰口大桥;

    1997年,捐资380万元为五华县建桥修路;

    1988年,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500万元;

    ¨¨¨

    几年来,缪寿良为贫困山区修路建桥,增设教育基金,建学校、电站,为妇儿福利基金会捐款等各项累计达3000多万元。

    中国扶贫基金会从缪寿良的捐款中拨出专款100万元给四川凉山彝族自治洲。不久前,该州的群众专程赶来向缪寿良致谢。这位名叫暮阿加的老人一见到缪寿良便泣不成声,长跪不起--正是眼前这位英雄捐的100万元,使她们村的几百户彝族人家建了砖瓦结构的新居,告别了四面透风的茅草屋,原先人畜混居也改成了人畜分流,还购买了劳动生产工具。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她只有用这种最古老、最传统、最崇高的礼节来表达他们对恩人的感激之情。

    四川省扶贫办的领导拿出几幅照片告诉他,这几百户彝族居民个个在他们新居的中央挂着缪寿良的像,上书:"缪寿良好!"以此表达他们对这位未曾谋面的恩人遥远的祝福,此时此景,铮铮汉子缪寿良已是泪眼朦胧了......他的心底涌起了一股激情,他要培育万千学子,去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他要培育一代英雄,去挺起新世纪的"民族脊梁。"

    于是,兴办富源文武学校的韬略大计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一举出资5000万元在西乡九围辟出5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学校:校园内绿草如茵,碧波荡漾,运动场、游泳池、动植物园、音乐室、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电化教学室、图书室、美术馆、武术馆、医疗保健室、宿舍等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缪寿良兴教思想的感召下,著名的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原校长田玉坦,省一级学校、深圳市荔园小学原校长严定强欣然应允,分别前来担任学校校长、小学部校长、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术教练李萍以全团武术比赛冠军的身份前来执教。一大批教学严谨、育人有道、素质上乘的教职人员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招募当中。在各媒体发布的招生广告中,缪寿良设计的那名广告词颇具震撼力:"寒门出贵子,雄才要磨难。"这既概括了他自己的经历,又在启迪后来人,可谓一语中的。

    富源文武学校从筹办到开学,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缪寿良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看着那亮丽的教学大楼,缪寿良若有的思:有机会时,我一定亲自上台为同学们讲上一课,我们学校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注重境界培养一批文韬武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文可兴邦,武可定国"就是富源学校的定位,也就是我的梦想所在。

    动情处,缪寿良双手插腰,目光炯炯,他好像看到了茵茵绿草间一株株花蕾在竟相绽放! 沃土深情

    功成名就的缪寿良,除了那台奔驰600轿车外,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半点"达官显贵"的影子。地位和财富都不曾改变他始终恪守的品德。他一如既往地爱着他的妻子和儿女。他仍然是粗荼淡饭,每餐吃上一小块咸鱼依旧是他的至爱。他从不喝酒,因为他时刻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他酷爱抽烟,并且是4元一包的红双喜牌香烟,几十年不变,是为让思绪时刻处在"飞翔"状态。三个儿女上学,他从不派车接送,一辆山地车还是三个儿女的"公共财产"。闲暇时,他喜欢和儿女们在"楚河""汉界"捉对厮杀,也喜欢和员工们在乒乓球台上一决高下。在富源集团2万多名员工中,他还未遇到过对手,因为他从未有过失败的记录。如果时间充裕,他真想摆一次擂台,当一回擂主,他真想再过一次"横扫落叶"的瘾。他从不进歌舞厅,不知道夜总会的门是朝哪边开的,他也不打麻将,拿个"么鸡"给他认,他准说是外星人的符号。缪寿良唯一的嗜好就是看书,尤其喜爱读伟人传记类的书籍。和他聊天,简直是一种享受,他可以和你说战国时的阡陌,也可以说当今的索罗斯,他甚至可以和你探寻孟姜女的悲情岁月,还可以就黑格乐的哲学道个ABC来。

    曾有一位女记者看到穿着朴素的缪寿良,半开玩笑地说:"缪总,你有那么多闪光的称号,可身上却没有一件闪光的东西,你不像一个坐拥10亿资产的总裁,倒像一个开杂货铺的'老细'(广东话,老板的意思)"。"这有什么不好吗?"缪寿良淡然一笑:"人的价值不是一身名牌就能体现,一头油光也不见得有何超凡之处,你看我一身粗布衣裳,工整、干净、不也显得容光焕发吗?"

    缪寿良对自己的生活品质另有见地:能过得去就行。他说:"事业有成时也曾想买点好东西包装一下,但不久就想通了。人总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呀!我的穿着比一般人可能还差些,皮鞋没有超过四百元,衣服二三百元就行;我只求心灵满足,身心健康。一个人的地位高低,要看行为而定,心胸开阔,心底坦荡,脑海中自会别有洞天,能超越一切权势和卑微。"

    缪寿良对自己很吝啬,对员工却慷慨有加,员工李坤华,50多岁,即将退休,可不幸患了脑血栓,全身瘫痪。缪寿良闻讯后,二话没说,为其支付了全部20多万元医疗费,"他为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能靠谁呢?我们不作他的后盾谁作他的后盾。"只要在富源工作,我们就有现任和义务去关爱他的一生。技术员叶小健的妻子病重住院,缪寿良拿出3万元,予以资助渡过难关。叶小健感动之余,为他们缪老总写了一封感谢信:"今生幸作富源人,愿献一生报大恩。"

    缪寿良一诺千金,难怪这些年来,从公司跳槽出去的寥寥无几。与他同舟共济的伙伴簇拥他。近年来,他从企业安排资金,为他的骨干在富源花园,海滨综合市场购买了60多套商品房,因为那是自己公司开发的项目,为了让员工们吃个定心丸,缪寿良逐一为他们办好了房产证,并且作出承诺,万一你对公司不再留恋,那么"房子请带走,感情留下来。"他深情地说:"漂泊的人应有一个家,奋斗者需要一个归宿。"

    缪寿良爱惜人才也是有口皆碑。公司本部50多人中,7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三名研究生。某局一名科长,也是一位工程师,在与缪寿良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缪寿良时不时提醒他要勤政为官,廉政行事,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精诚所至,这位科长舍弃了优裕的工作,生活环境,毅然来到富源集团为缪寿良撑起一方天空。海滨市场管理处的经理王伟,原是内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年轻的总经理,去年秋到富源集团考察时,与缪寿良一见如故,并被缪寿良爱才,惜才的精神所感动,决定留下来,成了缪寿良手下的一员骁将。

    不仅如此,缪寿良还通过各种方法开展技术培训,劳动技能比赛,鼓励员工进步,奖励自考和成人高考。求知的火焰在富源集团生生不息地燃烧,"爱人才、学科技、重知识"在公司上下蔚然成风。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缪寿良斥资数十万元成立了富源艺术团,职工俱乐部,体育协会,办起了书法、摄影展览......员工们生活在这种温馨,活泼的环境中,谁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呢?

    水围着山转,人围着情转。正是缪寿良"情义两相知"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许多投资商前来与缪寿良共谋大事。

    一位台湾商人准备在宝安投资办厂,便慕名找到缪寿良,两人很是投机,一拍即合,还未签合约,台湾商人即把500万港元的前期建厂费打入缪寿良的帐下。因为缪寿良的人格魅力令他信服,缪寿良的钻石般传奇令他感悟:

    "和缪总这样的人交朋友,爽!

    和缪总这样的人做生意,赚!"(作者系深圳市富源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