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媒体报道 > 

企业当“盟主” 产学研奔着市场去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22-11-18

11月16日,深圳市政协七届第四十五次主席会议召开“推动深圳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协同”专题协商会。市政协委员、专家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为深圳“四链”协同发展积极建言。

256名政协委员深入调研,提出助推“四链”协同26条建议

今年年初,市政协提出了重点提案《关于推动深圳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协同的建议》,由市长覃伟中领衔督办,市委组织部牵头9家职能部门办理。

市政协党组也将此项工作列入今年党组年度工作要点和今年的政协协商与民主监督计划,并于4月启动重点调研,共组织发动256位政协委员,分为4个调研组,召开各类型调研座谈会58场,累计1600余人次参加调研,其中各职能部门参会120余场(次)。本次重点调研,既充分聚焦“四链”协同发展大问题、一般性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又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抓手,4个调研组分别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时尚、海洋产业、绿色低碳和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开展深入调研。

历经6个月时间,专题调研组形成了52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和材料汇编,其中总报告提出,深圳“四链”协同工作起步早、亮点多,在国内处于领先,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研发不断夯实产业竞争力、人才集聚筑强创新发展根基、教育链人才培育成效显著等特色,并针对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挑战,提出强化“四链”协同顶层设计、加快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以创新破除产业链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激发人才驱动创新动能和活力、提升教育链人才培养能力5个方面26条共104点具体建议。

建创新服务平台,协力解开“卡脖子”的手

市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贾兴东在代表总调研组发言时提出,要以创新破除产业链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而在创新过程中,平台建设十分重要。

调研组认为,应该推动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支持深圳半导体产业协会筹备深圳市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联盟,打破各服务平台之间的使用壁垒,集聚丰富的产业链服务资源,降低重复性建设投入费用和企业研发生产成本,加速促进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方面,调研组提出,要提升生物医药临床试验能力。在药物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阶段,通过布局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高价值通用型仪器设备的共用共享,提升产品研发转化效率。

同时,要加快市级医疗器械重点平台建设,谋划布局合同研发机构(CR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检验计量检测平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公共服务平台和小试中试平台等市级重大产业服务平台。此外,要推动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光明分院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打造集医疗器械注册检测、生物安评、产品改进、法规咨询、质量体系建立及跟踪验证于一体的全链条公共服务体系。

对接产业、资本“朋友圈”,不让科创成果束之高阁变“展品”

“科研机构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在发言时表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应统筹完善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机制,建议设立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对接产业及资本的“朋友圈”。建立科研成果专户的公开透明路径及评估机制,实现资源聚集效应。

市政协调研组提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对接交流不足,往往会导致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企业无法及时获知,企业的技术需求也缺少求助科研机构的渠道。目前创新成果往往以奖项数、专利数和论文数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重视创新成果的“技术价值”,但却忽略了“市场价值”,一些科研成果在鉴定之后往往被束之高阁成为“展品”。

对此,政协委员建议,围绕高校片区,打造若干个“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综合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立体网络,探索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形成多要素叠加效应,打造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源的高效联动模式,最终实现建立区域性成果交易市场,建立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在空间上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平台,建立“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聚焦产业化方向,从项目延伸专利转变为专利牵引项目,实行技术源头创新与有效保护;从专利转让转变为专利许可为主的转化方式实现多元价值;从自我孵化转变为嫁接上市公司、大企业实现技术成果价值最大化。

科创成果从“书架”到“货架”,需要“经纪人”发挥作用。政协委员们建议,要重视技术经纪人群体的培育建设,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实务经验的技术转移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为技术经纪人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有力工具,进而提升技术经纪人工作效果;多方共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帮助技术经纪人对接国内外大学和科技创新孵化器的科研资源。每年举办院企、校企交流活动,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企业家与科研人员深度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双方深度合作。

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但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作为“产教融合”的典型产出,现实运行中往往受制于利益诉求不一、分配不均等问题。如校企合作开发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企业出于对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方面顾虑,不愿分享其研发成果。学校教师或科研人员赴企业“全脱产”实践时,即使帮助企业完成技术攻关,也缺少额外激励,导致积极性不高,难以安心帮助企业攻坚克难。

为此,政协委员建议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人员到企业兼任专家顾问,使科研人员精准提取产业链发展痛点,并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帮助。同时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奖励机制,激励更多科研人员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政协委员还建议,鼓励和支持高校在创新成果产业化合作时以专利、科研设备等投入经营或作价入股,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和奖励机制,在技术和设备折价方面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降低审计和廉政风险,加强结果考核,提升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优化政府与政府资助科研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提升科技资助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唱主角”提升产学研成效

委员们认为,深圳企业创新能力属一流水平,具有强劲的变革动力与创新需求,拥有全方位推进“四链”协同的实力。深圳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引领建立“四链”协同试点并推广,打造开放式生态,带动上下游,并促进人才集聚,放大“灯塔型”企业示范效应。“灯塔型”企业应开放生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包括联合攻关、互派顾问、提供实训基地、建立博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合作。

调研组也发现,当前,产学对接多采取政府发布课题、制定指南、高校或科研单位联合申请的形式,有时效率比较低,企业需求较难精准对接。

为此,调研组提出,应完善“揭榜挂帅”项目机制,定期组织企业梳理产业“卡脖子”技术清单,针对产业薄弱环节与企业“卡脖子”问题,按照“谁被卡谁出题、谁出题谁出资、谁出资谁选人、谁能干谁来干”的思路,深入探索和积极实施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升级版,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中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在应急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试行“赛马制”,面向全国遴选科研团队,集聚人才揭榜攻关。

政协委员还提出,围绕做大做强创新型产业集群,组建由企业做“盟主”,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参与,以利益为纽带、有明确市场目标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推动企业成为创新需求主体、投入主体、转化主体;坚持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契约促成联盟内各成员单位在研发目标、分工协作、产出成果、利益分享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坚持市场目标为导向,真正实现产学研各方共同奔着市场去、奔着需求去,结成有意义的创新联合体。

高校应注重解决产业需求,不以发表论文评判办学水平

市政协常委、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认为,应用技术大学是推进“四链”协同强有力的助推器。

在阮双琛看来,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定程度存在“重学术,轻技术;重国家项目,轻产业界项目”,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难以真正服务国家需求,回应社会关切,支撑产业发展,助推“四链”协同乏力。“真正一流的大学首先是要立足本地的发展,解决周边产业的需求。”阮双琛认为,高校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卡脖子”技术。

“有些高校一味追求国际排名,质量上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仅仅以引进多少‘帽子’、承担多少项目、有多少科研经费、发表多少论文来评判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应该彻底‘破五唯’,树立国际化的评价标准,引进和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把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重大发明创造、重大科学发现作为核心评价标准,推动高校真正实现从‘我有什么’到‘我干出了什么’的重大转变。”阮双琛说。

阮双琛还提出,要强化对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标准和机制的科学分类,一方面需针对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职业门类,制定弹性的机制体系,杜绝“一把尺子量到底”;另一方面需突出科研的活动过程与结果产出中的产业应用、现实效能、成果转化,以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融合等因素。

“建议深圳建设生物产业的‘黄埔军校’,让潜在的创业者都到深圳‘碗里来’!”刘陈立也积极就教育链建言。他认为,深圳要针对未来生物产业方向打造教育链、继而打造人才链,促使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协同,让“四链”真正协同发展,从而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培养专业精英人才,培育更多上市企业,形成更多独角兽企业,助力打造生物产业高地。

编辑:石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