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口述史 | 蔡志明:践行科技兴医理念 在每个舞台都发光发热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22-09-22

蔡志明

广东省揭西县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地方联合肿瘤基因组应用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泌尿生殖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带头人。

自1996年起先后担任深圳市罗湖医院院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深圳第二人民医院院长;2016年起先后担任深圳华大医疗CEO、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市华大医院(筹)负责人;兼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会长;先后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院长、《科学中国人》年度封面人物、中国医院管理创新奖、深圳市科技奖市长奖等荣誉。

岁月的流逝,我改变的是年龄、职务和职称,不变的是对事业不息的追求。我来深圳已经39年了,见证和参与了城市的成长和蝶变。如果说在我融入深圳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曾为她的成长作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我觉得那是时代与这座城市赋予我的。因为抛开其他身份,我只是深圳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普通一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用余生的光和热,在全新的“舞台”上,扮演好一个活力四射、精彩纷呈的新“角色”!

只有一夜篇幅的黑白报纸,“深圳特区”几个字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埋下了奔赴深圳打拼的冲动。

从学医、行医到院长的 职业生涯

我是广东揭西人,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惠阳县当过搬运工人,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上山下乡知青。艰苦生活的磨砺没有让我有丝毫退缩。国家恢复高考之后,我考上了医学院校,从此踏上了学医、行医、当院长的40多年职业生涯。

让我与深圳结缘的是《深圳特区报》。那是我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就读期间,我在医学院图书馆接触了这张刚刚创刊、只有一页篇幅的黑白报纸,“深圳特区”几个字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产生了奔赴深圳打拼的冲动。

1984年本科毕业那年,学校有3个名额可以来深圳,我当即报名并如愿以偿。为了省钱,我花了3天时间踩着单车来到深圳,那时候我从沙湾进入深圳时,看到到处都是泥泞杂草,十分荒凉。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做过小儿内科和小儿外科医生。住宿十分简陋,和医院的司机、饭堂师傅及其他非医务人员住在一起。医院设施简陋,只有三大常规检验、X光透视拍片和黑白“B”超。1985年,我向医院申请到上海第一医学院进修小儿外科,1989年又考上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泌尿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之后提前一年攻读博士研究生,再之后又提前一年毕业,用4年时间完成了本来需要5至6年的学业,1993年顺利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回到深圳工作。当时深圳的医学博士十分稀缺,我返深后先后在市妇儿医院和市保健办工作。

蔡志明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区,与同事交流。

1996年,我被委派到了罗湖医院工作。从那一年开始,我先后担任罗湖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三家公立医院院长,合计21年。

我用了“削发明志”的方式,在宣布我卸任院长职务的当天上午,去理发店请师傅把我的头发全部剃掉。

角色的转换从“头”开始

深圳医疗卫生系统有个规定:医院主要领导任职届满时,如果距法定退休年龄满半届(2年半)的可以连任;不满半届的则需要提前卸任,但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我属于后者。

在公立医院干了一辈子,一下子要面临新的选择,很长一段时间思想上冲击很大,心灵深处矛盾交集,的确有些彷徨。2016年1月,组织上马上就要到医院宣布我卸任了。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选择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我用了“削发明志”的方式,在宣布我卸任院长职务的当天上午,去理发店请师傅把我的头发全部剃掉。师傅犹豫很久不敢下手,说这么乌亮的头发一下全剃光太可惜了。我说我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重新开始了,剃吧!

当天中午,我通知了在深圳工作或仍在学习的我名下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数十人到医院食堂一起吃个便餐,提前通知他们下午就要宣布我正式卸任的消息。当天下午干部大会上,我向与会者公开卸任后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不在任何场合议论医院新班子或个人,不干预医院的任何正常工作,不向医院提任何个人要求。会后,我向不少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和朋友发去我新拍的照片,配上“新的生活,从‘头’开始”的字句,结束了我21年公立医院院长的职业生涯。

2016年1月27日,我与华大基因负责人联名向时任市主要领导建议,率先在深圳兴建一家以基因科技为核心、以精准医学为特色、以互联网医院为纽带的示范性未来医院。

结缘并加盟华大基因的 科技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涌现了人类历史上两项令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一是美国科学家Bishop和Varmus因发现原癌基因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二是美国科学家Mulis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获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当时,正在中山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我怦然心动,这不正好可以应用这些极其前沿的技术手段去揭开癌症之谜吗?由此,我的博士研究课题选择了泌尿系统肿瘤基因研究。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初选择的这个研究方向,不仅令我执着坚持了33个年头从未改变,并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基于我对基因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基因科技对造福人类健康和抗击疾病的理解,使我先于他人去洞察、理解、参与、甚至义无反顾地投身华大基因的事业。

1997年底,华大基因落户深圳,那时候我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泌尿外科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我与华大基因合作申报获批组建国家地方联合基因组应用工程实验室,并出任首任实验室主任。

在一系列深入研究中,我了解到胎儿血细胞可以通过脐带血交换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之中,如果抽取孕妇的外周血,就可以间接了解到胎儿DNA中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胎儿21三体综合征,即胎儿的第21号染色体上由正常的2条变成3条。如果胎儿出生,即成为智力障碍者;如果能够通过早期筛查,阻断有病胎儿出生,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福音。既往需要通过抽取孕妇羊水来诊断这疾病,容易造成孕妇的早产,如果改为抽取孕妇外周血,诊断变得简易和安全。

由此,2011年,已经轮岗到市二医院担任院长的我力排众议,与华大基因达成合作协议,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进孕妇“唐筛”(即唐氏综合征筛查)。现在华大基因应用这个技术已经为全球超过千万名孕妇进行“唐筛”,筛出3万多名有病胎儿。深圳市由于较早全面推行孕妇早筛,已经基本消灭了这种疾病。

21世纪初,华大基因克服重重困难,引进、消化、吸收和提升了基因测序仪技术,成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产品研制成功后,需要有医院敢于带头使用。当时大家对这个国产设备是否靠谱心存疑虑,不小心会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经过一番论证之后,我主导的实验室带头使用,与华大基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边用边发现问题边改进,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更有保障。至今,华大基因的测序仪已经成为国产第一品牌,华大智造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我们也为这个设备进入临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言兴建世界首家 未来医院并获批

2016年1月27日,我与华大基因负责人联名向时任市主要领导建议,率先在深圳兴建一家以基因科技为核心、以精准医学为特色、以互联网医院为纽带的示范性未来医院。希望这家医院能克服传统医院在办医理念、办医模式、科技进步、人文关怀、医院建筑、就医流程等方面的弊端,捕捉未来医学发展方向,采用医工结合、跨界融合等先进理念与技术手段,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享受国际最前沿的防治成果。医院建设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研究型、开放型、创新型的“三化三型”医院;最终建成未来医院、未来医学院、未来研究院、未来产业园一体化的“未来三院一园”综合体。

2020年9月9日,在深圳市民中心,委托运营深圳市华大医院签约仪式现场

这个立足未来、引领全球、气势恢宏、造福苍生的宏大规划经过无数论证和完善,终于获得市政府批准,并将首先建设的医院命名为深圳市华大医院,为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市属公立医院,首期建设规模20.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医院委托华大基因运营管理。2020年9月9日,在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相关部门与华大基因正式签约,开启了政府与新型科研机构合作办医的中国医改新探索。

目前,筹建团队与市建筑工务署联手,正在加快医院工程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团队在泌尿系统肿瘤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在国内多种学术排名上有较大的影响力。

当选多个国家的院士 传播中国医生学术成果

近几年,我先后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还获聘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特聘教授,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荣誉博士等。中国人的科技成果能够得到世界科技大国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说明我们国家的国际学术地位提高了;当然,也说明深圳的医学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进步。

我受到关注的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我们在膀胱癌中发现了21个新的基因,其中有8个基因很特别,学术界称之为染色质重塑基因,如果这8个基因出了问题,它的功能就减弱或丢失,这个人就可能得膀胱癌。国际权威称这个发现揭示了肿瘤发生的“染色质重塑-肿瘤抑制理论(Remodeling Tumor Suppressor Theory)”,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遗传》发表,且至今已被引用400多次。后来几年这个发现又在肝癌、卵巢癌、肠癌等10多种癌症中得到证实。

二是研制“工程化”细胞治疗癌症。即把病人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找出来,再把病人的重要基因导入这些免疫细胞中,经过一番培养扩增后,把这些特殊的“生物导弹”回输到病人体内,部分中晚期癌症病人治愈了,部分虽未治愈,但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我们开展的临床试验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有些病例是世界首例。

近几年来,我的团队再接再厉,在应用“类器官”这一国际最前沿技术为癌症病人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以及将癌症病人的海量数据存储在DNA里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科学探索,有些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团队在泌尿系统肿瘤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在国内多种学术排名上有较大的影响力。

我认为,这些都要归功于深圳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创造环境,归功于我就读过的几家母校,包括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及我的多位恩师,以及工作过的几家大学、深圳市及罗湖区卫生主管部门和我工作过的多家医院,还有像华大基因等新型科研平台的强有力支撑,也要感谢国际学术界中的一批顶尖科学家和临床专家的关注、指导、支持和认可。

我在自己的科学论文集的自序上写道:岁月的流逝,我改变的是年龄、职务和职称,不变的是对事业不息的追求。

在新的“舞台”扮演 科技兴医的两个新角色

我在深圳摸爬滚打一晃已经几十年,对物质享受要求从来不高,不喜欢旅游打牌之类,但酷爱体育运动,至今仍然保持打乒乓球和打篮球穿插进行的运动习惯。我特别看重的是事业上的进步和成果,对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求很高,对学生及同事的要求几近严苛,这有利于他们的快速成长。我在自己的科学论文集的自序上写道:岁月的流逝,我改变的是年龄、职务和职称,不变的是对事业不息的追求。

近期,我在思考着在我投身的新“舞台”上,如何扮演好两个新“角色”,即争取用余生做好两件大事。

一是不负重托,把华大医院这家探索性的未来医院办好,办到极致,办成一个世界级的开放性平台,把全世界最好、最有特色、最有专长的团队和人才吸引过来,我们认真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尤其要潜心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并不断试错推演,苦心经营,把医院的办医体制、运行机制、文化氛围、群众的就医流程和感受等设计好,想尽办法把国内外的专家们服务好,让他们为全市的干部群众的防病治病提供一流的技术和服务。

二是作为我市首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我还希望在学术上能有更大的进步。我最近向相关领导和前辈报告了个人的学术规划,名曰“我的国家‘973’计划10年与未来10年”。就是说前10年,我的重心放在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一些好的成果;未来10年,在持续做好原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心要放在这些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要研制出更多能够用于病人、解决重大疾病防控的技术、方法和产品,有些产品要实现产业化。

深圳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城市环境,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来深圳已经39年了,见证和参与了城市的成长和蝶变。如果说在我融入深圳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曾为她的成长作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我觉得那是时代与这座城市赋予我的。因为抛开其他身份,我只是深圳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普通一员。

站在新的起点上,虽然我的“舞台”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用科技力量回报哺育我成长的伟大祖国和伟大人民的愿景和初心丝毫没有改变,我将用余生的光和热,在全新的“舞台”上,扮演好一个活力四射、精彩纷呈的新“角色”!

— 深小晚特选 —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编辑 | 詹展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