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口述史|徐满昌:见证海关科技建设工作蝶变的拓荒人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21-12-14

口述时间:2021年11月30日

口述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海馨苑

▲徐满昌

1940年10月生,广西合浦人,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65年至1969年在中国科学院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数值计算。1969年至1978年任职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期间1975年到九龙海关参与海关第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1978年5月调入九龙海关(1997年7月1日更名为深圳海关),在深圳海关历任技术处副处长、处长、工程负责人、助理巡视员等职。发表论文十多篇并获奖。曾当选广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2001年退休。

深圳是一座有朝气、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我见证着深圳的跨越式发展。从刚来深圳时的一片荒凉,到如今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令人欣喜。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这两年参与的工作比较少了。但只要力所能及,我都还是十分乐意为深圳科技工作贡献力量。我衷心祝愿深圳未来越来越好,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


▲徐满昌在介绍“H761”工程主机。

1976年1月,海关总署在广州召开专题会议,正式立项,明确开展试点工作,并确认此项工作为“H761”工程。

因调研科技工作首次与深圳结缘

我于1940年10月在广西合浦县闸口镇仙人桥村出生。那里是个很穷的村落,但我家里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我在那个地方读完小学就去了县里读中学。1965年6月,我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中国科学院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与计算机结缘。在那里工作了三年以后,我被调到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当时,海关的工作很多,但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的形式。海关总署的领导出国考察时看到国外的海关都是用电子计算机,通关十分便捷。他们就想在深圳这个繁华的口岸安装使用计算机。所以,海关总署的领导就跑到上海,要求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协助九龙海关(深圳海关前身)应用计算机,实现通关工作现代化。

接到需求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十分重视,答应了海关部门的请求。但当时的计算机人才十分缺乏,而且几乎没人知道计算机技术能否应用在海关通关领域工作。因为当时的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数据计算领域,如科学院、研究所等场所,从未应用在人或行政管理相关工作上。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海关管理工作上“行不行得通”,包括海关系统人员在内的很多人提出了疑问。大家普遍认为计算机就是高新技术,应用在海关管理工作,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因此,为了慎重起见,1975年10月,海关总署组织了调研,委派了几名领导,陪同我们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我和另一名技术人员一起到深圳现场指导计算机使用,调研计算机是否适合应用于口岸通关管理工作。

但那时候,深圳对于我们而言,可以说是完全陌生不了解。在还没来之前,我们都搞不清深圳是个什么地方,当时的深圳海关叫“九龙海关”,九龙海关是在深圳还是在香港,我们还犯起疑惑。

当时来深圳需要边防证,所以我们在上海办理了边防证,两天后才坐火车来到九龙海关。到了之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开展现场调研。


▲海关工作人员使用H883系统开展工作。

借调深圳

牵头开展“H761”工程

调查结果显示,当时的九龙海关人员不足1000人,查验工作量大且相当麻烦。通关涉及的所有的行李物品都要“人人过筛,件件开包”进行彻底检查,很多关员的工作时间从凌晨两三点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十分辛苦且危险。此外,有些人员还属于免查人员,对这类人员就不能开展查验工作,不然很容易引起外部单位关注,而依靠人工辨别,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因此,很多人在我们调研过程中,都要求能否引入计算机,协助查验工作开展。

基于调查的情况,我们当时给出的意见是“可以引入计算机”。当时九龙海关提出了三个需求,第一个需求是,很多通关人员信息是手写的,平时依靠翻阅,很容易出错,且无法快速辨别哪个人属于免查人员,能否利用计算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输入名字即可查阅信息;第二个需求是通关征税的问题,平时关员都靠人工与银行沟通确定关税征收金额,能否通过计算机计算关税,解放人手;第三个问题是查阅旅客行李需要“翻箱倒柜”,工作量大且效率低,能否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隔包察物”。

当时我们技术人员综合调查情况后认为,这几个问题应该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的。但当时的计算机主要功能是数据计算,而不是行政管理工作,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基于调查情况,当时就由我起草拟定了一个调查报告,向海关总署专门汇报了此事。海关总署给予了支持,提出在九龙海关进行计算机应用试点的意见。

1976年1月,海关总署在广州召开专题会议,正式立项,明确开展试点工作,并确认此项工作为“H761”工程。工作还未开展,H761工程就面临着四个主要问题:一是没有计算机;二是计算机如何应用;三是没有技术人员;四是没有合适的场地,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很大,而且涉及信息保密,信号都要进行屏蔽。

当时的会议上,就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共同解决难题。当时国内一共有四家单位参与了工程,包括苏州计算机厂、上海计算所、中山大学和华南工学院。这几家单位,有的出人、有的出设备、有的出技术,共同推动“H761”工程开展。

其中,华南工学院负责提供技术人员部分,抽调人员参与技术培训,负责工作开展;苏州计算机厂负责生产,提供硬件设备;上海计算所、中山大学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计算机应用编程工作。会议也确定了我为“H761”工程的主要组织者和设计者。

在此次会议工作确定了后,我正式被借调到了深圳,开展计算机业务工作。


▲“H761”工作组人员(前排左二为徐满昌)。

计算机应用工作

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

1976年底,苏州计算机厂负责生产的计算机正式完工。硬件设施完成了,但我们只走了“万里长征”的一半,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应用这个计算机的难题。当时的计算机可不像现在的计算机那么智能,没有中文、没有操作系统,就是一台空机器,需要手动编写函数、编写程序放进去。

对于这个工作,我们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白天深入海关业务现场跟班作业,学习业务知识、收集业务需求,晚上查找技术资料、设计项目流程、编写操作系统。第二天再把设计好的方案带到现场,征求意见、操作实验、调整模块。

1977年1月,我们基于前期完成的工作,现场验证机器能不能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开始发现很多实际问题还需要完善。经过努力,我们先后攻克了汉字系统无法处理阿拉伯数字、与银行无法对接、程序运行卡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但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大大小小的问题。

经过一年时间反复调试,不断完善,不断优化,1978年1月,H761工程终于在罗湖口岸投入使用。此后,我们又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功能,比如人员工资发放、重点人员每年携带的重点物品数量(如华侨每年只能携带一件国外的收音机、电视机等入境)、出入境车辆的统计管理等。在这期间,试点的计算机也协助海关部门查获了走私物品600余万元。

在计算机应用到一定程度,相对成熟后,九龙海关就起草了一份专门的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了试点工作的成果,并得到了海关总署等部门的充分肯定。时任国务院领导看到九龙海关的简报后批示∶“很好,再抓,一抓到底”。

计算机在九龙海关的试点工作成功应用以后,我借调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所以,我在同年就回到上海,回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继续工作。

1978年5月,我正式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调入九龙海关,成为一名“海关人”,也成为“新深圳人”。

放弃上海户口成为“新深圳人”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明确了科技力量的重要性。那个时候,很多单位都十分需要科技人员,都纷纷跑到我们单位去“要人”。

当时我和爱人是属于两地分居,她还在广西,没办法在上海落户,所以我想调到其他地方,这样可以和家人团聚。当时我考虑了很多来“要人”的地方单位,而这期间,九龙海关的领导也多次上门,希望我可以到深圳。

综合考虑了很久后,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九龙海关。

1978年5月,我正式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调入九龙海关,成为一名“海关人”,也成为“新深圳人”。而当时的上海户口是“一户难求”,所以很多人对于我来深圳这个事情,都表示十分不理解。

不久后,深圳被确定为经济特区。当时,深圳对人才特别重视,给予我们从外地调来的人员以原单位同等的待遇。我的待遇是参照上海的标准,一个月62.5元,那时候算是九龙海关系统最高的工资了,其他人员工资最高就三四十元。此外,住房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我的爱人、小孩也一起搬到深圳,一家团聚,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此后,我就一直待在九龙海关参与科技相关工作。可以说,九龙海关后来所有涉及信息化的工作,都是我带领同事一点一滴完善起来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海关总署组织了全国海关的十几个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到深圳集中统一开发,于1988年5月,在深圳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系统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

研发“H883”系统开创海关政务工作新局面

随着计算机应用工作在海关系统不断扩大,原本使用的计算机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在没使用计算机统计之前,每年九龙海关的报关单都是以房间来计算的,一捆一捆的报关单把房间堆得满满的,还要派人坐火车送到北京去,特别麻烦。所以,在1979年,我们从美国引进了第一台计算机,主要用于解决通关贸易统计问题。

1984年,国家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对于口岸通关贸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开始引进更多的计算机,并将海关领域更多业务实现信息化、科技化。但到这个时候,计算机的使用,都还是单台应用,无法联机操作,系统都是独立的,H761工程已无法完全满足工作需要,没完全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因此,当时九龙海关的领导就提出要将系统研发升级为“一条龙”报关系统,把审单、征税、统计、后续管理等业务工作都归入同一个计算机系统内,实现一次输入、多次调用。经过多次完善,我们也基本实现了这个功能,进一步发挥出计算机的作用和功能。

在看到九龙海关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后,海关总署决定在全国海关系统应用计算机系统,基于九龙海关的计算机系统研发一个适合全国海关使用的报关自动化系统,并命名为“H883”系统。当时我在工程组担任副组长,负责研发工作。“H883”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整个政务信息系统的时间、空间连接在一个系统内,实现高效运转,一张张的报关单也可以经过计算机转化为一组组数据直接上报。后来这个系统还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当时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例如:通关规定包括有关商品的规定、企业的规定、运输方式的规定、减免税的规定、地区优惠规定等等。而每一类规定又垂直细分,如对于商品,每类商品要判断是否需要许可证件、税率多少等;对于企业,要判断有没有外贸经营权及要哪种经营权;对于地区,要分成普通地区、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等。而最麻烦的是这些规定和条款之间又相互交叉、错综复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海关总署组织了全国海关的十几个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到深圳集中统一开发,于1988年5月,在深圳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系统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1989年5月H883系统在文锦渡海关顺利上线。“H883”系统几乎是把所有海关领域涉及的报关业务,全部囊括其中,实现了报关业务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深圳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两年参与的工作就比较少了。但只要力所能及,我都还是十分乐意为深圳科技工作贡献力量。

退休后仍不遗余力

参与海关科技工作

2000年,在“H883”系统全国推行的时候,我也到年龄退休。2001年1月,我正式从岗位上退休。但因为“H883”系统一直是我在主持推进,退休后,结合海关业务的调整我还是经常参与到系统的完善优化工作。一直持续到2004年“H883”系统被“H2000”系统取代的时候。

而为了发挥余热,2005年,深圳海关又返聘我为深圳海关学会的副会长,负责科技论文等简单工作。期间,我还主持编写出版海关培训教材《海关科技》,填补了海关系统内科技类培训教材的空白。一直到持续到2009年,学会改选,我才正式退休。

正式退休后,海关总署还是会经常咨询我在科技方面的工作,比如2017年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合并的时候,我还参与了相关工作的研讨。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两年参与的工作就比较少了。但只要力所能及,我都还是十分乐意为深圳科技工作贡献力量。

深圳是一座有朝气、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我见证着深圳的跨越式发展。从刚来深圳时的一片荒凉,到如今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令人欣喜。我衷心祝愿深圳未来越来越好,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

编辑: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