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16-1-29彭振坚:用音响灯光传递“大家乐”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6-01-29

“大家乐”之所以会获得群众的喜爱与支持,是因为它以文化娱乐充实着广大来深建设者的业余生活与精神世界,真正体现了特区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得当年离开家乡来深圳支援经济特区建设的人们在业余时间有了一个很好的放松、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而我作为“大家乐”的普通一员,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为那些在深奋斗拼搏的人们带去欢乐。

彭振坚

最开始因为资金有限,我们就用砖头垒起了一个14米长、8米宽的“土台子”。舞台前的广场一半由水泥铺成,另一半因钱不够花,仍是沙土地

来深加入“大家乐”

来深圳之前,我在老家广东河源务农。那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也一直想着外出谋生。后来,在我一位叔叔的带领下,1983年我正式踏上了深圳这片热土。

刚到深圳,一切都很陌生,开始一直没找到工作,不得不借住在亲戚家里。后来经过亲戚推荐,我来到当时位于荔枝公园旁边的少年宫(旧址)做临时工。

那时的少年宫还比较荒凉,办公室都是铁皮搭建的,连新建的溜冰场都是用篱笆、竹子围起来的。我一来就参与了溜冰场的建设并被安排在其中工作,每天使用高音喇叭来播放音乐,顺便维修溜冰鞋。1985年,溜冰场旁边上面新开设了一个儿童乐园,我就开始在那里负责管理游乐设施以及音响播放工作。

1986年5月,当时的深圳已经被戴上“文化沙漠”帽子。全市上下都掀起为丰富特区文化建言献策的热潮。时任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云蔚成召集一班骨干商量如何利用中心的阵地,活跃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云蔚成在会上提出,中心的宗旨既然是“服务青少年、效力全社会”,可以仿照香港餐饮业的那个“大家乐”,自己搞个群众艺术表演的“大家乐”。“大家乐”最初计划是在中心建个舞台,主要邀请当时深圳各机关单位的基层团委,为他们举办各项文艺演出提供场地。

当时,经济特区一年财政收入仅几个亿,不过,财政局听说青少年活动中心要办群众艺术表演晚会舞台,爽快地同意给予资金支持。“大家乐”计划很快筹到一万块钱的启动资金,舞台兴建正式开始。

最开始因为资金有限,我们就用砖头垒起了一个14米长、8米宽的“土台子”。舞台前的广场一半由水泥铺成,另一半因钱不够花,仍是沙土地。台上用角铁焊了个架子,用来悬挂灯具和条幅。后台砌起了一面长14米、高近1.5米的波浪式砖墙,由中心美术老师在上面绘上了载歌载舞活泼的青少年群像。舞台后面上百棵柠檬桉树则成了天然的后景天幕。舞台中间悬挂着“大家乐”的标徽,两边挂着“开辟群众文化广场舞台、鼓励青年参与文化建设”的条幅。

台子搭起来了,没有音响。我们活动中心康乐部的部长朱光池自己捣鼓了几块电路零配件,自制调音设备,弄了几块木板,组装起两个全音音箱。从未和电路音响打过交道的我就在一旁看着,听到音箱中传出声音,觉得一切都十分新鲜。

那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极其简陋的露天土台子,短短一年后便成了风靡深圳经济特区的娱乐场所,更在此后20年中成为深圳独创的广场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大家乐模式”之雏形。而我同样没想到,由于一时的兴趣,自己在这个舞台工作了20余年。那个时候,我白天负责溜冰场、儿童乐园等青少年康乐游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到了晚上,仍然不能休息,继续参与“大家乐”舞台的晚间工作,主要负责场务管理、设备摆放、观众组织、协助进行音响设备的装备与调试;活动结束后,还要协助收场和物资回放,通常一干就到晚上10点。

1995年,“大家乐”活动演出现场。

每次要唱歌的人实在太多,而舞台表演时间只有晚上7时~10时,显然太短。最后只能收钱,限制一下人数,由最开始唱一首歌五毛钱,到后来慢慢的一块钱,再到五块钱

意外引发的成功

1986年6月17日,中心群文部向全市基层团委发出邀请通知书:欢迎基层团组织和青年朋友前来“大家乐”舞台大显身手。当年7月8日晚,第一场“大家乐”表演晚会还没开始,200多个座位早就坐满了刚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来深建设者,后面还站着上千人。开场时间到了,原来预约来演出的队伍,因没有汽车来不了了。这可急坏了所有人:演员来不了,这场演出就糊了。

正在一筹莫展时,活动中心主任云蔚成看着台上挂的“群众艺术表演晚会大家乐”标徽灵机一动:这么多青年里肯定有能歌善舞的,咱们就写个“自荐表演报名处”的标语贴出去,当场接受报名、登台表演。

想到点子立即行动,主持人在台上鼓动台下观众报名自演同乐,云蔚成更是第一个上台高歌一曲,台下观众立即涌出了自告奋勇的表演者。一时间,自荐者络绎不绝,再穿插中心文艺老师的演出,气氛出人意料地火,几乎没有冷场。

就是这次意外引发的成功,让中心工作人员总结出了“大家乐”的演出经验:观众就是演员。随后一年中,每次要唱歌的人实在太多,而舞台表演时间只有晚上7时~10时,显然太短。最后只能收钱,限制一下人数,由最开始唱一首歌五毛钱,到后来慢慢的一块钱,再到五块钱。不到两年,“大家乐”就成了全国最独特的表演场,看演出的观众分文不花,上台献艺的“演员”反要花钱登记,轮候排队上台。在这种“互动、参与、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没有演员与观众的区别,“演员”之间也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心与心没有了距离,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人们将白天工作的疲倦以及种种不顺心的事全部抛诸脑后,留下来的是一片“你乐、我乐、大家乐”,其乐融融的欢笑声。

“大家乐”活动最开始每周只举办一次,每到演出日夜色降临,露天舞台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连舞台后面的小山坡上也站满了人,还有人没有位置,挤不进来看演出,干脆爬到树上去看。自荐表演开始后不到一个月,大家就强烈要求多开场次,后来为了满足当时观众的要求,就改成每周的周三、周六,一星期举办两晚。结果这也不行,登记报名要表演的人,有时要等一个星期才能轮到上台演出,大概不到一年,就增加到每周三次,再到后来,发展成每天晚上都有。

由于是露天舞台,每到有演出的日子,我们下午6时就要到场,将200多张凳子、沉重的钢琴和电器、音响搬到广场。一散场,又要将这些东西往回搬。可喜的是,不少观众也会主动上前帮忙,“大家乐”完全成了市民们自己演出娱乐的地方。

“大家乐”深入人心

1991年,因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用工等方面的调整,我正式从事“大家乐”演出活动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大家乐”,我参加了深圳市人事局举办的最早一批的舞台专业灯光音响师培训,系统地学习了舞台灯光音响专业知识,获得了中级证书。这也让我此后在舞台的工作有了更加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

从1991年开始,除了调试装配和控制灯光音响外,我还担负起舞台的舞美设计制作和装配工作,通常每一场活动的主题不同,舞台背景也要更换,力求以全新的舞美设计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体验,因此,每一场活动结束后,就得和同事们投入到舞台背景置换和装置工作中,常常要爬到六米多高的舞台顶棚灯光架上,去调整灯光和布景。

也正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家乐”自身不断创新,突破以往较为简单的自娱自乐“卡拉OK”独唱形式,在保留原有的特色外,逐步向系列化、专题化活动发展,演出节目既通俗又不失品位。如开展暑期公益义演、文艺交流、歌星献艺、热点论坛等项目,活动红红火火、生动活泼。这样,来深建设者们既可不花钱观看公益义演和周一至周三的自荐表演活动,有时也可花五元、十元享受到诸如董文华、郭颂、戴军、江珊、王子鸣等全国著名歌星的演唱和著名演出团队的精湛表演,还能在各种主题文化艺术活动中历练素养、陶冶情操、扩大视野。

经常在演出结束后,很多参演歌手会来到后台跟我说:“阿彭,你们这个舞台,是我演出过的所有场地里,让我感觉唱起歌来最舒服的一个,你们的场地很适合开演唱会,观众也特别热情,以后你们有什么活动,随时可以叫我过来,我愿意来这里,给这里的观众唱歌!”

“大家乐”不仅是深圳青年建设者的精神家园,也是培养文艺人才没有围墙的艺术学校。由于“大家乐”舞台一直保留着“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同乐”的特色,青年人的自觉参与性很强,很多青年人都是在这里初尝人生第一次登上舞台的经历。“大家乐”每周、每月、每季都举行卡拉OK表演赛,从中发现和挖掘人才。自1987年开始,每年7月举办“荔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至2007年连续举办了二十届,每届都有几百人参加,进行通俗组、民族组与美声组的分组比赛。评选出的前十名歌手,由团市委授予“深圳青年十大歌手”荣誉称号。二十年来,不少青年歌手,通过比赛由此走上艺术殿堂,走向成功之路,例如李春波、隋一宁、陈思思、张秋秋等。还有一年一度的暑期少儿艺术大赛、社区中老年艺术大赛、“深圳是我家”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等主题活动,涌现了一批批青少年、中老年文艺人才。

付出总会有收获。“大家乐”广场文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爱。它不仅成为人们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而且也为政府和深圳建设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深圳举办第二届荔枝节时,时任市委书记在“大家乐”广场敲响了开幕铜锣;每当“大家乐”举办大型活动,市领导都会亲临现场。尤其是新年到来的时候,市五套领导班子都会亲临“大家乐”,与市民包饺子,共度新春佳节。这项包饺子、迎新年的活动,就是“深圳是我家”活动的前身,后来成为了“大家乐”的一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995年,彭振坚在后台操控的工作场景。

当时我们的舞台上挂着“春节休息,暂停活动”的告示,很多青年趴在我们舞台周围的栏杆上,眼睛盯着黑乎乎的舞台

给外来建设者一个“家”

1994年春节,由于当时外来建设者车票难买、返乡较难,因此大年初一的时候,依然还有很多人在“大家乐”的舞台旁边等表演。但当时我们的舞台上挂着“春节休息,暂停活动”的告示,很多青年趴在我们舞台周围的栏杆上,眼睛盯着黑乎乎的舞台。面对此情景,活动中心不得不打开卡拉OK,让大家上台唱歌。

从1995年开始,每次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不但不休息,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即“深圳是我家”。“深圳是我家”以原有“大家乐”舞台为基础,以文艺表演为主,并结合主题,推出了一些贴心的节目,如“一封家书”征文比赛,让不能回家过年的游子们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对亲人和“家”的思念。“东西南北大拜年”来深建设者新春联欢晚会上会选取几封来信整合成一首诗朗诵,当主持人朗诵“一封家书”的声音响起,一句句对家的思念从朗诵者口中缓缓流出的时候,现场的打工者们无不热泪盈眶。

从1995年举办第一届活动开始,几乎每年春节前后,我们舞台都会组织演出有100多场,其中下乡演出30场,从元旦一直到过完元宵节才结束。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负责组建“深圳是我家”文化活动演出艺术团、场地布置、搭建舞台,在福田泰然工业区、福田保税区、南山、光明、横岗、龙岗、龙华、大浪、石岩、坪山、坪地、葵冲等地文化广场、工业厂区进行巡回演出,让不能回家过年的来深建设者感受在异地他乡的温暖。

“深圳是我家”活动每年都深受喜爱。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届活动中的大年初一,一个外来打工者激动地跑到舞台上,冲着工作人员就是一跪,一直感动地说,“感谢你们‘深圳是我家’,是你们给了我一个家!”这个场面让工作人员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深圳是我家”陪伴深圳青年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到如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1届,即将到来的猴年春节将举办第22届,累计开展各类慰问演出和文体活动4000多场。这一独具特色的青年文化活动,不仅扎根在深圳青年的心中,更让来深建设者们有了一种归属感和家的温暖。1995年,中央电视台还在元旦、除夕和正月初一对“大家乐”举办的“深圳是我家”活动进行了重点的连续报道和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1年,活动中心研导“大家乐”改造方案。 (左一为彭振坚)

一个崭新的“大家乐”会以新的不同的形式,再次成为深圳城市文明、群众娱乐和青年文化的先锋和引领者,开创一个全新的“大家乐”时代

“只要舞台需要,我义不容辞”

作为在“大家乐”工作时间最长的灯光音响师,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快30年。虽说一年只有365天,但“大家乐”的活动,常常从早到晚几台晚会连着举行,而我的工作作为舞台重要岗位之一,必须全程跟进,有时甚至觉得过了不止365天。回头想想这20多年,唯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对于家人的陪伴实在太少,心里有些对不起他们。

即便如此,虽然我的工作很单调,但我常常有一种甜美的感觉。每次只要演出一开始,只要一听到从台下发出的笑声、掌声,所有的辛苦仿佛一下子抛到脑后了。当然,也有人问过我,怎么没想过换个工作?我发现,其实是我比较喜欢这种文化活动,很享受跟舞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参与活动的人在一起的感觉。观众也很热情,无论舞台上的表演好与不好,他们都会给予掌声和支持,我喜欢这种气氛。

这一路走来,我见证了舞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回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大家乐”活动正处于鼎盛时期,平均一场活动能吸引二三千名观众的时候,广场上聚集着欢乐的人群,不时响起的阵阵掌声和笑声,都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分。

如今,随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升级改造项目——市青年宫工程的蓬勃建设,原“大家乐”舞台已经拆除。但我相信,一个崭新的“大家乐”会以新的不同的形式,再次成为深圳城市文明、群众娱乐和青年文化的先锋和引领者,开创一个全新的“大家乐”时代。

尽管我现在也差不多到了退休年龄,但只要“大家乐”需要我,我会一直从事这份工作。

彭振坚

1960年生于广东河源。1983年来深,1986年正式进入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文化广场工作,担任音响灯光师兼舞台演出内务管理。1994年开始参与“深圳是我家”新春关爱活动,负责每年近100场的演出工作。“大家乐”拆除后,主要协助团委重要会议及其他活动的音响布置及操控,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部门会议音响的操控。

口述时间

2016年1月13日下午

口述地点

福田区上步中路1004号深圳市政协

本期整理:

深圳晚报记者 程安逸 实习生 梁翠玉 庄楠楠

前期统筹:

王外平 梁琼月 黄晓天

后期统筹:赖丽思

本版历史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蔡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