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2019委员讲堂 > 新闻报道 > 

陈晓非院士: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漫谈地震和地震学

来源:南方+发布时间:2019-06-17

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漫谈地震和地震学

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不仅能够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支撑了油气等地球资源的勘探,更是探测行星内部奥妙的重要手段。15日上午,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二楼,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市政协委员陈晓非做了《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漫谈地震和地震学》的主题演讲,为深圳市民奉上了一顿地震科普大餐。

本次讲堂由政协深圳市委员会、中共南山区委组织部主办,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政协副秘书长曹亚良、市政协委员,区各高层次人才代表、区“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联盟代表、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代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区住建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育才二小的老师和同学及社会听众共500余人现场倾听了本次讲座。


▲陈晓非院士

陈晓非院士是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他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及其在防震减灾和资源勘探领域的应用,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相关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2017年带领团队项目“非线性地震模拟”荣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在本次科普讲座上,他从人们熟知的汶川大地震、日本东北大地震讲起,详细介绍了地震的历史、地震形成原理、如何预防地震、如何做好地震预警以及地震学的应用等内容。

粤港澳地区是地震发生区域。1918年南澳(汕头)发生7.3级大地震,这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广东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造成死伤极多,附近县市受到严重破坏,几乎整个华南都感受到了强烈震动。该地震引发了中国20世纪唯一的一次地震海啸。陈院士分享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震是中国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我国每年发生20个5级以上地震,4个6级以上地震,3年2次7级地震。


▲现场观众提问

怎样科学预防地震造成的灾害,能否像天气预报一样精准预测?陈院士表示这是全世界科学家的梦想,一直有相当多的科学家在从事这方面工作。但是实际上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突破。地震预测难点在于同时确定时空、强度、时间要素。尤其是时间预测,特别困难,现在能做到地震亚预报,即哪些地方会有地震发生?哪些片区容易发生大地震。“地震预警本身实际上只是告诉你做好准备,大地震就要来了,破坏就要来了,但是并没有避免灾害的能力。”

最后,陈院士分享说,地震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油气资源勘探,在天然气、石油领域有重要贡献,一口油井投资非常大,必须知道油场在什么位置,通过人造地震,研究成像分析,就可以确定石油最有可能的位置,地震学是油气资源勘探的一个支柱。地下核爆炸监测唯一手段就是地震图,因为核爆炸会造成震动,通过地震仪在1000公里或者更远的地方就可以通过分析得到结果。此外,地震学在行星内部结构和医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陈院士坚信,我国科学家在防震减灾工作上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