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媒体报道 > 

雕琢城市空间 打造“破圈”城市名片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22-09-30

城市文化艺术品味的彰显塑造,既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展现城市特色风貌、体现城市人文关怀、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圳打造国际一流现代文明之城的应有之义。

深圳如何提升文化艺术品味,建设国际一流现代文明之城?作为市政协今年重点协商课题,从今年4月份开始,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牵头成立调研组,分设3个调研小组,组织发动市、区政协委员深度参与,赴各有关部门和文化企业、文化场所开展了30余场专项调研及座谈,并赴成都、重庆等地开展调研,学习兄弟城市文化建设经验。

经过近5个月的深入调研,调研组最终形成了1份主报告、3份分报告、多份委员建议,其中主报告为我市提升文化艺术品味,建设国际一流现代文明之城提出了用好城市空间打造文化艺术容器等10大建议。

9月27日,市政协七届八次常委会议举行专题协商,10名委员、专家根据前期调研所得,为深圳文化文明建设积极建言。

依托科技优势打造影视产业后期制作差异化“长板”

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主力特效创作团队来自深圳!这则曾让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消息,和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出现深圳名字的事实,让深圳文化人振奋不已。

对此,调研组建议,深圳要做好“文化+科技”,依托科技优势打造影视产业后期制作差异化“长板”。

“应充分发挥深圳在科技领域的比较优势,锚定‘科技拍摄+后期制作’这一有别于传统影视基地建设的差异化道路,争取在影视产业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唐汉隆说,应立足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已形成的华为(龙岗)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中心、深圳东部影视拍摄基地和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制作基地的产业布局基础,加强市区两级政策联动和扶持力度,打造影视后期制作的人才及资源集聚效应,推动国家级数字电影虚拟拍摄影棚落地,依托技术赋能进一步放大深圳在国产动漫发展上的影响力,确立深圳在影视产业链后期制作这一关键环节上的竞争优势。

香港电影风靡一时,香港电影产业水平也独树一帜。为此,调研组也提出,应当引导香港影视资源跨地域发展,充分借助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引导香港影视人才和企业来深创业发展,通过积极争取影视作品审批权限下放、搭建专业协拍平台、建设影视创业孵化基地、保底扶持票房市场、打造大型影视奖项活动等举措,优化影视产业创业创作环境,为香港影视产业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驻深发展提供“拎包入住”式配套服务,为香港影视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机会,借力香港优势资源带动深圳影视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将深圳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集聚高地。

发掘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深派文学”

上海的海派文化、成都的天府文化,这些都是特色鲜明、为世人所熟悉的载体和符号。调研组发现,深圳的文化艺术活跃,却存在“整体面貌不清”的问题。

吕绍刚委员认为,深圳具备多样的文化艺术形态,但总体来说缺少主题,文化品牌不固定,地域特色不凸显,各个艺术门类在传播上缺少研究、布局与规划,没有催生“文化打卡”的文化艺术生产与传播空间,难以让市民群众留下深刻印象。

“深圳应大力发掘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吕绍刚表示,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应根据城市元文化底蕴,强化并形成城市标签、城市品牌。如井冈山适合发展红色旅游文化,西安适合发展盛唐文化等,深圳应因地制宜,深入探讨打造具有深圳地域特色、城市气质的特色文化品牌可能性。

黄险峰也提出,应发挥深圳网络文艺优势,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网络文艺发展,打造“中国网络文艺之都”。他还建议,推动成立“深圳网络作家协会”,整合腾讯等头部企业资源,出台专项资金政策,扶持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等新文艺作品创作。

“深圳应该启动全面升级的‘深派文学’系统工程!”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深圳市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造“深圳学派”的概念,而在文学领域,同样必须打造“深派文学”。

在胡野秋看来,“深派文学”应该是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时代精神”的文学群体和优秀作品。“我们必须明确地打出‘深派文学’的旗帜,制定出五年乃至十年规划,期待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在深圳现有文学存量的基础上,再次创造文学增量的奇迹。”

编辑:石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