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21-09-01 |宋洋:亲历深圳知识产权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21-09-01

口述时间:2021年8月20日

口述地点: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宋洋

1971年出生于吉林通化,本科毕业于吉林通化师范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先后在深圳市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深圳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深圳市科技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先后参与了深圳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的建设等重点工作,见证着深圳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与蝶变。

宋洋:亲历深圳知识产权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深圳是一座有朝气、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30年。近30年来,我在深圳知识产权工作平台上,多次参与了深圳知识产权发展的关键工作,是深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水平跨越式发展名副其实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对此,我深感荣幸和自豪。我会一如既往投身、关注深圳知识产权事业,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的岗位上,不改初心,不负韶华,持续奋斗,接力奔跑,为深圳知识产权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993年成立的市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和深圳许多创新型机构一样,在全国开创了无形资产评估的先河,这是全国首家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

在深圳与知识产权工作结缘

我是吉林通化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父母调入深圳工作。我也跟随父母,在1993年来到深圳,和千千万万的深圳人一样,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挥洒汗水、追逐梦想。

我父亲来深前任通化建筑设计院的院长,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刚来深圳的时候,我父母住在设计院大楼顶楼天台,房子是用铁皮搭的一个6平方米的小棚子,一到夏天里面就像蒸笼,暴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跟我们在东北的家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第一次爬上9楼,看到这样的生活条件,我十分不解。我问父亲,您都40岁了,这么苦的条件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我父亲给了我一个十分有哲学意味的回答:"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1993年来到深圳时,我刚大学毕业,正面临工作选择。我本科是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但由于对深圳的教育分配制度不了解,错过了分配时间,只能进入其他行业。

那个时候,市科技局刚好成立了5家事业单位,有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市场办、交流中心等,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也许是天意,我选择了从未听说过的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从此便与知识产权结下不解之缘。

1993年成立的市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和深圳许多创新型机构一样,在全国开创了无形资产评估的先河,这是全国首家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

我怀着对无形资产的好奇心,正式踏入了知识产权大门。

我见证了深圳知识产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被动到主动、从区域化到全球化的历史性转变,亲历了深圳知识产权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见证深圳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蝶变

我的工作经历可以说,分为3个阶段。在这3个阶段里,我见证着深圳知识产权工作的蝶变。

第一个阶段是在市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工作经历。前面说到我是阴差阳错进入到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的,而在市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工作的6年时间里,我系统地学习了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知识,也参与了许多知识产权的评估。许多还是全国知识产权评估的第一案,比如说"三九"商标评估创造了全国商标评估价最高的纪录,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我还参与了《无形资产评估导论》的编写工作,在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上有了进一步提升。

第二个阶段是1999年到2005年的工作经历。这期间,我先后参与第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筹备后半阶段工作和第二届整届的招组展工作。2000年,我又回到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任职,后又借调到市科技局法规处,对深圳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多岗位的历练,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

在高交会期间,我对深圳知识产权交易和许可有了深入的了解;市科技局法规处工作的4年,我进一步了解了深圳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法律规划的制定。我也开始对深圳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到2021年的工作经历。这期间,市科技局分出成立单独建制的副局级的知识产权单位——市知识产权局,2007年升格为正局级单位,后来又经历了2009年并入市场监管系统的大部制改革。在此期间,我当选为深圳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并参与深圳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以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城市的建设等重点工作。

▲2021年3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前排左二)在深圳调研。

2007年,我担任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先后分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项资金资助等工作,见证了深圳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同频共振、相融并进的全过程,对知识产权引领和推动科技发展有了真切认识。

2016年,我有幸被选调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挂职锻炼1年,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来思考和审视深圳知识产权工作,同时对全国各兄弟城市知识产权工作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2019年,我被提拔调任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到现在已经接近两年。这一期间,我坚持以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国内一流保护中心为目标,致力于将深圳保护中心打造成全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协同保护枢纽、多元运用载体、海外维权标杆和人才集聚高地。目前,深圳保护中心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保护中心标杆。

到现在,我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有28年,不夸张地说,我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深圳的知识产权事业。作为一名拥有28年从业经验的知识产权人,我见证了深圳知识产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被动到主动、从区域化到全球化的历史性转变,亲历了深圳知识产权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2020年4月27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在前海挂牌。

能够从事知识产权工作,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回顾这28年,我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多个单位和部门工作,有幸参与了深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也参与深圳市知识产权规划纲要的起草,既是深圳知识产权示范市、强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深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的推动者。

2004年,深圳成立独立的市知识产权局,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专利和版权管理职能"二合一"的知识产权局。当时,我们做了第一次全市知识产权摸底调研,情况令人震惊,当时我们全市拥有发明专利不到1000件,90%的企业连一件专利都没有,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是什么都缺乏认知。

当时,市知识产权局领导班子提出要制定全国第一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即《深圳市知识产权十一五发展规划》,我有幸参与了文件的起草。这部纲要领先全国10多年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些先进理念一直沿用至今。

屡屡创新助知识产权工作提质提效

后来,我又陆续参与了深圳市"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了深圳知识产权一系列重要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每一部规划可以说,都有创新之处。

比如,深圳市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是全国首部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相结合的战略纲要,提出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深圳市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目标上升为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在全国率先提出"互联网+知识产权"推进工程等重点任务;深圳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创新提出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的目标,明确建设中国引领型高质量知识产权强市样板,亚太知识产权创造和运营中心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2007年市知识产权局从副局级升格为正局级单位,深圳的知识产权工作进入了快车道。我主要负责专利、版权管理工作,承担深圳市专利奖评审、知识产权职称评定、优势企业评审职称评定、专项资金管理等规章制定工作。我曾经参与制定的许多政策都取得了积极成效,直到现在,部分政策依然还在沿用。

这一期间,我还参与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城市建设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层面资源下放,推动深圳知识产权在众多领域先行示范,争当标杆,助力深圳各项知识产权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调任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后,我重点聚焦建设国内一流保护中心的目标,围绕"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深圳分中心、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平台建设,推动深圳保护中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0年,我牵头推动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落地深圳,成为全国首批十家地方分中心之一,也是国家级、公益性海外维权援助综合服务平台。目前,依托该平台,我们建立起了案件监测、应对指导、宣传培训、信息共享的"四位一体"全流程海外维权机制,累计已经监测了156件案件,一对一服务企业超过65家,成功为近10余家企业化解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越来越多的深圳高科技企业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尝试构筑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发声

去年在政协委员议事厅栏目,我提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就像是在裸奔",这不仅是当时的有感而发,也是我基于多年知识产权从业经历得出来的结论。对企业而言,只有坚持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条腿走路,才能行稳致远。

以前,不少深圳企业在创业初期,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在埋头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同时,忽视了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这些企业在没有做好知识产权储备和科学应对策略的情况下,走向海外市场,在遭遇国外企业利用国际通行知识产权规则对其技术和产品进行精确打击时,毫无还手之力,导致企业面临巨额赔偿甚至是存续危机。

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小企业身上,很多大型企业甚至是行业龙头企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类似案例屡见不鲜。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打压态势。深圳作为对外开放先锋城市和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城市,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挑战与日俱增。

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深圳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正在有序发展。但由于研发起步晚、技术壁垒高、知识产权布局意识欠缺等原因,许多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仍掌握在欧美老牌企业手中,深圳企业每年仍需给欧美企业缴纳大量专利许可费用。

齐力构筑知识产权"护城河"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深圳高科技企业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尝试构筑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深圳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统筹布局。近年来,深圳涌现了一大批引领全球的龙头企业,在5G通信、医疗检测、无人机等核心关键技术已经走在国际前列,具备相当高的行业话语权和主导权。

去年,我在相关政协提案中提出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基金的倡议,旨在凝聚企业海外维权合力,降低海外纠纷应对成本。目前,深圳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该工作。

此外,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保护和综合运用,满足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发展需要,深圳正在积极修订《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操作规程》,更加突出对知识产权转化运营和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更加突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全覆盖,大大拓展了对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的专项扶持计划,预计年内出台。

从专利法诞生的1985年到2020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94万倍,平均每天提交716件专利申请,而同期全国增长464倍,全球增长3.3倍。

将续写知识产权领域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是一座有朝气、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尽管已经历经41年成长,但仍旧是一位拥有蓬勃的生命力、无限创造力的青年,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30年,伴随着这座城市成长,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近30年以来,我在深圳知识产权工作平台上,多次参与了深圳知识产权发展的关键工作,为深圳产业发展的各类知识产权问题出谋划策,帮助深圳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走上知识产权布局、维权、综合运用的快车道,是深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水平跨越式发展名副其实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对此,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宋洋参加2014年第十六届高交会。

对过去的最好致敬,就是书写新的辉煌。我会一如既往投身、关注深圳知识产权事业,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的岗位上,不改初心,不负韶华,持续奋斗,接力奔跑,为深圳知识产权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深圳知识产权呈现出百舸争流、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1980年8月,深圳等经济特区诞生。41年来,深圳实现从"加工贸易"到"深圳制造"、乃至"深圳创造"的飞跃。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坚持以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从专利法诞生的1985年到2020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94万倍,平均每天提交716件专利申请,而同期全国增长464倍,全球增长3.3倍。年均增速远超同期国内和全球平均水平。这个成绩是十分不容易的!未来,我希望深圳知识产权在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等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先行示范,成功迈向世界前列,实现与世界一流城市的并跑,甚至是领跑。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熟知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凭借核心关键技术,迈向高科技产业链顶端,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收取专利许可费等形式,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我希望,深圳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释放,在培育本土产业竞争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我希望,深圳知识产权能不断书写新的辉煌,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举世瞩目的风采,奏响深圳新时代知识产权交响乐,不断续写更多知识产权领域"春天的故事"。

编辑: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