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专委会动态 > 

经略蓝色国土 建设海洋强市

来源:发布时间:2013-04-24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根据主席会议部署,自今年5月份以来开展“深圳海洋问题”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德成主席就关键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晖鸿、观光副主席率领我们拜访国家海洋局及其隶属的3个研究所,走访香港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机构,获取第一手资料;本次调研得到相关方面高度重视,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各单位认真配合调研,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调研,尤其民盟深圳市委对此倾注了极大心血,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以高度热忱出谋献策,市农林渔业局、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等单位专门成立了课题组。本次调研共收到38个单位及委员提交的65篇论文。对于他们付出的辛劳,对“蓝色国土”的关注和热爱,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此深表敬意。

    人类由海而生,我们依海而存,深圳靠海而兴。丈量深圳这片蓝色国土,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2573公里长的海岸线,足以令我们自豪!盘点成就,我市海洋经济初具规模、海洋管理能力逐渐形成;放眼前瞻,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海洋强市呼之欲出。因此,本次调研正是定位于:把深圳海洋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技术优势、体制优势转变为加快深圳发展的后继优势,为深圳突破资源“紧约束”、拓展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献计献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海洋发展工作

    追溯历史,昔日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二战后的超级大国苏联和现在盛气凌人的美国,依靠的都是海上力量;中华五千年,更直接证明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的闭关锁国和落后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权争端,无不折射出海洋对国家地位和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在看到成绩同时,要高度关注国内外海洋发展动态,高度关注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及早采取科学对策,在今后切实加以解决。

    (一)高度关注世界各国海洋新动向

    深圳需要以特别之为立特别之位。纵观国际,21世纪是海洋世纪,美国于2001年成立了海洋政策委员会,提出“世纪海洋蓝图”,日本明文提出要在海洋科学里“起领导作用”,各国纷纷把海洋作为“强国游戏”的筹码,对海洋的投入和开发都在全面升级。这一切提醒我们,时不我待,发展海洋经济已绝非造船下海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属于核心竞争力层面的战略选择。随着海域污染日趋严重,我市近海渔业资源已成一个“快扒光的饭碗”,大规模远洋捕捞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安全保障。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我市部分生产成本高、技术含量低、优势不明显的海洋产业、产品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抢占海洋产业升级制高点又面临国内外的巨大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密切加以关注,认真应对。

    (二)高度关注国家政策走向和沿海各省市发展态势

    最近,曾培炎副总理视察渤海,召开现场会,专题听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这在海洋工作史上鲜见。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单独列为一章。在这两年全国“两会”上,“海味儿”确实也越来越浓。据国家海洋局介绍,2005年全国主要海洋生产总值达1万7千亿元人民币,势头迅猛,比2003年刚突破1万亿,递增了70%。国内各兄弟城市也形成你追我赶之势,浙江省在2004年编制完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山东早在1991年就提出“海上山东”计划,要水陆经济平分秋色;福建省政府刚刚于9月1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勾勒出从海洋资源大省迈向海洋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9月26日又召开全省海洋工作会议,省委书记亲自做动员和部署;上海在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工业全国居首的大好形势中,提出到2010年建成国家外向型和高层次的海洋经济基地、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国际海洋服务中心等宏伟目标。天津、海南、青岛、宁波、厦门等省市也是不甘示弱。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据市综合开发研究院介绍,我市目前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型海洋经济特征,具备了海洋城市的自然属性,也具备了打造全球物流重要枢纽的经济空间和成长条件。但仍需要我们强化对海洋的忧患意识。

    (三)高度关注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刚才赖志平局长用了“迅猛、亮点、特色、蓬勃”做了优势概括,用了“保护与发展矛盾大、开发档次不高、非法用海严重、陆海规划分离、科技支撑薄弱、人手不足、污染严重”做了问题描述。我们深以为然,这些不仅切中深圳“软肋”,有一些也是其他沿海省市的通病。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矛盾是起主要作用的:

    一是规划。海陆规划严重脱节,功能区分布矛盾,以致岸线资源被严重切割、侵蚀和污染,如东部海岸盐田至葵涌段,由于港区和油气码头的存在,可用于开发的公共岸线所剩不多;如赫赫有名的红树林保护区,紧邻的就是6平方公里的排污区。

    二是管理。涉海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与管理空白、盲点众多并存。试举两例:如海洋气象,水面以上称“气象”,水面及以下称“水文”,本来是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衔接的系统,却隶属于不同行业和部门,信息不畅、资源不能共享,给海洋灾害预防带来很大问题;海事、边防、海洋、气象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都建立了各自的海洋监测点,各自撒下“胡椒粉”,却无法形成整体覆盖,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三是信息。我市长期以来缺乏对实际成长中的海洋事业的系统关注,海洋数据残缺不全、口径不一,仅是因工作临时需要随意摘取、推算,致使目前无法使用严格的指标设计和完整的数据,对全市海洋工作形成全局性把握。调研中我们发现,厦门市与国家海洋三所合作,实现了主要海湾的数值模拟,确保海洋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初步建立起由海量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空间的海洋监测、观测数据及其分析算法、模型构建而成的虚拟“数字海洋”,提供了各类海洋数据、信息、成果的共享平台,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高度关注海洋软环境、软资源建设,大力提升我市海洋软实力

    加强海洋软环境、软资源建设,是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市未来发展海洋经济的路径依赖。软环境、软资源包括科学研究、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法制等方面。厦门为解决“龙多不治海”局面,采取“海上执法统一抓,问题处理再分家”的方式;香港的海岸公园、湿地保护区、海岸保护区等目前均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了,保护的面积占到香港总面积的45%;青岛拥有28家海洋科研机构、国家部委、省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6个、全市海洋专业技术人员达5000余人,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由于特殊的发展历史,软科学研究仍然是我市的弱项,软资源沉淀仍然是我市的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海洋工作的被动局面,调研中我们确实也感觉到有差距。但正如我市没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却成为全国的产学研基地,高新技术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深圳的文化底子单薄,却产生许多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业日趋发达一样,“矛盾凸显”同时也是“黄金交织”,因此,要高度重视软科学、软资源、软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向制度、向管理要资源,加快完善法制、规划和政策体系,变“制度成本”为“制度资本”;注重通过区域协作要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速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的一个总的感觉就是,深圳发展海洋事业的路径选择只能是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软硬兼施”,重在拼软实力,才有可能“后来居上”。


    二、我市发展海洋事业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原则

    我市目前发展海洋事业存在许多有利因素,但总的来说,海洋经济与全市的发展进程还不相适应;海洋事业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十一五”期间,我们可根据全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不回避矛盾、不沉溺成就,制定深圳海洋发展战略和实施纲要。

    我们建议,深圳“十一五”期间发展海洋事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

    努力实施《深圳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陆域经济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规划、管理为突破,以资源合理开发、集约利用为重点,坚持科技兴海,坚持科学管海,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推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实现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为此,建议具体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坚持陆海联动、环保并重。依托我市陆域经济优势,统筹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并逐步向高端服务业扩散。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域污染治理,根据环境容量,协调开发区域、开发时序、开发力度,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科学管海。发挥我市的创新优势,推进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涉海地方性法规体系,建立海洋管理和执法统筹机制、健全海洋灾害预警和防范体系,凸显深圳在全国海洋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科技兴海、自主创新。发挥我市高新技术优势,突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官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海洋技术创新主体,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完善深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形成项目生成和实施的保障机制,推进资源有效整合,提高海洋开发实效。

    三、以更大的信心、决心和工作力度,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我市海洋事业发展

    深圳海洋工作存在的不利因素,有些是短期可解决的,有些是需要长时间努力克服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问题,还有一些是现阶段的问题与中长期矛盾相互交织的结果;有些是关键的突破口,有些是保障措施;有些是深圳自身可改善的,有些是需要通过国家层面来统筹推动的。综合考虑目标要求和现实可能性,我们建议按照“重点打造一个体系、强力推进两项突破、逐步构建三个机制”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我市海洋事业的发展。

    重点打造一个体系

    为深圳打造一个蓝色产业体系。

    该体系由不同层面构成,包括: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扶持发展,远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发电、石油仓储、船舶工业等。

    强力推进两项突破

    第一,海洋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就已显示,深圳海域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程度,整个珠江口海域95%的海水属于国家重污染标准。近十年来,我市海域还受到年均一次的油轮泄漏污染。深圳湾实际是深圳河的纳污水体;大鹏湾受洋流影响自净能力差,赤潮连年发生。海洋保护区仅占用海面积292%,基本没有生态缓冲空间。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建议,结合珠江流域(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配套工程;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指标控制和海洋开发项目“三同时”制度;依法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进行严格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论证;建立“数字海洋”,为科学用海、永续用海提供依据。

    第二,海水综合利用工作实现新突破

    “水荒”可能会成为继“米荒“、“电荒”、“油荒”后,我市将面临的第四个资源性隐患。随着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淡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呈逐年上升之势。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可逐渐降低。如新加坡目前海水淡化成本为069新币/吨(折合人民币约345元)。

    建议,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积极跟踪国际国内海水淡化的技术进展,做好产业化发展海水淡化和城市综合利用海水的技术准备和商业准备;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较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近期选择一两个项目建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海水冲厕示范工程,在技术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经验;制定海水利用激励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临海工业尽量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用水。

    逐步构建三个机制

    第一,规划管理工作机制

    海洋规划、管理工作并不仅仅限于部门性质,需要从政府的层面进行全方位、长视野的评估。

    “群龙闹海”,效率不高。建议成立统一的海洋工作统筹机构;建立海洋发展咨询制度;建立海上统一执法制度;建立海洋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尽快开展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加大海洋宣传工作,强化海洋意识。

    规划“陆海分离”,造成功能冲突。建议加强港口建设规划、临港工业发展规划、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之间的协调和对接,从目前互不相容、占尽用光的局面,向相互兼容、留足余地转变。

    第二,科技创新机制

    “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发挥海洋科技实力较强的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海洋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海洋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教育基地的建设,逐步引进海洋学科带头人和海洋科技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联合有实力的机构共建海洋科技研发载体,开展项目合作;逐步加强海洋中试平台及研发平台建设,强化我市海洋科技孵化器作用。

    设立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组织海洋生物育种、海洋药物、海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科技攻关;鼓励涉海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促进企业成为海洋科技创新主体。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

    尽力争取设立国家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深圳基地。

    第三,区域协作机制

    以城际互动提高协同发展水平,加速深圳海洋事业发展。

    逐步深化深港湾区组合城市理念,加强深港湾区产业项目、公共事业项目方面的全面合作。逐步构建深港两地环保机构在统一标准下的协调规制机制。

    惠州大亚湾石化项目、坝光精细化工园区、LNG电厂与我市东部滨海旅游度假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生态缓冲区域的现实需求之间可能存在价值目标冲突,需要在两个行政区域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商机制。

    委员们,同志们:

    生命源于海洋,开放也源于滨海。面对海洋,我们当怀敬畏;开发海洋,我们先求自新。所谓时势造英雄,追溯历史,当蓝色文化成为主体时,国家就强盛。我们需要,以更大的胆识、更强的魄力,更多的谨慎,向建设海洋强市推进,最终才能够无愧于这片蓝色国土的赠予!

    谢谢大家。

编辑:田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