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媒体报道 > 

治霾不能“病急乱投医”

来源:深圳商报发布时间:2014-01-23

    深圳商报讯 (记者 崔霞)岁末年初雾霾天“回潮”,PM2.5爆表已经不是北方城市的“专利”。如何治霾?在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举行的大会发言中,代表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发言的吴兰平委员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深圳PM2.5的主要来源进行了一番深入剖析,直呼治霾不能病急乱投医、简单“一刀切”,需要“对症下药”,尤其是对机动车采取限牌和单双号限行措施,对于减少PM2.5是效果较差的方法,是“懒政”的表现。

    吴兰平委员说,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根据已经公开的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对造成深圳市PM2.5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了量化的追踪。结果显示:工业锅炉以及机动车(柴油车)是深圳PM2.5一次粒子的主要排放来源;产生PM2.5二次粒子的气态排放物以机动车(汽油车)为主,但需要特殊的气象条件才能形成PM2.5二次粒子,此前曾有人调侃“PM2.5好坏基本看天”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PM2.5二次粒子的形成与大气环境密切相关,除去热带气旋这类特殊的气候影响,对于深圳更为普遍的是每年春季、冬季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高压下沉气流等大气循环也会增加PM2.5二次粒子的形成,并可能产生长时间的污染。

    吴兰平委员提出,解决PM2.5污染的关键是要正确区别产生PM2.5粒子的不同来源以及生成机理,针对形成一次粒子、二次粒子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研究大气物理条件对PM2.5污染的影响,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处理模式,提高降低PM2.5污染排放的有效性。

    她提出,对高污染燃料(煤、油等)工业锅炉的减排政策应按照燃料类型区别对待,加强事前企业能耗诊断,减少清洁能源转换过程的成本,进一步优化工业锅炉设备的使用方式;对柴油车辆的减排对策,应该鼓励公交大巴、运输卡车、工程车辆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取代柴油;新购置的公交大巴应直接采用电动车或者天然气车,严格限制柴油车辆的使用。

    在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方面,吴兰平委员建议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交通信号控制,实现信号灯的自适应控制,即可以通过自动检测路口的机动车流量、高(低)峰时间段等参数实现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控制时间;增强同一条主干道上的红绿灯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即可以按照相关道路的限速要求、路况特点等因素设计不同信号灯之间时间切换控制的关联度,提高主干道上的车辆行驶顺畅性;设计交通智能化管理集成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城市交通中央控制系统,对整个区域的信号控制进行全局优化自动调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交通事故等)的效率,保证道路通畅率。

    吴兰平委员提出,目前普遍的舆论都是将城市汽车排放作为PM2.5重度污染的首要原因,这种说法是存在争议的。汽车(汽油燃料发动机)的气体排放物是形成PM2.5二次粒子的主要来源,但是二次粒子的形成还需要特殊气象条件的配合。应该根据不同季节出现特殊气象条件时的情况加强预报,采取市区拥堵区域限制及疏导相结合的汽车流量控制措施,这样对于减少PM2.5的排放是最为有效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