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19-6-21谭嗣英:一生华年献文艺 满腔热血注鹏城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9-06-24

我从1953年开始受国家委派,去过60多个国家,考察了3000多个舞台,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深圳的两次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让我的专业舞台技能有了展示的机会。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如今的深圳已然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也是一个国际艺术文化交流的完善基地。

image.png

谭嗣英,1933年,生于北京。国家一级演出监督,主任舞台技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演出,是新中国第一批专业艺术工作者,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中央歌舞团、文化部艺术局工作。1988年任深圳大剧院副总经理,1997年任深圳文化中心工程指挥部功能保障部主任,2001年任深圳音乐厅筹备负责人,2009年荣获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年国家荣誉证书及奖章。


01

我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也见证新时代的到来,心里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投身于文艺工作

1933年3月,我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中医,母亲是一名教师。中学时,我参加了一个大学的诗歌朗诵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诗刊和油印宣传品。当时大学里的哥哥姐姐还常来到班里教我们唱解放区的歌,教我们扭陕北秧歌和打霸王鞭等,由此我接受了许多先进思想的洗礼。

1949年3月,我考入华北大学(现中国人民大学)三部艺术干部培训班的戏剧科,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各类民族民间舞蹈、戏曲基本功和芭蕾舞等课程,正式走上了国际先进艺术道路。4月初,学校接到中央领导的指示,要求我们参加“五一”活动及在即将召开的“首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演出。于是,我们学校便筹备了一档名为《边疆民间舞蹈介绍大会》的节目,演出场地在当时北京最好的影剧场——大华电影院。演出结束后我们的表演得到了领导以及观众的认可,反响非常好,这让我们这些学习舞蹈才几个月的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参加开国大典演出

1949年9月,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学校的文艺部策划编排了《人民胜利万岁》大型歌舞晚会,那是新中国的第一台大型歌舞晚会。在政协会议闭幕式上,年仅16岁的我和同学们身穿解放军军装,在第九个节目中高举红旗以分列式队形出场。能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我们这些台上的演员感到无比的幸福。

也正因为这一次表演获得许多好评,我们学校全体师生获准参加开国大典。我还记得我们那时候穿的是粗布灰军装,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就放在枕头下面压得平平整整的。我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也见证新时代的到来,心里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大学毕业以后,我曾分别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中央歌舞团、文化部艺术局等不同岗位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逐渐下定决心做一名多学科艺术工作者,为文艺奋斗终身。


02

深圳大剧院跟深圳这座城市一样,从设计到建设到运营,都在不断践行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精神。

结缘深圳大剧院

1982年,深圳开始筹备全市的文化设施建设,工程规划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深圳特区报、电视台、体育馆、艺术演出剧院(后改名为深圳大剧院)、科技馆和新闻文化中心在内,这就是当时著名的深圳八大文化设施。其中,深圳艺术演出剧院于1982年立项,1983年通过设计方案,1984年开始平地施工,坐落在寸土寸金的罗湖区和福田区的中心地段。而我与深圳结缘正是因为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建成之初,在创建文化工程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深圳市政府向文化部提出了派专家协助的请求。

1985年6月,受文化部的派遣,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国家舞台演出总监的我第一次来到深圳,对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进行考察调研。经过考察,我对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提出了53条修改意见,包括艺术标准、设计规范、专业常规等。回到北京后,时任深圳市领导提出要请提意见的人一起完成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那时我已年过半百,但心里还是想南下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为特区建设服务,融入到这个热火朝天的奋斗氛围中。

当时,深圳艺术演出剧院引进了20世纪70年代最先进的“升、降、推、拉、转”五大机械舞台功能,以及由四个舞台组成的“品”字形舞台结构,这样的设计让深圳艺术演出剧院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被誉为“中国剧院建筑史发展的里程碑”。后来,我提议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起名参考当时世界最佳艺术演出剧院——莫斯科大剧院,这个建议也被采纳了。不久后,深圳艺术演出剧院正式更名为深圳大剧院。

1988年初,我被正式派到深圳任深圳大剧院副总经理。当时“中国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即将举行,深圳大剧院将作为主会场投入使用,但大剧院的舞台专业技术设施尚未完工调试,并不具备承办国际性演出的条件,而13个外国的大型艺术团却安排在此演出。大剧院舞台业务和剧场服务工作是由我分管负责,那段时间,我每天有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在工程现场,一发现问题就马上处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我还对刚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制定演出的规章制度等。

大剧院不负众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深圳大剧院正式投入运营,并如期举办“中国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其实当时还有一个惊险插曲。在艺术节开幕的前两天,被邀请前来参加艺术节的美国艺术团,看到大剧院的门口不够通畅,舞台的专业技术设备也没有全部调试完成,对于演出场所的要求非常高的团长找到组委会领导说:“如果两天后剧院还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们就回国。”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我和全体员工夜以继日赶工,对剧院的演出专业技术设备进行调试。艺术节开幕当天,焕然一新的剧院舞台设备展现在所有人眼前,专业技术设备全面供应使用并达到国际化标准。在美国艺术团排练后,那位团长紧紧拥抱了作为舞台总监的我,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OK!中国人OK!”当时那种自豪感是难以抑制的。

深圳大剧院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便打破了国内剧院“一年试用期、两年模演期、三年投运转”的常规。跟深圳这座城市一样,深圳大剧院从设计到建设到运营,都在不断践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精神。从1992年起,20多年来,以大剧院命名的“深圳大剧院艺术节”早已成为了深圳乃至广东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特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源源不断地为深圳人输入文化艺术的源泉。


03

为了筹备深圳音乐厅的首场演出,我顾不上自己年事已高,跟年轻人一起加班加点。

离休后再次参与深圳创新文化设施建设

1993年,我已经到了离休的年纪。为了给大剧院培养更多全技术水平的业务人员,时任市领导希望我再多干几年。于是,我便推迟了三年才正式离休。离休后,我立即被邀请到广州参与了广州世界大观五个演出场地的建设工程,同时被邀请兼任广州世界大观艺术部部长。

image.png

▲谭嗣英(左三)出席《深圳文化中心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签字仪式。

1997年,深圳迎来了第二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邵汉青电话点名要我回来,参加深圳中心区的建设规划并担任了深圳文化中心工程指挥部(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功能保障部的主任。就这样,我再一次回到深圳。

建设深圳音乐厅是一项标准很高、专业性强的工作,原先的知识储备显然不足以支撑我的工作所需。为此,我开始钻研更多跟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多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是建筑声学。我边工作边学习,几年下来还钻研了《实用建筑声学》《演艺建筑音质设计集成》《近代音乐厅建筑规范》等20多部国内外专业书籍,发表了多篇专业文章,这也让我在深圳音乐厅的建设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与建设深圳音乐厅

深圳音乐厅的演奏大厅呈峡谷梯田式,中为岛式舞台,主要适用于演奏交响乐。这个设计在当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这样的设计不同于音乐厅共用的鞋盒式设计,它就像是一个大喇叭,舞台在最下方,声音可以层层传递到四周上方的观众席里。深圳音乐厅的墙壁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不再是光滑平整的墙面,而是使用了特殊的凹凸设计。舞台的声音打在墙壁上会不断碰撞弹射,使得厅内整体音响效果非常饱满,给观众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在当时,无论从音色的饱满度还是清晰度来说,深圳音乐厅的自然声效都达到了国际最高标准,这让我们这些参与深圳音乐厅建设的人引以为豪。

2007年3月4日,崭新的深圳音乐厅终于揭幕。深圳音乐厅坐落在福田中心区的莲花山脚下,不仅是深圳重点的文化设施工程,也是国际一流的音乐殿堂。为了筹备深圳音乐厅的首场演出时,我顾不上自己年事已高 , 跟年轻人一起加班加点。在筹备的那些时日里,我每天都到音乐厅里协调、调试管风琴及各种乐器的声质功能,力求把深圳音乐厅的声学建筑艺术完美地呈现在深圳市民观众面前。


04

虽然深圳的发展时间比起其他城市并不算长,但深圳打下的发展基础很坚实又很超前。

文艺老兵七十载

2005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为了对国内外剧院建设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我自费到英国进行了两周考察及调研,整理了大量当时国内外剧院建筑多方面的一手材料。回来之后,我结合在深圳近20年了解到的文化艺术界的情况,起草了《关于深圳歌剧院建设的几点建议》及《改革文化体制、整合演艺资源、创深圳为轴心,建立多项联盟》提案。看完近两万字提案,时任市领导表示肯定并在原稿上作出批示,之后还与几个局级单位共同召开座谈会讨论。

2013年,河源市提出要建设剧院的想法,省里希望我到河源进行指导。一想到自己还能继续发挥余热,我就马上做好准备,接受了广东坚基集团的邀请,到河源市出任桃花水母大剧院的工程总监。2015年11月桃花水母大剧院开业,这是全国首座下沉式半地下建筑型剧院,国家剧院建筑规范的甲级剧场达标单位,多项创新设计建筑成为全国首家剧院所具备的设施。

image.png

▲ 2019年4月,谭嗣英(右一)在2018~2019年深圳中老年艺术团队年度优秀节目展演《祖国颂》系列节目彩排时现场指导。

从我16岁投身文艺工作开始,至今已整整七十载,即使离休已经二十多年,我依然没有停止工作。如今,我还担任深圳老年艺术团联合会的艺术总监,给全市八十几个老年艺术团的每个创新节目进行艺术指导,并参加现场演出指导。作为一名文艺老兵的我,仍然希望继续为深圳的艺术发展贡献有限的精力。

不忘初心得始终

弹指一挥间,我来深圳已经30余年了。从知天命到耄耋之年,我见证着深圳一步一步地成长,深圳发展成为今天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中间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虽然深圳的发展时间比起其他城市并不算长,但深圳打下的发展基础很坚固又很超前,这点从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规划就可以窥见一二。

当初,我年过半百还选择南下深圳,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这片热土上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这些年来,我把自己毕生的知识和专业发挥在这片年轻又活力满满的土地上。如今回过头来看,在深圳生活工作的这31年,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不忘初心”。这些从少年时期就镌刻在我脑海里的思想价值观,在深圳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中,迸发出了新的色彩和内涵。


口述时间

2019年5月28日上午

口述地点

彩田村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实习生 林梦鸽 刘琦


编辑:李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