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科研人员发篇论文就有企业上门来谈合作

来源:读创深政观察 发布时间:2021-04-19

“都是企业找上门求合作,采用新技术的愿望强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教授近日受邀参加深圳市政协“委员讲堂”,活动结束后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点赞“深圳产学研合作环境好”。

康飞宇为国家纳米研究重大计划(973)首席科学家、炭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30多年来主要从事碳材料及其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获发明专利150件,已有32件实现了技术转移和应用。


康飞宇。

科研人员为什么喜欢深圳?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您11年前来到深圳,在这里搞科研感觉如何?

康飞宇:准确地说,是11年零2个月。我记得,到深圳的第二天就被邀请去五洲宾馆参加与市领导的座谈,主题就是人才和创新。深圳产学研的气氛好,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比别的地方要容易。深圳的企业是等着要技术,你不用出去找,就有企业家上门来找你,他们用新技术的胆子比你还大。有的中小企业,因为某一项技术找上门来,两家合作申请了联合项目或者实验室进行技术攻关,最后小企业就可能成为著名大企业的供应商。有的企业,只要你发了篇文章或申请了专利,他们立刻就会联系你。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请您谈一下企业和科研机构如何合作的?

康飞宇:企业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合作模式大致分三种:一种是横向科研合作,企业提出某些产品指标性能的要求,由教授们来做技术攻关;一种是采取联合实验室模式,围绕企业需要,双方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一种就是买走专利使用权或所有权的方式。我自己有150项专利,也只有30多项转化了。在以往知识产权入股的案例中,是由双方洽谈,或是引入第三方中介来评估。按照已有的规定,研发团队可以占到利益的大头。我希望深圳在知识产权挂牌交易上再进一步先行先试。


康飞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

“创业不是那么难”源自何处?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从1994年起,您和您团队的技术就陆续实现了产业化。听说您的一位学生使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供货,所创办的公司于去年在创业板上市。这样的案例多吗?

康飞宇:老师的技术,学生最能理解。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的学生,除了攀登科学理论高峰和面向就业市场之外,还摸索出一条路子,就是注重实用化以产品开发为主,助力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梦想成真。比如把他们安排到企业里去了解实际需求,让他们做一点实验室之外的“真东西”,碰到了难题又可以立刻回到实验室去讨论,可以第一时间买走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在市场上也就领先一大步。学生们在企业做过、看过,久而久之就感到创业没那么难,于是他们敢走出这一步。现在,还有约30位毕业生已经走在创业的路上了。


康飞宇在实验室。

石墨烯利用的春天来了吗?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您多年来推动用中国丰富的天然石墨资源去发展锂离子电池。您如何看待近年来涌现的石墨烯概念的企业?

康飞宇:石墨和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目前难点在于新能源的规模化存储、高性能动力电池的发展、碳材料规模化制备的绿色工艺。石墨烯目前还只是在起到“替代”作用,还没有自己的“杀手锏”,还没有“只有它可以,别的都不行”的情况出现,因此石墨烯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石墨烯在深圳的发展情况。

康飞宇:深圳重视石墨烯产业链,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石墨烯的发现者、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ndre Geim教授,会参加每年一度的深圳石墨烯国际论坛。2017年12月深圳市批准组建了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深圳市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2018年清华深研院以12项专利技术入股,光明建发以现金入股注册成立了深圳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2019年以石墨烯公司为基础,采用“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营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并联合北京和浙江申请国家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公司”解决知识产权运作、技术成果转化等问题,“联盟”解决突破石墨烯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前沿技术等问题。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请您科普一下“碳”知识。

康飞宇:碳就如同我故乡山西的面,同样的面粉可以做出无数不一样的面食。碳材料在能源环保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碳纤维的利用已广泛地进入了百姓生活。比如,碳纤维和石墨烯用在服装面料上可增加发热功能,一件衣服过冬不是笑谈。

编辑:赵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