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政协新闻 > 

深圳小学20强 只有4所在“关外”?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14-06-23

每年临近入学申请和开学时,都会有一波家长活跃于各大房产中介之间,他们或为了子女入学而选择购买学位房,或要租房从“遥远”的家里搬到学校附近,不能就近上学成为这些家长共同的痛——为了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纷纷舍近求远选择更优质的学校。

近日,美国一家中国研究机构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评选出了“2013年中国最佳小学500强”,其中深圳有20所学校入围,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4所来自于原特区外的小学,剩下16所都是来自罗湖、南山、福田、盐田4区的小学,原特区内外教育水平呈现明显的不均衡。

老百姓所希望的“教育均衡”就是上学不用“择校”,去家门口的学校就可以。而在深圳官方的评价里,教育均衡化是受教育机会均衡和各个学校都要提供合格的教育均衡。愿望与实践中依然存在差距。专家表示,深圳教育均衡化目前主要的问题仍在于学校的硬件能很快均衡,但区域及校际之间的教育软实力仍有差距,而弥补这种差距需要深圳探索能培养出更多好校长、好教师的机制。

策划统筹:刘丽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曲广宁戴晓晓

感受

义务教育均衡化多数市民不认可

每一个家庭曾经或正在纠结一个问题:孩子到底去哪儿上学?实际上,“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其中均衡是基础,优质是关键。而在深圳教育专家看来,这种均衡包括四个方面,即设备设施均衡、课程均衡、师资均衡、管理均衡。

那么深圳在这四方面均衡上做得如何?日前深圳市政协委员议事厅在深圳市中心书城举行的一次公开讨论中,当主持人要求现场观众以“赞”或“嘘”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深圳教育到底是否均衡的看法时,现场大多数市民都举起了“嘘”的牌子。

现场有市民表示,他所理解的“均衡”是“家门口的学校就最好,大家就近上学而不用去择校”。另外一位现场观众则表示,他的均衡要求是教育部门办好每一所学校。记者随后也向多位深圳市民询问他们对于这一话题的感受,多数市民都表示,教育均衡肯定还未达到,否则也就没有什么学位房及所谓名校的一些说法了。

而在官方和研究机构看来,所谓“均衡”有着另外一种表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人、研究员叶文梓认为,深圳义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进入到高水平均衡阶段,在设备设施、课程、师资及管理等方面多数还是均衡的,这是不争事实。

在叶文梓看来,义务教育优质不优质,不是看考上多少重点高中,也不是看各种竞赛获多少奖,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看能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不能促进学生特长发展,能不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宝安区政协委员、民进直属龙华新区主委胡学干则认为,教育均衡是受教育机会的均衡和程度的均衡。

据了解,两方面的原因造成深圳目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首先是历史的原因。2004年以前,原关内是城市教育,原关外宝安、龙岗两区是农村教育,原关内关外教育差距十分明显,原关外地区实行三级办学,村办小学与镇中心小学差距十分明显,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不均衡形成教育的“一市两法”是造成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的根源。其次是发展的原因。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深圳生源增长十分迅速,全市近些年新建的学校基本在原关外地区。新的学校、新的教师,学校硬件易配,但教育管理、教师之间的磨合、教师水平提升相比老校、名校还有一个过程。

根据中联二手房研究院去年做的《深圳学位房调查》显示,近四成深圳人认为名校学位房价格比普通房产高出20—50%为合理区间。而从市场来看,最具代表性的白沙岭—园岭片区学位房比周边二手房溢价约40%,而景田片区学位房则比周边溢价约30%。“深圳学位房自用与投资投机气氛都相当浓烈,是刺激其房价高企的重要因素,而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学位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未来学位房将继续领涨。”中联地产二手房研究院总经理肖小平介绍说。

榜单

深圳最好20小学16所在原特区内

近日,一所美国教育机构经过专业分析研究,推出中国首个小学排名榜“2013年中国500大最佳小学”。排行榜显示,“2013年中国500大最佳小学”中广东省入榜学校数量最多,多达96所,其中有20所学校来自深圳。深圳实验学校小学、深圳小学、园岭小学分别排全国第5、8、11名。

在深圳入围的20所小学中,记者注意到,其中16所小学都在原特区内的罗湖、福田、南山及盐田四区,另外4所则分别属于宝安、龙岗和坪山新区。

据悉,此次小学排行虽删除国内各种会考统考成绩的比较,但依然保留了初中升学率。这一排名则更接近于普通市民头脑中的深圳教育分布:大多数好学校都在原特区内,原特区外的学校虽然硬件条件与原特区内已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在教育水平和升学率等方面依然和原特区内学校有差异。

南山区政协委员、南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水发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深圳目前的义务教育在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待遇水平等资源配置方面都做到了教育均衡,深圳正在从硬件均衡向师资水平、办学水平的均衡方向发展,从教育机会均衡到教育结果的均衡发展,从区内均衡向区际之间均衡发展,从公办学校间均衡到公办、民办之间协调化发展。

在国内正式的教育评估中,根据2014年3月30日至4月2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广东省16个申报区进行的督导检查,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和盐田区四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与深圳的仅四区达标不同,上海市则在这次评估中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是全国首个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级行政区。

“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是一种保底的要求,其不是让每个学校都成为深中那样的名校,而是让每个学校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学校”,福田区政协常委、民进市委委员秦建新告诉记者。

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的检查中,反倒福田、罗湖这种市民感受中的教育强区却落后于南山、宝安等。“老城区学校用地不足、生均面积不达标、校舍老化、设备陈旧等都造成了他们的另一种不均衡,不要以为老城区的学校什么都好于原特区外的学校。”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美术学校(行知学校)校长肖江明解释。

在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这一评比中,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的上述检查,校际间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的都达到标准,而深圳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和盐田区的这一差异系数都符合这一标准。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的上述评分多来源于学校硬件条件,并未计入升学率等市民更为关心的指标。

声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加大财政统筹力度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和上海等标杆城市相比,深圳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差距依然存在。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深圳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以及“小升初”择校热等问题上仍有很大改善空间,而省级财政统筹才是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根本措施。

对于全国率先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其成功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熊丙奇认为,省级财政统筹才是上海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根本措施。

“省级统筹所有学校的办学资源,区县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差异缩小得很快。”熊丙奇说,根据数据统计,2005年上海不同区生均教育成本比例为10︰1,而在这几年已经逐渐降至3︰1到5︰1。

在熊丙奇看来,我国义务教育的省级统筹职责尚不明确。过去5年多时间中,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强调县级政府的责任,但是,从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情况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恰恰是以县乡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造成了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要根本解决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关键在于加大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统筹力度,建立全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熊丙奇说,在制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对于强化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责任这一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

此外,熊丙奇认为,应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即盘活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用政府之力统筹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让各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大致一致。一方面,扩大名校招生范围与数量,用名校去扶持薄弱学校,带动薄弱学校,这是均衡教育资源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是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对于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开发商建学校或者名校的措施,也不是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之道,“民办学校只负责差异化选择,公办学校才是均衡化发展的主体”。

建议

让名校成培养名师的

“黄埔军校”

针对深圳如何令教育更均衡化的命题,记者采访多位教育官员,他们表示,深圳义务教育发展离市民的期待仍有差距,作为人口密集、需求多元又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深圳义务教育发展的确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校际、区域不均衡,公办、民办教育不均衡等问题仍突出,而深圳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也作出不少努力,如“百校扶百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以努力让深圳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问题:区域与校际不均衡寻策: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共享社会优质资源

原关内外学校不均衡有多严重?“有点水平的老师想调走,有点钱的家长想转出去”,深圳市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告诉记者,5年前原关外地区就常遭遇教育困境。

这5年来,原关内外学校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现场主持人向大家展示了位于福田区和龙岗区两所中学的资料图片,其学校硬件设施基本相当。不过,福田区政协常委、民进市委委员秦建新认为,这样的对比不能说明问题本质,“教育均衡分为外在均衡和内在均衡,两所学校外在的硬件设施都不错,但关键是内在的师资条件和教学水平方面要实现均衡”。

龙岗区政协常委、民进市委委员杨俊建议,深圳可以搭建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一方面是共享教育系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库,让优秀教师可在其他学校兼课,区域内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共享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请社会上的专家为学校讲学。

此外,他还建议深圳可以形成教师双向交流的机制。“不仅是名校的优秀教师可支教薄弱学校,新学校年轻有潜力的教师也要有到名校在职培训的机会,让深圳的名校成为深圳义务教育的‘黄埔军校’。”杨俊说。

南山区政协委员、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水发则提出,实现学校均衡发展,校长交流非常必要,建议新老学校校长可挂职交流,双向流动,并将此作为校长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问题:公办与民办不均衡寻策:政府补贴民办学校鼓励其高端化发展

在深圳,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社区附近就有不错的民办学校,可是家长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民办学校上学,这背后实际说明在老百姓的眼中,深圳的公办、民办教育仍有很大差异。

宝安区政协委员胡学干调研后发现,政府只侧重民办学校的学位作用,也就是让读不到书的适龄儿童有书读,至于怎么读,读得怎么样,没有像对公办学校一样重视。

对此问题,胡学干建议,首先,政府要在“扶持”两个字上下真功夫,就是不能让民办学校只维持低成本运作,面对设备配置、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等经常性高额支出,政府应给予相应补贴。其次,在“规范”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规范民办学校严格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政策;二是规范民办学校按一定的标准切实保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的投入,要建立逐渐达到甚至超越公办学校经费标准的长效机制。

此外,随着学龄前儿童数量暴增,公办学校建设速度赶不上学龄儿童的增长速度,加之规划不足或其他原因,一些教育用地规划变成一纸空文,还有一些在建中的学校被挤占成“麻雀学校”。对此,福田区政协常委秦建新建议,深圳应建立教育评估机制,在楼盘规划阶段就要有教育部门介入,对学校规划进行评估。此外,他还建议建立教育用地规划的监督机制,政府每年公开用地情况,让老百姓进行公众监督。

深圳市政协委员刘小江还提出,政府在新规划布局中要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力度,简化各种审批制度,加速新校建设、旧校改造、学校扩容等。”

编辑:袁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