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深港双向奔赴如何实现1+1>2 政协委员共话河套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11-29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29日讯(记者 潘润华 陈景云)深港两地一水相连、一湾相容,在深圳市中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跨境接壤地带有一个3.89平方公里的园区,这里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在这里可以直接触摸到深港科技融合发展的最强脉搏。未来,这片“一湾相融”的沃土,将如何发挥势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科研协同创新高地?2023年11月28日,深圳市政协第98期“委员议事厅”邀请6位政协委员、专家,围绕“发展河套优势 共建创新特区”主题展开热议。

(点击观看回放)

委员议事厅活动现场。(深圳新闻网供图)

本期《委员议事厅》由政协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承办,深圳新闻网、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福田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世清,深圳市政协副秘书长王薇出席此次活动。

“一河两岸”“一区两园”,河套是“小地方”做大文章

2017年1月3日,深港两地签署了《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概念。

细数河套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福田区政协副主席、二级巡视员宋强表示,“一河两岸”“一区两园”,河套合作区为深港两地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抓手,为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在他看来,“一河两岸”协同开发需打破地理局限和行政边界。“我相信这一问题一定会解决,深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这么小小的3.89平方公里的一个地方,带来的科技创新力和冲击力已经远超许多大城市,可以说河套是‘小地方’做大文章、绣花针里见真功夫,深圳人值得自豪!”深圳市政协委员、福田区政协常委,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周璇感慨地谈道。

周璇介绍说,据报道显示,目前河套合作区的深港园区已经聚集了447家科技企业、23家科研机构,包括一大批世界500强的研发中心和独角兽企业,院士达到了12名,科技人员更是高达3000多人,超过1500名的粤港澳创业青年集聚在这里,共同携手,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这“小地方”作大文章的底气在哪?在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兼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袁义才看来,河套地区的建设是国家宏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既是适应国际科技发展与竞争的需要,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应该有经济光环、文化光环、科技光环,我们期待在新形势下河套合作区能够高标准的规划、高水平的建设、高质量的发展!”

嘉宾展示关键词。(深圳新闻网供图)

“共创共建”“一湾相融”,双向奔赴如何实现1+1>2

人才?制度?税收?……被倾注亿万关注的河套该如何施展雄心抱负?

深圳市政协港区委员,香港正思研究院院长,香港特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陈少波谈到,河套的发展需要从管理制度、税收等方面下功夫。在管理机制上他建议参照澳门与珠海的发展,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同时,在报税和纳税方面,摸索一套特殊的机制。

深圳市政协港区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罗璇表示,河套打造成为国际的创科高地需要将知识产权列入考虑范围,“下一步我们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展知识产权的金融创新服务,如何建设‘上市及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服务站,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谈及河套的“共创共建”,周璇认为得从人抓起,主要包括用好培训制度、用好“白名单”制度、用好税收制度,即加大力度来支持深圳和香港两地法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减少为企业发展所需要人员的通关出入境成本,个人所得税制度优惠适当延展等。

深圳市政协港区委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香港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委员方舟认为,对河套地区而言,涉及跨境要素流动的政策尤为重要,主要表现为7个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生物样本流以及车流。“河套是独一无二的,它担负着整个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他提及,整个国家怎么更好地吸纳国际资源、攻关克难、突破“卡脖子”的难点、堵点,使得国家能够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立于高地,是河套的一个历史使命。

宋强强调,河套应该共建共治、强强联手,加强空间对接、创新体制的衔接、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深港双城的双向奔赴1+1一定>2,小河套,大战略,河套连深港,深港连世界,河套未来更强,这个合作是一个希望之路、成功之路,是一个深港再创奇迹的辉煌之路! ”

编辑:刘梦婷 周锦春