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委员议事厅 | 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发布时间:2021-04-19

3月31日下午,市政协主办、市政协办公厅承办的2019年首场委员议事厅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围绕“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题,政协委员们从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人才流动等方面,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言献策。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副市长王立新,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市政协秘书长班子成员、部分专委会负责同志, 市科创委副主任、市外国专家局局长邓晓俊以及约300多名市民参加活动。



委员们认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顺应当今城市、经济、科技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提供了核心动能。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深圳应当持续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


产学研要企业“发订单”高校出成果

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委员们认为,深圳的基础科研和应用基础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深圳应该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市政协委员李文江梳理了当前深圳“卡脖子”的技术——集成电路、AI芯片、新型显示、机器人等。以机器人为例,关键部件有三个: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现在主要技术都掌握在日本、德国、瑞士这些国家手里。李文江建议,政府应多搭建一些公共的产业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在推动创新科研方面,委员们认为应该在产学研方面有更多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委员洪为民提出,包括大湾区内的很多大学的研发行为,多是有了研发成果后才试图将其商业化,然而商业化成功率远低于日本的70%和美国的30%—40%。因为其他国家的科研工作是以市场为主导,当市场有所需要时,就由大学配合朝这方向进行研发。“大湾区是企业很强、产业很强的地方,我们应该要发挥企业作用,让企业告诉大学的科研人员,市场有什么需求。”洪为民建议深圳的产学研要走企业向高校“发订单”、高校出可商业化成果的道路。

特邀嘉宾余治国认为,在强调原始创新、把卡脖子的问题尽量压到最低的同时,我们的经济体系也始终要跟世界上保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们要跟欧洲、美国、日本的产业体系绑得更紧。


发“大湾区卡”让人才流动更便利

市政协委员杨鹏提出,大湾区的要素流动,需要制度创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委员洪为民也表示,必须想办法消除障碍,让要素能够更便利地流动。在大湾区内人才流动方面,洪为民建议,参考“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游证计划”,推出由粤港澳出入境部门联合签发的“大湾区商务科教通行证”,即“大湾区卡”。持证人员的出入境通关程序将以一套更简明便捷的安排处理,并可以在大湾区内任何城市短期居留。

市政协委员陶一桃表示,创新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这个最重要的资源能够在大湾区里自由流动。“我们一定要解决市场开放度大于制度开放度的问题,特别是在人才的引进和公共制度分享方面,我们可能还要进一步开放。希望通过一个指纹就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之间自由往来,使人才资源在大湾区自由流动,降低人才到深圳生活的成本。”陶一桃建议。

打造不一样的科技中心

委员们表示,深圳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转化速度甚至被外界形容为“仅需一个月就能搞定研发成果的落地”。借助这个优势,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市政协委员李子刚建议,我们应该建立国际革命性技术跟踪体制,在类似革命性技术手段出现时,广泛调研,厘清可能的风险和障碍,整合力量、良性竞争、实现突破。特邀嘉宾曹钟雄建议,区别于北京、上海、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可以打造不一样的科技中心,不一样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要做颠覆性的东西。

“深圳有产业化的良好基础,在比较低廉的创新成本、创新供应链体系、各种体制机制优势,我们应该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能否更多发挥企业的优势,在平台建设上、在税收政策上、利益政策上做创新?实行政府资助、科研机构参与,平台由企业来运营?关键卡脖的东西还是靠企业一点点扛出来的。”特邀嘉宾曹钟雄说。曹钟雄还建议,深圳应当打造一系列的灯塔工程,让未来最先进的产品、打样、实验都在这个地方。通过他们,把我们的产业体系跟我们的科技创业、科研机构以及我们的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融合起来。

招才引智重高端人才也需推普惠政策

在科技创新中,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委员们认为,深圳在大湾区框架下,应该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城市,营造更能吸引人才的环境。

但委员们也提出,在招才引智中,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洪为民说,当前,内地各个城市的人才政策中,很多要求招院士、博士后,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认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是靠诺贝尔奖得主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发展除了高端人才,也需要更多普通人才,因此,大湾区内各城市需要出台更多普惠性的人才政策。

杨鹏也提出一个“跑会人才”问题。“现在每个城市都非常积极地招才引智,而有一种人,在全国各大人才引进项目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盯住各地方政府招才的政策和项目,在很多地方拿了各种各样的补贴,甚至可能拿到地。深圳在招才引智中一定要警惕这种现象。”


编辑:张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