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媒体报道 > 

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跑出加速度——深圳市政协建言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纪略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1-09-26

深圳,继北京、上海、合肥后,第四个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称号的“国家名片”。这是我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平台,对于深圳“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领域,以光明科学城为主阵地,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近日,深圳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市长覃伟中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与院士、委员共商科学发展。

一张“国家名片”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一面旗帜的深圳,实现源头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领域的重大突破,势在必行。

2020年3月,深圳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深圳新的建设号角进一步吹响,各项工作随之全面铺开并向纵深推进。

市政协以市委、市政府“施工图”和“项目表”为引领,主动作为,决定开展由85名有经验的政协委员参与、为期4个多月寻找盲区、拾遗补缺的调研。市政协主席林洁和副主席吴以环、王大平分别率队到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湾实验室实地调研,了解深圳重大创新平台及先行科研机构的建设推进情况,同时组织委员赴上海、合肥取经,收集整理出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的意见和建议34份,征集委员相关建议63份,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还召开了23场专题调研座谈会。

为了对标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建设,调研组专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8个著名国际科学中心和三个国内科学中心的发展经验,经过多轮的研讨与论证,形成了24万余字的《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研究借鉴》报告。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明确深圳科学中心的战略定位,打造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国际科学中心,建立最具激励的转化机制、成果转化全球领先的国际科学中心,构建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人才引进机制,打造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国际科学中心。”在专题协商会上,代表调研组做主旨发言的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吴思康围绕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好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出八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大湾区科学中心作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要发挥好政策平台、人才平台、合作平台、项目平台、设施平台作用,形成包括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点和线的组合布局。”被市长邀请来参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强调,只有使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形成多方合力,才能使其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中科院院士、市政协常委俞大鹏建议,布局原始发现创造,夯实科学创新基础,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鹏城实验室建设对接支撑、服务支柱产业,打造深圳量子谷。

“既要探索重大科学问题,又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索楼上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使大科学设施装置建设在使用过程中‘沿途下蛋’。”从事重大科技创新研究的市政协委员刘陈立非常形象地提出,楼上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初创公司创业人员对技术进行创业转化,使成果到产业转化的道路畅通无阻,建立专业化的产业园区,将产品做到量产,营造鸡生蛋、蛋生鸡的良好科技产业生态。

打造一座科技之城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的光明科学城,要想打造成为一座科技之城、未来之城,配套设施和基础环境对于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至关重要。

来自科技型领军企业的市政协委员奚丹分享了企业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经验。他建议,抓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契机,推动深圳从国内移民城市向国际移民城市转变,建立海外人才数据库,为更多的企业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的帮助和精准定位;提供一站式的国际化政务服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提供便利;提供国际化的民生服务,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深生活的服务保障。

“光明科学城打造智慧城市,应加快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建立云化的CIM和BIM平台,构建云数网脑数字新基建的赋能系统,探索信息与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新模式。”从事智慧城市研究的市政协委员张晓春认为,只有采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成使用,才能体现科学城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慧化。

海外留学回国创业的市政协常委陈宁则对比西方发达国家互联网经验提出,打造一体化的智能计算平台,通过数据运营商的机制确保资源的共享,相信光明科学城可以打造成为鹏城自进化智能体的样板,去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张入场券。

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深圳提出的要求。如何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市政协委员罗晓音建议应充分善用跨境、跨制度,国际化得天独厚的体制机制优势,先行先试,打破制约湾区协同创新制度障碍,构建全球最优的体制机制,发挥其潜在的价值与使命。

对于委员的发言,市发改委和市科创委负责人现场回应,表示将吸收委员意见建议,协调各部门加快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用产业引导创新发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相关配套等政策。

“大家刚才发言准备很充分,调研很深入,对策建议很实,体现很高的专业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覃伟中对委员的精彩发言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专题协商非常及时,意见建议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相关单位要加强与委员们交流,争取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实际措施。同时他强调高标准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推进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擦亮深圳创新名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思想和观点的碰撞达到知情民政、沟通交流的目的。”市政协主席林洁在主持会议时表示,要进一步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勇于承担科技自立自强的政协使命,履行好人民政协的使命;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效能,努力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的政协责任;进一步强化委员主体意识,充分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政协担当,为深圳打造建设世界一流科学中心、跑出双区加速度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打造一座科技之城


一张“国家名片”

编辑:赵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